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南湘潭411102
【摘要】目的:研究自拟调肝和胃汤对慢性胃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慢性胃炎患者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点分实验组、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自拟调肝和胃汤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时间较短,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自拟调肝和胃汤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自身临床症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自拟调肝和胃汤;慢性胃炎;临床疗效
慢性胃炎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高,患者主要有恶心呕吐、嗳气及大便不调等临床症状,西药治疗药效快,但长期效果不佳,易反复发作,且长期使用易对其自身重要脏器造成损伤,使得最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该疾病患者采用中医治疗能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药性温和能减少对机体损害,安全性较高,促进患者病情早期康复,改善预后,从而显著提高临床疗效[1]。为分析自拟调肝和胃汤对慢性胃炎的影响,本院展开研究,如下:
1资料和相关方法
1.1资料
选2015年1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8例,随机分组各39例。实验组:男27例,女12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为(54.29±2.45)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为(7.64±1.59)年;常规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为(54.52±1.36)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为(8.53±1.64)年。两组患者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经胃镜确诊,均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实用内科学》中关于慢性胃炎相符,符合诊断标准[2];临床患者均表现为食欲不振、食后胀满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前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对所用药物过敏;对本次研究不配合患者排除。
1.3方法
常规组采用西药治疗,结合患者病情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药物:如果患者具有恶心呕吐或胃部胀满等临床症状,则让其每天三次服用5mg的莫沙必利分散片或10mg的多潘立酮;如果患者属于胃食管反流,则需要每天两次服用0.68mg的苹果酸氯波比利片;如果患者具有上腹部疼痛或反酸,则需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同时每天服用一次1粒的奥美拉唑或30mg的兰索拉唑。实验组对采用采用自拟调肝和胃汤治疗,白芍15g、云苓15g、党参15g、柴胡12g、川楝子3g、香附10g、枳壳10g、延胡索10g、吴茱萸10g、白术10g、苏梗10g、黄连5g、甘草5g。如果患者属于气滞偏重胀痛明显连及胁肋,则需要在药方中加入香橼皮与佛手;如果患者具有反酸,则需要在药方中加入海螵蛸与瓦楞子;如果患者食欲不振,则需在药方中加入炒神曲与炒谷芽;如果患者出现嗳气及胃气上逆,则需在药方中加入半夏与旋覆花;如果患者属于胃阴不足口干纳差,则需要在药方中加入麦冬与乌梅;如果患者存在胃寒,则需在药方中加入桂枝与干姜;如患者湿热重口苦口干便秘,则需在方中加入黄芩与栀子。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后期适当增减药量,每天水煎两次,每天1剂,混合均匀后在饭后1小时服用,每次服用150mg,同时在整个治疗期间嘱咐患者营养搭配均衡[3]。所有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
1.4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早饱、嗳气、恶心呕吐及上腹部饱胀四项内容,各症状消失时间越短治疗越显著[4]。
临床治疗效果:以《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为参照,痊愈:胃镜检查发现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胃镜显示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无效:与上述指标不符。有效率越高越好[5]。
1.5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分析数据,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表示t检验,临床治疗效果n(%)表示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各症状消失时间短,P<0.05,如1示。
表1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d)
3结论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就是胃炎,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原因在于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及作息习惯,主要临床表现为嗳气吞酸、饮食减少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不能对患者及时加以治疗,则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中医认为,该疾病发病机理为肝气失于疏泄,相应的脏腑功能失调,因此治疗该项疾病的主要措施在于调肝和胃[6]。《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五味,影响人体的饮食,关系人体的消化吸收;肝主一身生发之气,是气机功能的重要环节;肝属木,脾属土,一者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致脾失健运;二者脾虚失健,木乘侮土,加重肝郁,因此肝脾不和是本病的重要发病机制。大量研究数据表明,该疾病患者采用自拟调肝和胃汤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药方中柴胡、枳壳、川楝子、白芍、香附及苏梗具有调肝疏肝功效;白术、云苓、党参及炙甘草具有养中和胃与益气健脾的功效;吴茱萸、黄连具有清肝和胃功效,避免患者出现嗳气吞酸及肝胃不和的情况。对该疾病患者采用上述药方治疗具有养中和胃及调肝理气功效,其中党参与白术对患者胃肠运动加以调整,使得胃粘膜屏障得以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防御功能;白芍能提高胃粘膜代谢水平,促进胃动力恢复,短时间内迅速恢复胃粘膜,且甘草中存在的生胃酮能促进胃粘膜再生;川楝子、香附、苏梗、枳壳及柴胡能强化患者胃肠平滑肌蠕动。因此,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自拟调肝和胃汤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7]。
在本次研究中,常规组比,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短,总有效率较高,(P<0.05)。由此可证: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自拟调肝和胃汤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自身临床症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幸子英.自拟疏肝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8):171.
[2]杭照锋.加味疏肝和胃汤联合健脾助运针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05):176-177.
[3]万小刚.八味和胃汤辅治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02):13-15.
[4]郭虹忆,龙润,杨静,杨铸锋,杨金国.柴芩益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及机制探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05):166-170.
[5]郭欢,林敏.疏肝和胃汤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7,9(05):252-253+255.
[6]苏力.柴胡疏肝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2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24(05):666-667.
[7]杨宏升,娄华,王昊,曹桂芳,乔虹.疏肝和胃汤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06):1051-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