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民间的会社组织发生于战国两汉,此后不断 发展 ,至明清蔚为大观。明清时期城乡间形形色色的会社,使原有的 社会 结构和组织体系更加复杂化,并在社会运行和演进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自己的 影响 。
但学术界对明清会社组织的 研究 ,看来还不够充分。这方面较突出的表现之一是,相对于城镇地区的行会、商会等会社的研究,对乡村地区会社组织的探讨一直比较缺乏。国内学术界历来对 农村 经济 、宗族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十分关注,已有大量论述,两相比照,也形成了鲜明反差。在为数不多的涉及明清会社的著述中,对会的探讨较多地属于描述性文字,尚不能深入揭示其内在特征和发展逻辑,也就不能看清其功能和影响。有鉴于此,笔者将我们在江西省乐安县的一个田野调查点──流坑村获得的有关材料加以排比 分析 [1],试做讨论,敬希读者指教。
一、流坑村的基本情况
流坑村,坐落于赣中的乐安县南部中高丘陵区的一个盆地中,现有816户,4750人,系董姓单姓聚居的大型村落。发源于其东南山区的乌江半绕该村,向西经永丰、吉水下注赣江,成为流坑联结外部世界的纽带。
流坑开基于五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其时董氏的先人从宜黄迁来,垦拓殖谷,至宋初已是当地有影响的家族。宋代流坑科名大盛,共有进士26人,占乐安当地的 1/4。其中仁宗景佑甲戌科(1034)董氏有叔侄五人同时登第,时号“五桂”,最为知名,并出现了户部尚书董敦逸和状元、参知政事董德元等一批高官,董氏成为当地大族。元明时期,董氏科名呈下降趋势,但仍不失为乐安的“ 文献 世家”,特别是在曾任北京国子司业的董琰、监察御史董时望、南刑部郎中董燧和刑部尚书董裕等人的影响和努力下,流坑董氏的宗族组织和社区建设得到很大发展,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通过这批士大夫的努力,到明代后期,流坑不仅成为一座墙垣围绕、人口众多的大型村落,宗族组织亦已相当完善严密。董族内部析出八个大的宗支,即文晃、镜山、胤昂、胤清、胤隆、胤旋、胤明和双桂诸房,其下又有众多小房,并形成了以大宗祠为首、包含数十座大小祠堂的祭祀和管理体系。它们和族产、谱牒、私法及学校等构成了一个高度整合的系统,框范着所有宗族成员从而宗族组织的自身,成为社区自治和社区控制的要件,也在整个村落中形成了极为浓厚的科举文化氛围。崇祯九年(1636),大旅行家徐霞客路经这里,他看到的是:“其处 纵横,是为万家之市,有五桂坊焉”[2]。这是流坑董氏宗族 历史 上的黄金 时代 。
清代前期始,流坑社会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方面,董族的科举功名大为衰落,“鲜读书通达之儒”[3],另一方面,该族却适应了整个赣江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商品化趋势,在经济上取得了重大进步,发展起商品农业特别是发达的竹木贸易。董族出现了一大批富有的竹木商人,大量族人则成为排手,将上游山区的竹木贩运到赣江乃至长江下游各埠。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董族凭借宗族的强大力量和地理之便,垄断了乌江上的竹木贸易,获取丰厚的利润,竹木商业遂变成流坑董族的支柱经济。
竹木贸易的发展,不仅使流坑董氏摆脱了明代后期以来“人稠地窄,饶益甚难”[4]的局面,而且在族内形成了一个人数很大的商人群体。他们普遍通过捐纳取得中、低级的职秩或监、贡身分,又以雄厚的物质力量积极从事宗族和社区建设,如扩大族产,修建祠堂,编刻族谱,助学施惠,因而取代了以往士大夫精英在宗族内的中心地位,并且使清代前、中期流坑董族的宗族组织进一步发展。但由此,也使流坑社会中出现了与传统的士大夫精 英文 化相背离的趋势。用乾隆年间一位老儒的话说是:“顾由今视昔,大不相及。ŸŸŸŸŸŸ继自今,人心不古,风气亦殊,即有一、二老成呼集后进,欲使聪听彝训,而一闻夫易简知能之说,非讶则笑矣!故以唇焦舌蔽,往往指为具文”[5]。明代为士大夫所禁止或反对的各种“淫祀”和杂神崇拜广为流行,各种民间会社组织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近代以来,流坑社会渐趋衰落。从太平天国、北伐战争到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流坑无不受到来自外部的巨大冲击和影响。而在董氏宗族组织内部,人口减少,房支高度繁衍,经济严重分化,传统的文教事业也随着科举的衰落、终止而式微,原有的宗族和社区建设的主体──文化精英阶层逐渐消失,宗族凝聚力和约束力逐渐下降。这方面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是,1927年,在流坑巍然耸立了三百余年的大宗祠被军阀焚毁,董姓已再也无力修复。到本世纪的40年代,流坑这个昔日经济、文化和宗族组织均极发达的农村社区,终于渐呈破败、凋弊的景象,一蹶不振。如今的流坑村,仍然是当地最贫困的村落。
二、商业化与世俗化变迁下的会社组织的繁荣
流坑的历史长达千载,但已知会社组织的出现是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由南刑部郎中任上致仕的董燧回到家乡,与曾任四川大足县令的董极和时任云南巡按御史等职的董裕诸人一起,对流坑的宗族和社区进行了一次大的整治。他们复宗祠,立族规,续宗谱,创设族正和捐产附祀制度,规划和重建整个村落,使流坑宗族组织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和发展。在此过程中,董燧为了“正人心,一教化”,“邀父老子弟每月二会”于村中的圆通阁,是为圆通会。此会之 内容 ,除了宣讲明太祖圣训及忠义亲长、尊严逊让等伦理纲常,董燧还亲自登台讲学,并同与会者交流读经和修身的体会。作为江右王门的知名人士,董燧本人极为热衷于讲学参会,以至有“无一年不远出会友,亦无一日不讲学”之誉[6]。他“与觉野诸公合一邑为郁林之会,与疏山、继峰诸公合一郡为疏山之会,与庐山、见罗诸公合各郡为青源之会,而又浮两浙,泛五湖,访天真,寻白鹿,大会同志”[7]。所以,圆通会实际上是董燧等人把王学人士特别钟爱的讲学会在流坑付诸实践,并成为他们以王学为指导,积极从事乡村建设活动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