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张元

湖南省 慈利县人民医院 产科 427200

【摘要】目的 探究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抽取的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两组,对照组实施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但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肿瘤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病人群主要以40岁左右女性为主,且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其患病原因主要是患者子宫内平滑肌细胞过度增长,加上相关血流的供应,促进了子宫肿瘤组织的进一步发展[1]。子宫肌瘤治疗中的措施主要为手术治疗,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端提升,手术质量也越来越高。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抽取的7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抽取的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两组,对照组35例,年龄31-61岁,平均年龄(46.9±2.1)岁;患病时间1-10年,平均患病时间(4.1±1.5)年;肌瘤直径5-10厘米,平均直径(7.1±0.5)厘米;研究组35例,年龄32-60岁,平均年龄(46.5±2.2)岁;患病时间1-10年,平均患病时间(4.4±1.3)年;肌瘤直径6-11厘米,平均直径(7.2±0.4)厘米;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中关于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2];患者无任何系统异常情况;患者无任何凝血异常、手术禁忌症以及药物过敏情况;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符合对比要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保持仰卧位接受手术,手术中臀部需要垫高,对照组实施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手术切口位置为腹部正中,切口长度约为10厘米,将患者腹部皮肤逐层切开,充分暴露患者盆腔,明确肿瘤位置之后将子宫浆肌层切开,提起子宫肌瘤组织后进行切除,切除完成后对切及肌层进行常规缝合,完成后使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缝合。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麻醉完成后在脐部周围作手术切口,切口大小为10毫米,通过该切口建立气腹,气腹压力维持在14mmHg,完成后置入腹腔镜,对患者腹腔内情况进行全面观察,完成后在患者脐部左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三分之一位置做两个手术切口,切口大小分别为1毫米及5毫米,以便于手术操作,确认子宫肌瘤核位置之后即可使用抓钳对肌瘤进行固定,反复确定后即可进行切除,并使用电凝方式进行止血,取出切除组织之后使用可吸收羊肠线对切口进行缝合。所有患者手术完成后均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两组患者治疗中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以及术后总住院时间,分组计算各项均值后进行组间对比;详细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切口疼痛、尿频以及腹胀腹痛的发生情况,分组计算发生率后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1.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所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5dd25347bde6f_html_9049fbd79ff59e2.gif ±S)为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差异使用t检验,百分比为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差异使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子宫肌瘤患者各项手术指标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对比(5dd25347bde6f_html_9049fbd79ff59e2.gif ±S)

组别

例数

操作时间(min)

出血量(mL)

术后下床时间(h)

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

研究组

35

76.9±5.8

100.1±19.6

8.2±1.2

18.4±2.2

13.6±2.9

对照组

35

62.3±7.4

150.6±16.8

16.1±1.4

31.4±3.4

26.4±2.7

t

9.187

11.573

25.347

18.991

19.111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对比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切口疼痛、尿频以及腹胀腹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切口感染

切口疼痛

尿频

腹胀腹痛

总发生率

研究组

35

0

1

1

0

2(5.71)

对照组

35

3

4

2

1

10(28.57)

6.437

P

0.011

3 讨论

手术切除是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的主要措施,腹腔镜手术措施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效果更佳[3]。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切口疼痛、尿频以及腹胀腹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虽然手术操作时间较长,但是能够有效提升各项手术指标,降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患者腹腔内病变情况,提升切除的精准性和彻底性。降低患者手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患者手术安全性以及术后康复质量的提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

综上可知,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有效提升各项手术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升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舒滟.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15(12):1805-1807.

[2] 陈欣.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14):88-91.

[3] 史春雪. 对比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 23(6):88-89.

[4] 刘利.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20):3059-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