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3月2日-2019年2月1日在医院确诊的贫血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贫血类型分为溶血性贫血42例(观察1组)和缺铁性贫血42例(观察2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42例(对照组),比较3组血液检验结果。结果观察1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观察2组(P<0.05)。观察1组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与对照组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检验有利于鉴别诊断贫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贫血;鉴别诊断;血液检验
引言
如今在临床各疾病诊断中的方法越来越多,其中血液疾病诊断以血液检测为主。贫血作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不同类型的贫血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否则难以获得有效的作用,为确保贫血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治疗,不仅需要及时进行疾病诊断,还应采取科学方法进行不同类型贫血的鉴别,避免导致体内平衡紊乱,促进病情发展,继而引发其他相关疾病。贫血主要是由于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总量达不到正常范围而引起的经,因此血液检测通过分析各项血液指标进行疾病的判断,而由于该疾病因为发病机制不同,又分为多种类型,因此需在诊断时进行有效鉴别,确保提高诊断准确率和鉴别准确率,实施最佳的治疗。为此,本次研究对血液检验在不同类型贫血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日-2019年2月1日收治的贫血患者84例,按照贫血类型分为溶血性贫血42例(观察1组)和缺铁性贫血42例(观察2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体42例为对照组,排除患有精神疾病、严重内科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其他血液性疾病的患者。观察1组男16例,女26例;年龄22~68(40.26±5.24)岁;病程3个月~6年(3.21±1.26)年。观察2组男15例,女27例;年龄23~67(40.19±5.20)岁;病程4个月~6年(3.32±1.15)年。对照组男17例,女25例;年龄21~69(40.15±5.13)岁。3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液检验,依据真空采血方法实施样本采集,应用血常规检查专用管对研究对象进行2ml空腹静脉血采集,和抗凝剂进行充分混匀之后于4h内进行检测。选择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的XI-2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操作,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器中置入采集的血液开展血液检验,依据血液检测的相关配套试剂,并参考操作规范检验血液样本。
2结果
观察1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观察2组(P<0.05)。观察1组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与对照组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对照组(P<0.05)。
3讨 论
贫血是一种临床症状,很多患者都有可能在临床诊断中出现贫血现象。由于贫血类型较多,且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因此需要通过临床诊断进行贫血类型诊断和鉴别。从临床诊断来看,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地中海贫血出现的频率较高。其中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因为患者疾病或者饮食不当累积产生;地中海贫血则属于溶血性贫血,遗传于父母。从相关数据研究结果中可知,贫血症状在血液系统疾病中出现的概率最高,且贫血属于慢性过程。在临床诊断方面,贫血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没有特异度,出现严重症状的概率相对较小。在长期贫血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慢慢适应这种症状。虽然当前医学技术发展较快,在临床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贫血诊断难度依然较大,很多患者是否出现贫血症状还有待确诊。医院想要在贫血诊断方面有所突破,就需要加强贫血检验工作,结合贫血病因、贫血特性与检验结果鉴别患者是否出现贫血和贫血。从相关研究资料中可知,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方面的应用比较广泛,且诊断效果比较安全可靠。
综上,接收到疑似贫血患者时,临床上可积极展开血液检验,对是否存在贫血进行明确,并对具体贫血类型进行明确,进而为临床干预提供可靠性参考。
参考文献
[1]宁丽霞.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价值研究.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27-28.
[2]王连喜.临床贫血诊断中血液检验的应用价值探讨.世界中医药,2015(a02):1386-1387.
[3]胡巧儿.血液检验诊断贫血的临床意义评述.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b22):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