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教育下的教师及其素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3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性的不断体现,教育的改革也随之转入更加重视现实,更加重视人性的新阶段,自然对教育的实践者即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要求就是如何使得教师素质能满足教育改革的需要。本文从此角度出发,对新形势下教师的素质进行了一系列展望,这便是教师本身亦需要具备如下两个基本素质,即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独立齐备的人格表征。并提出要使得未来教师能满足上述要求,就需要转变教师培养机制、任用机制和监督机制,从而从根本上保障教师的素质,也从根本上能实现教育改革的本质需求。
  关键词:教师素质;人格表征;知识结构;培养机制;教育改革
  
  一、教育改革和教师素质
  
  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韩愈《师说》)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无数评说、赞美、讴歌教师的语言中,不难看出对教师的职能、地位和作用有一个不断拓展和深入的过程。如果说传统道德讲“天地君亲师”的道统是将教师的地位神圣化,那么,今天对教师的认知则日益将教师纳入一个写着平等和人性的关系空间。从神话到人化,理性的因素在不断的蓄积力量,而人性的光辉也在不断的得以体现。而这,也正好符合教育的新形势下转变的方向。该方向预示着教育将越来越秉承人性的需求,在贴近现实的同时不断回归人性,将启发和尊重纳入教育的日常中来。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教学的执行者,在新的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教师亦需要不断的在素质上获得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是素质的完善,甚至可能涉及到根本性的变革。那么,前述神话到人化的过程,教师就经历了一个变革,然而,这只是一个开端。
  正如许多领域一样,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开端,往往能撑开一片崭新且独立的天空。对教师和教师素质的探讨也因为人性步伐的临近而日益呈现越来越多的精彩。重视人本身,重视人所群聚的社会,人性的问题从来没有像在今天被这样关注过,而作为文明前进根基的教育也被越来越清晰的烙上了人性的印记。总的说来,教育要革新,无非就是两个方向,一是注重个人本身,另一个则是注重群聚体的福利。具体起来,前者需要在人格的塑造上面多下功夫,后者则更多的需要在知识结构上加以重视。简单说就是如此,虽然从个体到群聚,二者之间有着太多复杂且深刻的联系,将二者侧重比较仍然有着独特的价值,另一个侧重的后果就是教育目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拥有了“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独立齐备的人格表征”两个支脉。这两个支脉又紧密联系,不可割裂。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教师因为其在教育领域非可替代的地位则无可非议的要首先具备这样的素质。
  令人震惊的是,目下的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分化严重。平庸化的普遍状况不只是传统应试教育的直接后果,同时也是教师素质人格表征未被正确重视的衍生物。关于前者,作为大环境,制约整个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其巨大的腐蚀性无可厚非。后者,则反映了在教师素质问题上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局限和偏颇,试问一个本身就不尊重人性基本点,未有健全人格的授道者,又如何能培育出有健全人格的学生?而事实更令人担忧,在教与学的互动体系中,往往是教师的非健全进一步影响甚至是强化了学生的非健全。如果将创新精神视作独立齐备人格表征中的一个基本因素的话,可以看到,教育领域中对创新性的认识是如此的缺乏,以至于影响到全民族的创新力量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动。
  通观于此,教育的全面革新带来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实在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而教师素质的提升最终亦要以“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独立齐备的人格表征”为目标。
  
  二、知识和人格并重--未来教师素质的新构想
  
  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独立齐备的人格表征,分别从两个角度提供了教师素质的革新目标。显而易见,将人格同知识并立再一次强调了人性在教育中的注入。而正因为教育的全部施受对象和服务范围都在人的范畴之下,自然,浓厚的人性才是教育生生不息的本质特征。为此,教育现代性自开始便将人性纳入其中,也正因为此,其改良和发展的目标才第一次因为其深刻的人文特征而显得如此波澜壮阔,尤其是当它与重视知识存储量的要求结合到一起的时候,这一目标就更加鲜明且有针对性,也使得这一目标指引下的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更加鲜明直接而且有针对性。
  这种针对性直指个体和社会两个方面,直面现实的公允和人性的辉光,对未来的教师素质提供了更加明确且有据可考的要求,新的构想也必然从两个方面加以架构。
  首先,未来的教师应该从根本上重视基础知识结构在人文目标和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如果说未来的教育首先应该培养起一种独立的且深刻的思维方式的话,基本的知识及其构架起来的基础知识结构理所当然的成为这种思维的奠基,或者说是诞生的土壤。而秉承着“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教师则必然应当因为其自身对于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而成为一种表率,这种表率不仅仅表现在因为知识面广博带来的人文吸引力,更表现在由此而引发的对于事物和事件的独特思维模式。这种模式固然不能而且不应该完全为人所吸收,但其独特的思维背后所蕴含的独立思考的精神却能够感染并引导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从根本上说,后者乃是教育的根本。也正是从此意义上讲,重视基础知识结构并不仅仅要求机械的增加阅读和涉猎的范围,更加重要的是从这些知识的汇聚中领悟或者异化出属于自身的思维。进一步讲,这一要求背后还包含了一种态度,那便是对于知识的开放性和选择性吸收。德意志的许多政治经济哲学大师们强调开放的社会,但事实上,开放的社会首要的便是开放的学习态度,在广泛吸纳的基础上逐步精选,直到异化的出现,这时候的异化就是建立在强大知识基础上的逻辑推论而非凭空构想,也只有这种真正的逻辑推论才具有强大的说服能力,使得受教育者能理性而非被迫地接受。

  其次,独立齐备的人格表征将成为未来教师基本素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是真正能影响到未来教育演变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基础的知识结构给予了一个机会,这个机会足以诞生新的思维模式,也是人格完善的基础性来源。然而,社会的发展正是一个只是存贮容量日益呈现爆炸式增长的过程,知识的膨胀已经远非人们所能想象的那般能够加以控制,也正是如此,寻求知识的内在联系并找到一种合适于知识整理运用的模式就显得重要,而这一切,不仅仅要依靠开放的态度,同样需要一个独立的人格背景加以引导。教育的现代性显然意识到这一点,将人性的因素义无反顾地纳入教育的目标体系中,那么,教师这一承担着延续知识延续思维延续文明重任的独特的社会群体自然也需要更好的人格背景人性背景,才能不辱使命。
  当然,所谓人格表征一词看似简单,却需要诸多甚至有差异的诠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教师的人格素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里不准备将林林总总的东西做一次汇编,而旨在寻找贯穿其中的共同部分:
  尊重。从政治到宗教,从东方到西方,尊重作为平衡人际的基本力量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里提到尊重,不仅仅是指对于教育本身的尊重,对于教师神圣工作的尊重,更是指教育过程中的真正将所有个体当成个性化主体、人性凝聚体来看待的尊重。这种尊重不仅仅提出了社会对于教师的理解与配合,更提出了教师在其基本素养中应该尊重其对象的崭新要求。“还学生一个真实的人性背景,还学生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存在”,就是这个尊重对教育提出的崭新口号。
  求知欲和创新精神。现代化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的产生不再受人类的控制,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远超乎个人的想象,因为知识诞生和演变的节奏加快,社会生活和教育活动的节奏也随之发生重大改变,越来越需要对知识更新的主动追寻,也就是求知欲在现代化的逼迫之下显得日益重要,而这种种首先就开源于一种启蒙,这个启蒙的出发点就是教师。那么,在未来教师的人格素养中添上求知欲和创新的精神事实上正是对现代化社会要求所作出的正面而且积极的回应。 热爱。宗教为人们广泛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仅在于它(们)给予了解脱的希望,也在于其在现实生活中倡导热爱。热爱神的旨意,热爱亲人和所有的人,这些箴言虽然挂着神圣的外衣,却给予了一种现实的生活图景。事实上,也正是热爱这一词,于人类历史的进程注入了新的力量源泉。未来的教育要承继这样的事实,延续这样的精神,自然,教师应当首先领悟并深入其中,热爱教育、热爱知识、热爱亲人和国家、热爱学生,种种热爱才能真正营造出一种珍贵的气氛,并使得这样的气氛能够极大的鼓舞和影响未来的发展。
  尊重、求知欲和热爱,这便是对于未来教师人格素养要求的基本面部分。作出这些要求,强烈的依据着这样的事实,那便是所有这些都是未来教育应达到的目标,而教师又肩负着引导这个目标实现的巨大责任。
  
  三、结论和其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中蓄积的问题由来已久,谈及教育的改革,也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涉及众多、关系复杂,需要徐图缓进,有侧重有步骤的系统工程。该工程牵涉范围广,却也意义深远,直接关系着国家与社会的未来。所以,在教育改革问题上,需要调配各个方面的力量,在教师素质这一个具体而微的事件上,同样需要多方面的投入。总的说来,要使教师的素养能获得全面的提升,实现“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独立齐备的人格表征”两大目标,单靠教师自身和教育系统自身都是无法解决的。严格的说,在此之上,需要从培养机制、任用机制和监督机制等三大方面协调运作,才能有所作为。
  具体说来,培育机制就是要严格贯彻教师培育的两大目标,在教师后备力量的培养上从一开始就注重知识和人格两个方面的建设,教师队伍本身也需要强化教育机制,进行轮岗培训,使得教师素质获得根本上的提高。任用机制则在人事安排上严格把关,坚持能者上,不能者下的方针,真正做到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标准和高成效。监督机制则更需要全社会力量的投入,依据上述目标对教师队伍加强监督,通过组织、舆论和其他方式及时纠正错误,合理引导,规范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
  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的力量,系统的力量需要精密的安排和执行。在对未来教师素质提出展望后,惟愿教师的素质教育能真正提上日程,从而从根本上推进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袁玲俊.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2]黄向真.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心理不适及其解决[J].教育评论,2002.6.
  [3]吴振宇.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5.
  [4]王翔.开放教育中的教师管理与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1999.3.
  [5]黄鹏群.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J].天津化工,2001.5.
  [6]廖荣雄.谈教师心理素质的优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7]于成义.教师要有健全的人格[J].宁夏教育,2002.7.
  [8]唐晓红.论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9]王华.从教师心理焦虑谈科学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
  [10]郝峰.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防治[J].宁夏教育,2004.2.
  [11]吴梅生.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与促进[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3.2.
  [12]刘岸英.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冲突的理性分析和调适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