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县人民医院 ,湖南 花垣 416400 )
【摘要】 目的 研究在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所选4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均为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20例。实验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苏醒时间、认知功能(MMSE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醉起效时间、麻醉苏醒时间、MMSE 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后心率、血压变化幅度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认知功能影响小,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安全可靠。
【关键词】老年人;腰-硬联合麻醉;下肢骨折手术;应用价值
下肢骨折是骨折的常见类型,主要因外伤引起。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成为老年人下肢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1]。老年人常合并有退行性病变,对麻醉及手术的耐受性较差,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是临床麻醉医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手术主要采用全身麻醉,麻醉药物用量大,对血液流变学影响较大,术后容易引起躁动、头晕、疼痛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2]。腰-硬联合麻醉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导管给药的麻醉形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减少了麻醉药物用量,同时能长时间维持麻醉效果,减少了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取得了满意成效,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4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63-80岁,平均年龄(69.6±5.1)岁;骨折类型:12例为股骨颈骨折,3例为腓股骨折,3例为胫骨骨折,2例为髋部骨折;实验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9.3±5.0)岁;骨折类型:11例为股骨颈骨折,4例为腓股骨折,2例为胫骨骨折,3例为髋部骨折;两组患者骨折部位、年龄等治疗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禁食6h,麻醉前半小时肌内注射0.1g苯巴比妥钠+0.5mg阿托品。进入手术室后鼻导管吸氧,吸氧速度:2L/min。同时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开通多条静脉通路,静脉滴注5~6ml/kg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
实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健侧卧位,在L3-4椎间隙性硬膜外穿刺,25G脊麻针经硬膜外穿刺进入蛛网膜下腔,有清亮脑脊液流出提示穿刺成功。然后缓慢注入8-12mg 1%罗哌卡因。然后退出脊麻针,在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改平卧位,经导管推注5ml 2%利多卡因。麻醉平面维持第十胸椎水平下,术中根据患者手术时间可适量追加麻醉剂。
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麻醉诱导药物为0.3mg/kg注射用苯璜顺阿曲库胺+0.08mg/kg咪达唑仑+0.4µg/kg芬太尼+1.5-2.0mg/kg丙泊酚静脉注射;3min后麻醉起效后气管插管,氧流量4L/min,术中通过4-6mg/kg丙泊酚+0.1mg/kg瑞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麻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指标、麻醉苏醒时间、MMSE评分、不良反应(高热症、嗜睡、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发生率。MMSE评分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得分越低,认知功能越差。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肌肉松弛,无疼痛感、不适感,手术顺利进行;有效:患者肌肉未完全松弛,有轻微疼痛感、不适感,手术可顺利进行;无效:疼痛明显,无法顺利手术;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0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经x²检验; ±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经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麻醉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比较(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不良反应 |
实验组 对照组 t P | 20 20 | 12 5 | 8 9 | 0 6 | 20(100.00) 14(70.00) 4.9020 0.0268 | 1(5.00) 8(40.00) 5.1613 0.0231 |
2.2 两组麻醉苏醒时间、MMSE评分比较
实验组醉起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MMSE明显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苏醒时间、MMSE评分比较( ±s)
组别 | 例数 | 麻醉苏醒时间(min) | MMSE评分(分) |
实验组 对照组 t P | 20 20 | 18.4±1.9 24.1±2.5 8.1180 0.0001 | 29.0±3.1 26.5±1.6 3.2049 0.0027 |
实验组麻醉后心率、血压水平变化幅度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n=20)
组别 | 时间 | 心率(次/min) | 收缩压(mmHg) | 舒张压(mmHg) | |
实验组 对照组 | 麻醉前 麻醉后 麻醉前 麻醉后 | 89.4±8.9 90.9±9.5 89.8±9.0 94.3±12.3ab | 135.0±13.1 129.5±12.6b 135.±12.7 104.5±11.6ab | 78.2±8.8 72.7±8.4b 78.5±8.6 63.3±6.4ab |
注:a表示组间比较P<0.05,b表示组内比较P<0.05。
3 讨论
下肢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类型,致残率高。老年人机体功能退化、免疫力低下、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高[3]。患者有下肢肿胀、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手术是临床治疗下肢骨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麻醉安全对手术至关重要,老年人心肺功能较差,对麻醉耐受性低。
腰麻将局麻药物经腰椎间隙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断部分脊神经传导功能,使支配区暂时性麻痹。麻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4]。蛛网膜下隙连接脑室,麻醉平面容易上升至延髓生命中枢,引起心跳骤停、呼吸骤停。硬膜外麻醉是对硬膜外腔进行局部麻醉,通过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区暂时性麻痹。麻醉诱导时间长,便于追加麻醉剂,适用于长时间手术[5]。但是对感觉神经、交感神经同时阻滞,容易引起血压降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腰-硬联合麻醉利用两种麻醉方式的优势,麻醉起效快,有利于控制麻醉平面,减少了麻醉药物剂量,术后患者苏醒快,不良反应少,麻醉安全性高[6]。腰硬联合麻醉减少了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降低了术中心肌缺血发生率。手术时间长或未达到麻醉平面时可通过硬膜外麻醉追加麻醉药物,满足麻醉需求。
综上所述,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好,维持时间长,可控性强,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小。术后患者苏醒快,高热症、嗜睡、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选用。
参考文献
[1]栗军.盐酸罗哌卡因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不同麻醉方法的应用效果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4):71-72. [2]陆高峰,黄文,章晓云等.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2):38+40. [3]林晓东.比较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9,16(01):33-34. [4]许小妮.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肢手术的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4):84-85. [5]邱伟,吴选强,洪焕祥.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20):128-129. [6]王金芝.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7):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