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 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价值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CT和 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价值体会

汤智辉

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 413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患者给予CT诊断及MRI诊断的临床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疑似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就诊7d内均完成CT诊断及MRI诊断,并观察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102例患者中,共有I期股骨头坏死41例,II期股骨头坏死61例。其中MRI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CT诊断,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对II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I期股骨头坏死,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给予MRI诊断准确性较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MRI;CT;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缺血坏死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髋关节疾病,是关节致残的主要疾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由于患者发病隐匿,因此给予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影像学诊断是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的主要方法,包括X线诊断,CT诊断,MRI及核素扫描等多种方法,但是对早期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仍较低[2]。为提高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准确率,本研究对比CT及MRI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资料来源及分组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疑似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35例,年龄在24~62岁之间,平均为42.69±8.96岁。患者临床表现为:活动受限31例,髋部疼痛49例,其余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1.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股骨头缺血坏死I期及II期,其中I期为患者平片检查正常,MRI或核素扫描异常;II期为平片检查异常,有股骨头硬化性改变及股骨头囊性病变;(2)患者经过随访或病理证实;(3)CT及MRI检查时间间隔低于7d;(4)影像学资料完整可靠。排除标准:(1)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不完整;(2)合并其他股骨头病变。

1.2方法

CT检查;患者均给予全身CT扫描仪及螺旋CT扫描仪,取仰卧位,将双侧髂前上棘摆放在同一个水平面,从髋臼顶部扫描到股骨小转子水平,层厚为5mm,层距为5mm,扫描条件为12kV,280mAs。采集骨窗及软组织窗。

MRI检查:使用飞利浦1.5T磁共振,进行横轴位自旋回波T1WI、快速自旋回波T2WI及脂肪预饱和PSET2WI扫描。体位与CT检查方法相同,层厚为4mm,层距为1mm,矩阵为512×224,激励次数为2~4次。

1.3观察指标

以临床最终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CT及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并统计两种方法对I期及II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准确率。

1.4数据处理

所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2例患者中,共有I期股骨头坏死41例,II期股骨头坏死61例。其中MRI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CT诊断,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CT及MRI对不同分期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准确性

组别

例数

I期(41例)

II期(61例)

准确性

误诊及漏诊

准确

漏诊和误诊

准确

漏诊和误诊

CT

102

20(48.78%)

21(51.22%)

38(62.30%)

26(37.70%)

58(56.86%)

44(43.14%)

MRI

102

29(70.73%)

12(29.27%)

50(81.97%)

11(18.03%)

79(77.45%)

23(22.55%)

χ²

4.108

5.872

9.801

P

0.043

0.015

0.002

两种方法对II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准确率(62.30%、48.78%))高于I期(81.97%、70.73%)股骨头坏死,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仍不明确,目前认为包括创伤及非创伤两种,长期的过量激素使用,酗酒,环境变化,脂类代谢紊乱等均会导致疾病的发生[3]。X线及CT诊断是目前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特殊征象对比不够详尽,对早期诊断仍有一定的限制。CT可以免于结构的重复,并具有较好的密度分辨力,敏感度更高,可以发现X线无法检出的早期病变,并可以客观的反应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可以观察到股骨头前上部的早期硬化改变,且能够显示皮质骨与软骨下骨的微小病变,但是此方法不能显示出骨小梁的外型和密度变化,对肉芽组织浸润检出效果不理想[4]

MRI对骨髓病变及软骨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组织分辨率,其可以更好的反应出患者的早期组织变化,且敏感性更高。MRI无电离辐射性损伤,可以对患者进行多范围成像,准确的对患者进行定位和定量检查,并计算坏死面积,以提供临床应用价值[5]

从本次结果也可以看出,MRI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CT诊断,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MRI诊断准确性更高。但是在对不同分期病变诊断准确性差异不大,p>0.05。考虑可进行大样本分析。

综上所述,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给予MRI诊断准确性较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骆子安. 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应用CT和MRI检查诊断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 23(16):93-94.

岑炳欣. CT与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临床医学工程, 2017, 24(11):1519-1520.

陈甫.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与MRI诊断对比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 24(15):73-75.

翟伟. CT与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22):4171-4172.

李洪颖. 早期股骨头坏死CT与MRI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5):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