源于生活的通用技术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源于生活的通用技术课堂

杨华

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高级中学32580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通用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学科,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课标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通用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同时强调要“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而技术素养的培养并不是简单地教学生会做一张椅子就能达成的,实际上具备技术素养的人应该是日常的人,而不是背离生活的人,培养技术素养也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为日常生活学习服务。只有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才能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教学也需要生活化,要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一、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合理安排教学策略

通用技术课程是具有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构和凝练技术设计的核心思想方法的层次展开,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简单技术设计问题,使学生体验和感悟技术设计的思维和实施过程,领会核心的技术设计思想和典型的技术设计方法。所以在确定模块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之后,教师需要根据各部分的学习任务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教学的方法和形式作出安排,并在执行的过程中进行调节。强调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和直接经验的获取,需要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互相融通。

如学习“结构的稳定性与强度”的内容时教师就要考虑:学生可能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例可以引导学生作为学习这一内容的铺垫?根据学生的个性,引导他们进行哪些试验和设计,能够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水平?教师应该给出的重要提示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将案例的一般分析上升到方法和理论的角度,进而理解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老师在本模块教学中的这一系列执行活动,构成了教师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结构设计与制作教学时,不仅要求学生能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并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出作品或者模型,而且要感受结构设计的过程。

二、在通用技术课堂中整合其他学科知识,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通用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多门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其中与科学课程的联系最为紧密。在通用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科学及艺术等学科知识与经验解释、解决相关的技术现象和技术问题,并在注重各学科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综合运用的同时,更注重新的知识的综合建构和综合学习,以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技术与设计1》模块中的设计、测试和优化,《技术与设计2》中的“结构与设计”主题,“简易机器人制作”、“建筑及其设计”等模块内容,与数学学科的有关知识有着密切的关联;《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电子控制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等模块与物理学科的一些知识有着重要的联系;《现代农业技术模块》与生物学科的一些知识则有着共同的科学基础……各个模块的讲解都应注意研究这些相关知识的联系,应当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序列、学习时间和学习过程,从而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特点和水平,以提高通用技术各模块内容教学的有效性。通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把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融汇到通用技术知识的学习上,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复习其它学科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三、从学校、社会生活大环境中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的问题情境,能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如学习《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一节,可以让学生从校园中寻找哪些建筑设计得合理、哪些设计得不合理,从而加深对人机关系的目标和如何合理实现人机关系的目标的理解。

从生活体验、问题解决出发进行技术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通过亲身体验问题解决的活动,学生也可以间接乃至直接参与到社会生产、技术革新等各项活动中去。

比如现在很多学校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把这个活动引入我们的技术课堂,引导学生亲历技术设计制作过程。有许多学生能够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有部分学生能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这样就能事半功倍。对《流程和设计》的教学,学生对生活的流程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容易理解,但是对生产的流程是一知半解的,如果有条件可以带学生到工厂参观,如印刷的流程、制作台挂历的流程,同时能让学生感受一下工人的吃苦精神、对技术工作的执着追求以及爱岗敬业的思想。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企业参观学习、实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技术素养,使学生不仅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而且提高了动手能力。

总之,离开了现实生活的土壤,技术课程的生命活力将难以得到滋养。只有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才能在技术课的教学中有效促进每一位学生自主地全面发展,最终让学生学会适应现代社会条件下的生活方式,从而生活得更美好,真正做到新课标提出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