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起源、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
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
1.1 保障对象迅速增加,保障面大幅度提高
根据民政部救灾救济司的估计,1997年低保对象不会超过200万人。到1998年底,全国保障对象184万人,1999年底为281万人,2002年底为2053.6万人,2004年底达到2205万人。到2006年底,全国享受城市低保待遇人数达到2244.1万人,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
1.2 低保资金投入力度空前加大
从1998年起,各地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低保资金投入空前加大。1999年,中央财政开始投入低保资金。2006年各级财政累计支出低保资金224.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将近200亿元。
1.3 法规和制度逐步健全,有力的促进低保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随着低保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对低保工作的法制化和制度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2年以来各地加强了地方法规建设,已经有26个省制定和颁布了低保实施细则、实施办法等法规。地方性法规就保障标准的调整、家庭收入的核查、保障对象范围的确定、低保对象的审批程序等各个环节做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全国大部份市、县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市、县两级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低保法规。
1.4 低保管理体制初步确立,运行机制日益完善
2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低保标准不合理
首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偏低,维持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仍有困难。
其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结构设计过于简单,忽视了不同贫困家庭的特殊需求。
2.2 低保资金的筹资渠道较为单一,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政府明确提出了对城镇的贫困人口实现“应保尽保”,但当前最突出、最难解决的就是资金严重不足。
2.3 低保人员的就业问题凸现
目前,在城市低保群体中,有相当数量的劳动者是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劳动机会的失业、下岗人员。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下岗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下岗人员能够迅速获得再就业机会,他们所经历的阵痛也是短暂的,也就不会对自身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就不会产生日益扩大的城市贫困人口。但是,由于劳动者自身的原因和经济转轨时期的社会因素,下岗人员的再就业率很低,而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2.4 低保制度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在低保实施过程中,低保工作人员缺乏,特别是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力量就显得更为不足,他们身兼数职的现象非常普遍。
其次,低保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专业化水平低。
再次,低保基层工作手段简陋滞后,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2.5 对医疗、教育和住房等配套制度的忽略
亚行专家组的研究报告指出:贫困是一种多维的状态,强烈主张在以下三个领域提供补充性的救助:医疗费、学杂费和培训费以及房租。目前,我国的低保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部分像教育救助、医疗救助和廉租房等社会救助配套措施基本处于起点阶段,而且各地推行情况参差不齐,全国并未推广。低保对象在就业、就医、子女入学和住房等方面的困难仍旧十分突出,如果不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贫困者很可能陷入持续贫困之中,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
3 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3.1 制定科学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首先,制定科学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必须建立在专项调查基础上,通过科学严密的测算和论证才能制定一个较为合理、可行的标准。低保标准应当涵盖衣、食、住、水电燃煤(燃气)和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内容,同时还要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其次,实行分档低保标准,维护低保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由于低保对象家庭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必须改变目前保障标准的一刀切的现象,实行分类救助。所谓“分类救助”,是指对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不同规模贫困家庭人均最低生活费制定不同标准,对不同类别的保障对象制定不同标准,尤其对有特殊需要的家庭采取的特殊政策。
3.2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广辟财源,多渠道筹集资金
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下定决心努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社会保障的支出力度,加大对低保资金的投入。社会救助是完全的政府责任,这是毋庸置疑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应该在财政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应占有一定比例,并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