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内科综合护理对肥厚型心肌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实施内科综合护理对肥厚型心肌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孙丽娟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 165000

【摘要】目的 探究实施内科综合护理对肥厚型心肌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抽选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3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实施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内科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61.1%(11/18),治疗总有效率为94.4%(17/18),护理满意度为100%,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38.9%(7/18)、治疗总有效率66.7%(12/18)、护理满意度72.2%(13/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内科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使患者活动耐力增加,有效缓解患者焦虑,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综合护理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以非对称性心室肥厚为特征,累及室间隔,心室腔变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特征的心肌病[1]。肥厚型心肌病有猝死风险,是运动性猝死的原因之一。现抽选我院收治的3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实施内科综合护理对肥厚型心肌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3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16~48岁,平均年龄(32.4±2.1)岁。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眩晕及晕厥甚至意识丧失,部分患者因肥厚心肌耗氧增多而至心绞痛。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患者以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内科综合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心率及心律。

(2)观察患者有无心慌、气促等症状。

(3)心功能不全、水肿、使用利尿剂患者注意对出入量和电解质的观察。

(4)使用洋地黄者,密切注意洋地黄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黄视、绿视及有无室性早搏和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2]

(5)了解大便情况,保持大便通畅。

1.2.2 吸氧护理

(1)应每日清洁鼻腔和鼻导管,每日更换湿化液,每周更换鼻导管。

(2)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予以持续吸氧,氧流量视病情酌情调节[3]

(3)注意观察用氧效果,必要时做血液气体分析。

1.2.3饮食护理

(1)进食低脂、高蛋白和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2)对心功能不全者应予低盐饮食。

(3)每餐不宜过饱。

(4)应戒除烟酒。

(5)耐心向患者讲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配合。

1.2.4休息与活动

(1)根据患者心功能评估其活动的耐受水平,并制定活动计划。

(2)无明显症状的早期患者,可从事轻体力工作,避免紧张劳累。

(3)心力衰竭患者经药物治疗症状缓解后可轻微活动。

(4)合并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阵发性晕厥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5)长期卧床及水肿患者应注意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形成。

1.2.5心理护理

(1)注意保持休息环境安静、整洁和舒适,避免不良刺激。

(2)对患者多关心体贴,予鼓励和安慰,帮助其消除悲观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3)β受体阻滞剂容易引起抑郁,应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4]

(4)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

(5)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6)对失眠者酌情给予镇静药物。

2观察指标与结果

2.1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 7(38.9) 5(27.8) 6(33.3) 12(66.7)

观察组 11(61.1) 6(33.3) 1(5.6) 17(94.4)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例数(%)]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8(44.4) 5(27.8) 5(27.8) 13(72.2)

观察组 12(66.7) 6(33.3) —— 18(100)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数(%)]

3讨论

肥厚型心肌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60%~70%为家族性,30%~40%为散发性,家族性病例和散发病例、儿童病例和成年病例具有同样的致病基因突变[5]。目前已证实,至少14个基因突变与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有关,其中有10种是编码肌小节结构蛋白的基因,绝大部分突变位于这些基因[6]。肥厚型心肌病主要是左心室形态学的改变,不均匀的室间隔肥厚、心尖、心室中部肥厚,使心腔变小,相对血流不足,细胞肥大,形态特异,排列紊乱。

本研究中两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11例,有效6例,治疗显效率为61.1%,治疗总有效率为94.4%,18例患者均对护理满意,即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中,显效7例,有效5例,治疗显效率为38.9%,治疗总有效率为66.7%,13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2.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实施内科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使患者活动耐力增加,有效缓解患者焦虑,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晓飞.肥厚型心肌病病人的临床护理[J].心理医生,2016,22(7):123-124.

[2]常虹,孙延江.综合护理管理在心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3).

[3]李天园,郑伟.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护理分析[J].医药前沿,2015,(7).

[4]程明艳.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内科治疗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研究分析[J].饮食保健,2015,2(12).

[5]李智瑶,李国政.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3).

[6]罗亚雄,石翔,王福军.肥厚型心肌病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