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浅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鄂尔多斯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浅述

王萍萍

王萍萍

鄂尔多斯博物馆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10

【摘要】鄂尔多斯博物馆作为内蒙古地区2个入选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工作组考察“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工作”调研单位之一,结合本馆实际,开发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鄂尔多斯当地特色的青少年教育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关键词】社会教育青少年鄂尔多斯博物馆

2015年3月,我国博物馆行业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出台,其中对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做出了明确规定,鼓励博物馆与学校、社区开展合作,对不同群体,尤其是未成年人开展差异化教育活动。2014年12月,鄂尔多斯博物馆作为内蒙古地区2个入选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工作组考察“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工作”调研单位之一,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博物馆藏品丰富,以巨大的实物教育资源为依托,博物馆有条件发展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教育系统,为青少年学生素质发展做出贡献。

一、工作成果

从鄂尔多斯博物馆的观众群分析,青少年学生历来是我馆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观众群体,是博物馆教育实施的主要对象之一。自2012年5月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立足本馆实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项目。

青少年天性活泼、好奇、体验和求知欲旺盛,为了让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打造青少年的第二课堂,我们结合青少年的感受心理、审美趣味和认知特点,设计实施了一系列如:“小讲解员培训班”、“宣教大课堂”、“娜荷芽之家——蒙古族传统民俗礼仪”和“博知学堂”等教育活动项目。希望以此引导青少年感受博物馆的氛围,逐步养成参观习惯,进而实现博物馆与青少年的相互认知,建立良好的互动和学习关系,在普及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想象力及创新能力。

(一)小讲解员培训

鄂尔多斯博物馆小讲解员培训项目启动于2012年7月,是鄂尔多斯博物馆的一个精品社教活动。分设“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小讲解员培训”和“鄂尔多斯古生物小讲解员培训”两种课程。目前,我们已经举办了6期蒙古族历史文化培训和11期古生物小讲解员培训,累计培训小讲解员600余人。该项目很受孩子们和家长的欢迎,已经成为鄂博的一条亮丽风景线。

(二)宣教大课堂系列活动

1.“走出去”的大课堂。除了在馆内定期设置的知识讲座外,大课堂常常“走出去”,走进旗区乡镇学校。如鄂托克前旗的实验小学等,为市辖区乡镇学校的学生们送出“博物馆的大课堂”。学生们觉得这种上课方式很新奇,互动踊跃,老师们也很认可我们的教育行动,邀请我们能常“下乡”走走。

2.“感受藏品魅力,体验文物修复乐趣”是我们给大课堂动手环节的命名,内容包括:陶器、壁画、瓷器等知识介绍、制作与修复活动。

①“乐在乐陶—陶器修复项目”,过程是先作一个陶器修复的知识讲座,文物修复部的专业修复人员现场修复展示,最后孩子们亲自动手拼接、修复陶器。通过“听”、“看”、“动手做”三个环节,发展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②“壁画拼图”项目,以在鄂尔多斯境内的鄂托克旗巴彦淖尔乡凤凰山、鄂托克旗乌兰镇东南米兰壕、乌审旗嘎鲁图苏木的敖包梁上的汉代壁画墓发现的汉代墓葬壁画为原型,制作成青少年喜欢的益智类游戏拼图。在拼组图块的过程中,既锻炼了拼图需要的观察力和耐力,又了解了汉代时期鄂尔多斯地区贵族们的生活、生产情况,学习游戏两全其美。

③“青花瓷盘绘画”,他们的过程同陶器修复是一样的,知识点介绍后自己亲自动手体验,从“做中学”,加强孩子们的学习记忆。

④“岩画体验制作”项目,以“鄂尔多斯通史”陈列中鄂尔多斯岩画部分为创作思路。岩画制作材料是讲解员在户外捡拾的较为平整的石头,考虑到安全因素,我们制作岩画的工具是彩笔,在讲座过程中将岩画中的图形与含义等知识点传达给学生。

(三)娜荷芽之家——蒙古族传统民俗礼仪

根据博物馆蒙古族历史文化陈列,重点打造了一款以“娜荷芽之家”为名的儿童民俗文化教育项目。受众群体就是青少年。我们把蒙古族传统的衣、食、住、行、民俗、娱乐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动态的展现出来。以此推广和弘扬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生活的家乡。

(四)“博知学堂”系列课程

为更好的满足青少年的参观需求,鄂尔多斯博物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延伸展览的内涵,使博物馆的展览、文物真正“活起来”。课程以贴近青少年人的兴趣爱好及增加青少年人的体验感为目的,引导青少年人思考,探索,并提升青少年对博物馆的关注与喜爱程度。“博知学堂”系列课程包含了三大项内容:《古生物的秘密》、《和我一起去考古》及《走进蒙古包,学做草原客》。课程紧密结合鄂尔多斯博物馆三大基本陈列展览,以鄂尔多斯地区人类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重点突出鄂尔多斯独具特色的蒙古族地域文化,从内容和形式方面精心策划了集寓教于乐,形式特别的系列体验课程。利用社会教育体验项目,让青少年人在参与博物馆活动中了解鄂尔多斯,爱我鄂尔多斯。

这些教育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形成可常态化组织实施机制,一是教育活动内容设计体现博物馆的资源特色,配合学校课程教育和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二是教育活动载体充分利用博物馆的藏品和标本,以凸显博物馆“物件教学”的特色;三是教育活动形式强调学生动手参与和亲身体验;四是教育活动方式以“启发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原则。

二、工作保障

1.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博物馆领导及学校师生们的大力支持。

2.有畅通的信息交流环境:我馆的微信公众号“鄂尔多斯博物馆”及博物馆官网、官博及时发布活动信息,让公众及时了解博物馆教育动态。

4.有馆内外体验的条件:博物馆毗临康巴什各个幼儿园、小学、中学,现已将康巴什第一小学小学作为我馆青少年教育项目长期合作学校,借助学校师资、硬件的帮助,深入开展、创建博物馆教育品牌特色。

三、组织管理及相关措施

1.逐步完善机制。博物馆教育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青少年服务。

2.专人负责,成立课题组:由馆领导牵头,以我馆有经验的骨干讲解员为主体,组建青少年教育项目开发小组,负责教育活动的正常、有序、高效地实施。

3.重视资料收集。各个活动的策划、实施和总结,都有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包括有关图片、录像、个案、信息等。

4.强化过程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发掘经验,总结推广,上下沟通,及时反馈。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所谓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旦成为习惯,即使他们日后并不从事与博物馆相关的工作,但是他们从小形成的对博物馆的亲切感,对博物馆文化的认同感,会使他们在一生当中不断回到博物馆来。他们会成为我们博物馆忠实的志愿者和永久的观众。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与当地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馆校合作开发一系列博物馆教育课程和教育体验活动。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发挥自己特长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