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例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1

45例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朱芹英

朱芹英

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810000

【摘要】目的探析血塞通注射液临床应用现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心内科心脑血管疾病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患者8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45例,占52.3%。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损害12例,全身性损害9例、神经系统损害7例、循环系统损害6例,呼吸系统损害5例,胃肠道损害3例,其他症状3例。其中自行好转6例,其余39例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血塞通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多以皮肤损害、全身性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较为严重。应重视血塞通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以减低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中药注射液使用的规范化,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8文献标识码:A

血塞通注射液成分为三七总皂苷,为灭菌水溶液,用于中风偏瘫、瘀血阻络证,动脉粥状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见瘀血阻络证者【1】,是临床治疗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较为理想的药物。但临床报道血塞通注射液在应用中多出现皮疹、咽干、头昏和心慌等不良反应(ADR),且有较高的发生率。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对68例心脑血管疾病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现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6例,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48~89岁,平均63.5岁。原发疾病:86例患者均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不良反应例数: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在51~85岁之间,平均年龄68岁。

1.2方法

对86例应用血塞通注射剂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45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情况、原患疾病、ADR发生时间、症状和预后等一般情况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1.3药物使用情况

全部患者均给予血塞通400~500mg+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后,均立即给予停用血塞通药物,并积极对症治疗。其中自行好转6例,其余39例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

1.4不良反应评价情况

江苏省评价中心评价:仅用该药引起的ADR31例,合并用药引起的ADR14例,省评价中心评价为肯定7例,很可能12例,可能26例【2】。

2结果

2.1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

详见表1。

表1血塞通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例/%)

2.4发生不良反应时间

应用血塞通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症状者,1~3d内发生6例,占13.3%;4~7d内发生34例,占75.56%,8~14d内发生5例,占11.1%。

3讨论

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为为三七总皂苷,其主要功用为活血通络,化瘀止血。临床研究证状,其对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增强毛细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氧化、减少氧自由基、对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再灌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目前临床多应用血塞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外伤手术及康复治疗等方面。但临床报道应用该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日益增多趋势,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本研究中对8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血塞通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显示,既往有药物食物过敏史的患者,再次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无过敏史的患者高【4】。其次,血塞通注射液对皮肤、全身及神经系统损害较为严重,本组皮肤损害12例,占26.7%,神经系统损害7例,占15.6%,全身损害9例,占20%。因此临床应用该药时,应加强观察,发现出现不良反应者,必须立即予以停药和给予对症处理。

总之,临床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发现不良反应立即对症处理,以有效降低血塞通不良反应率,减少对患者的损害,保证患者安全和健康。

【参考文献】

【1】孙桂凤,孙钊.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16例分析[J].首都医药2009(20):42.

【2】董红斌.27例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医学,2013,33(9):123.

【3】陈文静,邝颖颐,李锦堂.13例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北方药学,2013,10(5):16.

【4】张立新,李雪梅,傅文录.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特点与临床治疗[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376-377.

【5】刘桂红,陈凌波.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1例[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6.548-548

【6】王娟,孙莉.血塞通注射液致过敏反应3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4):141

作者简介:朱芹英(1974-)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