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改良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陆由发

徐州利国医院江苏徐州221138

摘要:目的比较跟骨骨折用传统L形切口与改良切口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36例,依据手术切口分成两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L形切口,观察组采用改良切口,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4.4%,高于对照组77.8%(P<0.05)。结论改良切口比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更优,值得推广。

关键词:改良切口;传统L形切口;跟骨骨折

Abstract:ObjectiveComparisonofcalcanealfractureswithtraditionall-shapedincisionandimprovethecurativeeffectofincision.MethodSelection36patientswithcalcanealfracturesadmittedinourdepartment,onthebasisofsurgicalincisionintotwogroups,all18cases,controlgroupadoptstraditionall-shapedincision,observationgroupmodifiedincision,comparetwogroupsofclinicalcurativeeffect.ResultsObservationgroupwas94.4%,77.8%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Modifiedincisionthantraditionall-shapedincisiontotreatcalcanealfractureseffectisbetter,worthyofpromotion.

Keywords:Improvedincision;Traditionall-shapedincision;Calcanealfractures.

据统计[1]跟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占比为2%,而在跟骨骨折中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占比为75%。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中传统L形切口创伤较大且并发症多,为此临床近年来开始采用改良切口,现探讨其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1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36例,依据手术切口分成两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L形切口,观察组采用改良切口。对照组中13例为男性,5例为女性,年龄为21~62岁,平均(35.4±5.2)岁;观察组中12例为男性,6例为女性,年龄为20~61岁,平均(34.8±4.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具有均衡性,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手术方法

两组麻醉方式均为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作L形切口于跟骨外侧,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后显露骨折部位并行相应调整,可结合患者实际行植骨处理,将钢板放置于外侧固定,缝合切口。观察组采用改良切口,作横弧形切口于跟骨外侧,外踝尖下方一指横处为起点,跟腱前缘为后方止点,顺着足背外侧弧形延伸至前上方,跟骨前结节为止点,9cm为其长度。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后直达跟骨,需为腓肠神经、腓骨肌腱提供保护。将骨折部位显露,于直视下将跟骨关节面复位且矫正Gissane角等,结合所需行植骨处理,将跟骨宽度恢复。将跟骨钢板从外侧插入,确保关节面平整。将切口缝合,棉垫包扎且石膏固定。

1.3AOFAS评分标准[2]

总分为100分,优为不低于90分,良为75~89分,可为50~74分,差为50分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主要应用软件SPSS21.0,n(%)代表计数资料,组间用卡方检验开展比较,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效果对比[n(%)]

3讨论

跟骨骨折诱因多为轴向负荷,多数关节面被影响,故而易出现严重功能障碍与持续性疼痛等后遗症。且周身血管分支末端为足跟部血液供应主要来源,血管供应差,跟骨外侧壁有较薄的皮肤软组织,与骨面紧贴,移动性且弹性差。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临床治疗跟骨骨折的主要方法,若无法解剖复位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时间一长对关节融合产生影响。传统切口为外侧L形,但切口长且有较大创伤,同时跟骨骨折多存在严重软组织损伤伴随症,故而感染率与皮肤坏死率较高,且难以暴露骨折,导致手术难度增加。临床十分关注如何将并发症减少,且为软组织提供保护,近年来提出改良切口,以实现操作微创化。

改良切口无需触及足底与皮肤交界处,增加皮肤弹性,便于显露术野,且减少剥离皮瓣难度,存活率高。同时还明显缩短切口长度,将创伤减少,无传统L形切口中拐角,掀开皮瓣难度更低,亦可减少牵拉皮瓣时产生的张力。且术中可于直视下对关节面情况予以观察,手术操作难度更低,确保关节面更加平整,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将长时间暴露导致的创面感染风险减少。此外,改良切口处有的相对丰富的皮瓣血液供应,可减少皮瓣坏死现象。本组观察组优良率为94.4%,高于对照组77.8%(P<0.05),与报道一致[3]。

综上所述,改良切口比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更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程千,赵建忠,狄东华等.改良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4):2374-2376

[2]闵智蓉,谢静波,鄢秋元等.改良外侧“L”形切口手术治疗跟骨骨折50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4,12(9):65-66

[3]徐建民,于超.改良外侧“L”型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22):2313-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