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关于毛泽东《体育之研究》的研究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4
/ 3
 【内容提要】1917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体育之研究》这篇论文,这是我国现代体育事业初期发展中有代表性的文献。近10年来,国内体育界和理论界对该文的研究颇丰,成果卓著,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和归纳。
【摘要题】体育文史
【关键词】《体育之研究》/综述/10年来
   毛泽东于1917年4月在《新青年》第三卷2号上,发表了以“二十八画生”署名的著名的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这是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份体育文化珍宝,也迄今为止发现的毛泽东公开发表的最早的文章。自其发表以来体育界和理论界对该文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本文对近十年来对毛泽东《体育之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对继承和发展毛泽东体育思想会有所裨益。
  1  毛泽东体育思想来源的研究
  1.1  理论来源于实践
  《体育之研究》(下称《体》)是青年毛泽东在接触马克思主义之前的著作,它的发表是对旧教育制度的一次挑战,更体现了毛泽东的伟大践行精神。《体》是青年毛泽东倡导体育并坚持体育锻炼的宝贵经验总结和思想精华。正因为如此他才有此经验:“此事不重言谈,实在重行,苟能实行,得一道半法已足。”可以说,体育的健身娱乐之效是启动毛泽东体育实践的源泉。由于幼年的毛泽东体弱,疾病拖跨了他的身体,这使生性好动的毛泽东十分痛苦,但真正痛苦、刻骨铭心的是大病又夺去了他2个哥哥年轻的生命。毛泽东逐渐懂得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游泳和爬山等体育活动。1913年入湖南一师后,他以极大的毅力坚持进行“冷水浴”、“雨浴”、“日光浴”等艰苦条件下的体育项目。而“这一切都是在锻炼身体的名义下进行的,这对增强我的体质也许有很大帮助,我后来在中国南方的多次行军,以及从江西出发的长征路上,特别需要这样的体质。”有了身体锻炼的成功经验,才使得毛泽东在著文之时有的放矢,有所针对。
    1.2 对中西方文化的批判继承
  首先,毛泽东对传统文化有比较深的研究,自幼向往中国古代帝王尧、舜、秦皇、汉武的事迹,憧憬《世界英雄豪杰传》中彼得大帝、拿破仑、林肯等伟人的业绩,少年时代的他就清楚地意识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道理所在,要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做保证,所以其自幼就热衷于体育。
  其次,泡尔生的“意志主义”是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和精神源泉。在写作《体育之研究》之前,毛泽东曾认真研读泡氏的《伦理学原理》,并做了万言以上的书批。这些书批是毛泽东早期思想特别是体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力研认为毛泽东在《伦理学原理》一书的万言批语中,把“野蛮其体魄”和“意志主义”的思想发挥到了极点,只要对照一下毛泽东的《伦理学原理批语》和《体育之研究》,就可发现,前者是理论准备,后者就是实践操作;前者是意志哲学,后者则是这种哲学的具体应用。可以讲,毛泽东的体育思想是一种德国理论的中国实践。
    1.3 中国近代史上两个重要人物的影响
  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的“言传身教”对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杨昌济本人十分重视体育,曾在其论著《教育学讲义》中针对当时中国体育不分德智体三育或只重一育不及其余的弊端,提出要三育并重;他格外重视体育的价值,认为体育是“教育上之养护”;同时有多年从教经历的杨昌济发现传统教育以及教学活动本身对青少年儿童产生了不利于健康的影响。在《教育学讲义》中杨昌济指出,“学校教育,最足以伤儿童之身体者,为钟点太多,负担过重。”这些思想在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所阐述的观点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表述的文字形式上都格外相似。而杨昌济自己也是一位坚持锻炼的体育活动家,其所有爱好如冷水浴、作操等几乎都为毛泽东所继承。因此,毛泽东是被杨昌济带入体育门坎的。“如果没有杨昌济,似乎可以肯定地说,很难有毛泽东,也很难有毛泽东的体育特征以及与这种体育特征有关的气势磅礴的浪漫气质。”
  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老师”,足见其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陈独秀曾于1915年发表了一篇重要文作《今日之教育方针》,其中一节专门探讨中华民族的体格培养和体育价值,特别是他的“兽性主义”对毛泽东的影响极大。陈独秀赋予“兽性”重要意义:“兽性之特长谓何?曰意志顽狠,善斗不屈也;曰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也;曰信仰本能,不依他为活也;曰顺性乖真,不饰伪自文也。”“强大之族,人性兽性,同时发展。其他或仅得兽性,而兽性全失,是皆堕落衰弱之民。”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阐发的“野蛮其体魄”是对陈“兽性主义”的具体发挥。“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此文写出后,毛泽东交给杨昌济审阅,杨昌济对之格外赏识,夸耀之余,便将之推荐给了《新青年》大主编陈独秀。于是,这篇用笔名完成的文论,便于1917年全文发表,可见陈独秀对毛泽东不仅有过思想影响,而且还对其赏识而付梓推出。毛泽东陈独秀之间在对体育尤其学校体育思想的认识有着很大的一致性。

    2 《体育之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2.1 体育锻炼的重要目的
  毛泽东把体育运动作为一条救国救民的途径是几乎所有的研究者的共识。毛泽东的青年时代正值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国难当头,而中国人被洋人辱称为“东亚病夫”,“国力羸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毛泽东对此深感痛心,决心要洗雪国耻,立志以拯救国家民族为已任。因此,他以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唤起民众,从事体育运动,强健体魄,共同挽救国家的民族的危亡。可以说,他的体育的思想逻辑,是从拯救国民体质的基础出发的,要强国、要为国,就要增强民族体质,就要搞好体育。体育的目的不仅为了强身,更重要的在于为国——抵抗侵略、挽救危亡。把体育作为为国强种的手段,为中国革命作贡献。可以说在这一时期,毛泽东体育思想的最大特点,在于他明显的针对性,即他的体育思想的基点不仅仅在于强身健体,而在于此基础上的个人救亡救国。
    2.2 体育的真义所在
  毛泽东在《体》中提出了一个至今仍在我国体育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重大课题,即什么是“体育之真义”。对其的探讨是中国当代体育思想上的首要问题。“今之提倡者非不设种种之方法,然而无效着,外力不足以动其心,不知何为体育之真义。体育果有如何之价值,效果则云何,着手何处,皆茫乎如在雾中,其无效亦宜”。体育是“养生之道也”,是“人类自其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故夫体育非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可见,体育的真义,在于增强人民的体质,完善人类的身体。毛泽东早年探究体育之真义,是志在改善国民的体质。他所理解体育的对象是所有的人,在真义体育中是没有选手的。体育不是少数人参加的“精英”体育,而是指如何增强广大人民体质、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群众体育,这与他在文中严厉批驳那种“率多有形式而无实质的体育”以及后来多次批评体育中锦标主义思想,反对搞“选手制”体育的观点是一致的。毛泽东在1952年为中华体育总会成立大会的著名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反映了他完整而系统的体育思想,也是他对体育内涵和本质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他在文反复强调的运动,并不是以取胜为内涵,以追求功利为目的的那种“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运动和那些供人们观赏娱乐的技艺、形艺运动,而是强调以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的健康为目的的讲究实效的健身运动。因此,该文不论是在思想性,还是在科学性上,的确是一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极其珍贵的体育论文。作为一代卓越的领导人,能对体育有如此深刻而精辟的见解,实为鲜有。
    2.3 体育的原则
  毛泽东认为搞好体育运动的有3个原则:自觉、有恒、有趣。
  首先,体育锻炼须主观自觉,持之以恒。“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锻炼是强身之本,只有坚持锻炼,才能使肌肉结实,体魄强健。以个人而言,可以延年益寿,以国家民族而言,可以富国强民。而这一切必须是在自觉的基础上,强迫是没有用的。“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起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苟自之不振,虽使外的客观的尽善尽美,亦犹之乎不能受益也,故讲体育必自自动使。”
  其次,有恒才能获得体育之功效,这是毛泽东文中所体现的“凡事皆宜有恒,运动亦然”的终身体育思想。毛泽东是优秀践行者,在他的一生中从没有间断过体育活动,并有一些经常锻炼的项目。这使得毛泽东锻炼出结实健壮的体魄,精力充沛地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再次,“兴味者运动之始,快乐者运动之终,兴味生于进行,快乐生于结果。”体育兴趣的培养,是个艰苦复杂的长期过程。有锻炼的兴趣,才能在锻炼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才能产生快乐。毛泽东把体育作为一门科学来认识,指出“凡科学皆宜引起多方兴味,而于运动尤然”。要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夫内断于心,百体从令”,从而使“运动之观念相连而不绝——运动既久,成效大著,发生自己价值之观念,以之为学则胜任愉快,以之修德则日起有功,心中无限快乐。”从而把终生体育与趣味体育有机地联系起来。
    3 《体育之研究》折射出的哲学思想
    3.1 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原理,提出“体育第一”的思想
  毛泽东体育思想的最大哲学特点,是鲜明而坚定地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进化论和人类生物学角度看待人体强弱的规律,运用大量的哲学、心理、生理、解剖等科学理论知识,坚持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性的唯物辨证观。在《体》一文中,他指出:“一旦身之不存,德智随之隳矣”,“无体是无德智”。非常明确地把“体”放在了首位。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毛泽东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从他对体育这个问题的论述中,看出他已初步具有唯物主义的立场。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他更把自己的体育思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坚持并倡导“体育第一”的思想,并于1950年提出了“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
    3.2 辩证法方面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强调“三育并重”。许多研究者认为这是毛泽东对学校教育的突出贡献所在。李伟民指出,“身心正常、健康、和谐发展的理论是毛泽东同志体育思想的真谛。”“‘三育并重’、‘身心并完’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发展,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学说的一大贡献。”彭长一认为,“毛泽东深刻地阐述了德智体的辨证关系,‘三育并重’的原则,此乃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至理。”管恩瑞等指出,“建国后毛泽东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把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校体育也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王俊奇认为,“毛泽东用最简单的道理,阐明了身体和德育应是互动的关系,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从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历史经验中找出体育与身体相互间的本质联系,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进到事物的内部,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这样的论辩是很有说服力的。”梁俊雄认为,“毛泽东健康第一的思想,正确确立‘体’的位置,体与德智美之间的辨证关系。毛泽东强调‘三育并重’,而突出体育的位置,——从本质上说,毛泽东健康思想体系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根本原理和内核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而毛泽东所提出的全面发展概念,更为强调教育(包括体育与健康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作用,在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从而确立‘体’在三育中的位置。所以,毛泽东健康思想具有鲜明的创造性的特征。”

    4 《体育之研究》光辉思想对今天的启示
    4.1 对全民健身运动现实指导意义
  我们在增强人民体质体方面,长期走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旧路,积重难返,对增强体质的难度和重要性缺少足够的理解和认识,甚至形成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对立和矛盾,其实二者只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问题,应该是各有其所、各有其用、协调发展。1995年5月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一提高中华民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强国的重要战略措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淡化金牌意识,实际是对毛泽东体育思想的肯定与回归。通过体育运动锻炼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也就是全民健身,也就是毛泽东体育思想的核心。在开展全民健身的过程应以毛泽东的“健民强国”为指导思想,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4.2 对体育改革的启示
  毛泽东的体育思想含义深刻,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对我国当前的体育改革,有指导和启迪意义。中国体育不能没有思想,也不能不讲真义。以健身为内涵,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体育,和以取胜为内涵,以追求功利为目的的竞技由于两者内涵本质上的不同,从而决定了从事这两种职业的人应按各自本质规律办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为体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体育不能无业,不能以竞技运动为业,体育必须以健身为业。体育教师的业绩不能跟运动员、教练员相比,体育教师的业绩,要在全民健身事业建设上去取得。我们要按照毛泽东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指导的方针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在组织、思想、体育观念、方针、政策等方面,切实体现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加快体育的改革步伐。
【参考文献】
  [1] 李英梅.学习〈体育之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1)11~13
  [2] 马岳良.青年毛泽东体育意识及其宝贵启示[J].江汉大学学报,1994,(2)33~35
  [3] 毛泽东1936年对美国记者爱德迦·斯诺的谈话,见斯诺《毛泽东自传》中译本[M].
  [4] 管恩瑞,等.毛泽东体育思想体系的探析[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16~19
  [5] 李力研.论毛泽东体育思想的来源[J].体育与科学1992(6)7~8
  [6] 体育之研究.毛泽东早期文稿[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0版,65~81
  [7] 侯岗.读〈体育之研究〉之启迪[J].体育学刊,1999,(4)82~84
  [8] 彭未名.论毛泽东的体育观[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4(2)10~13
  [9] 黎加林.青年毛泽东的体育思想及人格积淀[J].湖湘论坛,2001(3)46~47
  [10] 王学峰.何为体育之真义[J].体育学刊,2002(3)7~8
  [11] 梁俊雄.毛泽东健康思想极其现实意义[J].体育学刊.2001(2)11~13
  [12] 张伟,王爱丽.毛泽东体育思想中的哲学思维[J].石油大学学报,1996(1)34~35
  [13] 李伟民.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内涵和意义[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2)133~134
  [14] 彭长一.毛泽东的体育思想探略[J].现代教育研究,1994(2)7~9
  [15] 王俊奇.试论毛泽东早期体育哲学思想[J].上饶师专学报,2000(3)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