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舆论应加强读者的参与意识。
既然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舆论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在阅读和收看中会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和问题,这些想法和问题往往是新闻工作者所想象不到的。如深圳晚报今年7月1日至7日在一版刊发的《追踪57份失踪的人事档案》的8篇连续报道,就是一开始接到群众的投诉电话后,记者一步一步进行调查,然后一篇一篇地刊发记者的追踪调查报道,在整个过程中,常常有许多热心的读者出面予以帮助或打来电话给记者出主意想办法。深圳市档案局领导通过报纸看到档案丢失的消息后,当即表示积极支持报社行动,并委派一名律师协助记者追踪调查,结果在大家的热心参与和关注下,57份失踪了一年的人事档案顺利地找到了。而整个报道既充分体现了群众的积极参与,也树立了政府职能部门的良好形象,解决了群众心目中得疑团。
在新闻舆论监督中,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意识,既能避免媒体“一家言”的冷场气氛,又能营造好一种群体监督的气氛,有利于对监督对象造成威慑力,对其工作的尽快改进大有裨益。同时也可在参与的群体当中传播公正、民主、正义的健康风尚,使舆论监督不再单枪匹马,孤军奋战。
二、应该重视加强舆论监督的针对性。
舆论监督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但问题性报道所涉及的往往并不一定只包含一个问题,常常有许多问题在其中。记者在采写时既不能空洞无物,又不能面面俱到。可见,加强舆论监督的针对性,准确地从复杂的新闻事件中提炼出主要矛盾非常有必要。在舆论监督报道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揭示和批评,同时也要带着善意,本着治病救人的宗旨深入浅出,以事实和道理来服人。例如深圳晚报7月17日刊载的“益田村漏水”一文,文章把群众投诉的事实交代得十分清楚,通过调查得出结论:住宅楼屋顶设计主要砖墙材料的防水性能差是主要漏水原因。就这一问题,记者又追踪报道了市住宅局、物业管理公司对漏水住户进行上门维修及进展情况。使住户漏水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针对事件本质,挖掘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新闻舆论监督决不能脱离群众,否则,将起不到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应有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