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唐朝结束了南北的分裂与战争。南北朝的门阀望族开始走向没落,科举出身的庶族士人不断突破贵族的垄断,“一条充满希望前景的新道路在向更广大的知识分子开放,等待着他们去开拓”(参见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20)(34)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页,第79页。
(21)宋欧阳修等:《新唐书·仪卫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8—489页。
(22)关于六条高坡的数据、方位,参见曹尔琴《唐长安与黄土原的利用》,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增刊。
(23)宇文恺,字安乐。隋建大兴城,任营新都副监,“凡所规画,皆出于恺”。参见《隋书·宇文恺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87页。
(24)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页。
(25)《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1—14页。
(26(27))元李好文:《长安志图》卷上,《经训堂丛书》本。
(28)宋程大昌:《雍录》卷六《唐曲江》,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32页。
(29)参见新、旧《唐书·玄宗本纪》、《资治通鉴·唐纪》、《唐摭言》有关记载。
(30)五代刘昫等:《旧唐书·文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1页。
(3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2页。
(33)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关内道》,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页。乐游原地势过高不便于居住。如有人居住,也不利于宫城与皇城的安全。
(35)参见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57、175、349页。
(36)《春秋左传正义·昭公七年》,《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59页上。
(37)晋崔豹:《古今注》卷上“都邑第二”,《四部丛刊》本。
(38)参看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130—145页。
(39)《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上御翔鸾阁,观大脯,分音乐为东西朋。”(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373页)《旧唐书·肃宗纪》:“大阅诸军于含元殿庭,上御栖鸾阁观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1页)
(40)清徐松等编《全唐文》卷三一四,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第3186页上。
(42)陈直:《三辅黄图校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页。
(43)参看李泽厚《美学四讲》第三部分“美感”,三联书店1989年版。
(44)参见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版),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版),武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葛承雍《唐韵胡音与外来文明》(中华书局2006年版)等着作。
-
百度搜藏-新浪ViVi-365Key-天极网摘-和讯网摘-发给好友
上一篇论文: 苦难生命的审美表达
下一篇论文: 《美化文学名著丛刊》的美学特征
查看本站更多关于文艺美学论文的文章
-
网友同时还浏览了:审美知觉能力
实践论美学“美本质观”的再审视
中国文艺美学与东方自然观2
中国文艺美学与东方自然观1
丰子恺美学思想的特征
《美化文学名著丛刊》的美学特征
文化地理视野中的诗美境界
【内容提要】
唐长安城是唐朝的国都①,是唐长安文化的重要载体与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唐朝国家意志的象征,长安城是唐代审美理想物化形态的典范,也是唐诗创作重要的人文环境。唐诗不仅承载着长安城的建筑思想与审美文化,也是不断充实、拓展长安城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正是在承载与拓展的过程中,在与周边文化地理环境、都城建筑群体的交流互动中,诗人的创作心态日益成熟,诗歌的审美文化内涵日趋丰富,并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审美形态与审美境界。
【关键词】 文化地理 长安城 唐诗 审美 境界
唐长安城是唐代建筑艺术的美学典范。作为唐代诗歌的重要表现题材,长安城建筑对于唐诗审美与文化内涵的丰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而言,关中地区的地理形胜,长安城的宫城、皇城、外郭城之建筑格局以及内在的建筑语言,长安城与终南山的关系等,都是促使唐诗审美与文化内涵走向成熟的重要因素。同时,唐代诗歌对唐长安城以及关中地区的抒写歌咏,也不断丰富、深化着长安城乃至长安文化的整体内涵,并因此成为唐长安城建筑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推动长安城建筑美学走向延伸与发展。
一、长安城的文化地理内涵与
唐诗审美理想的表达
杜甫诗云:“秦中自古帝王州。”(《秋兴》之六,《全唐诗》卷二三〇)②隋唐以前,曾有十一个王朝先后在关中立都③,这里是所谓“世统屡更,累起相袭,神灵所储”的“帝王之宅”④。郑樵《通志略·都邑略第一·都邑序》称:“建邦设都,皆凭险阻。山川者,天之险阻也。城池者,人之险阻也。城池必依山川以为固。”⑤关中地区南背秦岭,北对北山,又有潼关诸塞环绕周边,“潏滈经其南,泾渭绕其后,灞浐界其左,沣涝合其右”⑥;“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⑦。这样的自然地理形势,在古代地缘政治角逐中具有明显的军事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