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历史科高考《考试说明》将能力目标归结为4个方面(共9条内容)。
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归结起来,实际上也就是指理解记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字 表达能力。具体说,其中又蕴含了记忆、理解、阅读、辨析、论证、归纳、比较和分析等诸种能力。
在这诸多能力要求之中,通体贯穿的是如何“以具体的尽可能完整的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即通常所说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准确的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 件,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史鉴今,回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亦即历 史学科所独具的一种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这,也就是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核心。
1995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与'94相比,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变化一:适度调整试卷结构,压缩纯机械记忆性内容的考查,强调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强调在理解的 基础上把握史实。
1995年的高考历史试卷结构,出于加强对能力考查的需要,对某些题型的比例又作了适度调整,主要是进 一步压缩了仅能考查处于最低层次上的纯记忆能力的填空题(由原来的15空减少到10空)。同时,则适当增加 了客观性强又较能体现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多项选择题(由10小题增至12小题)。据统计,全卷旨在考查学生 对历史知识或历史材料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等能力的试题分值达75%左右。
在减少纯记忆性内容考查的同时,试卷明显强调了对历史阶段特征、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强调了在理解 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史实。以选择题为例,该题型一向被片面地认为不能考查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但1995年的 高考历史试题却在1994年初步尝试的基础上,又作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这主要表现为约90%以上的选择题,其备 选项的设计与表述都不是简单照搬教材,而是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抽象,提炼和概括,提供了全新的表述;同 时,要求考生必须将历史史实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去观察,从历史的阶段特征去判断和认识问题。如,第 12题(皖南事变)、第14题(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第21题(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共同之处)、 第26题(促使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决裂的原因)等。这些题目如果不从当时各自所处的特定环境和阶段特征 来考察,是难以作答的。而诸如第4题(地丁银)、第5题(闭关政策)、第11题(改订新约运动)、第21题( D.妇女掌握统治权力)等等,则显然是着眼于考查学生对上列历史概念正确理解与否。凡此等等,无不体现了 对“理解”目标层次的重视,能力考查的起点和梯度无疑比过去进一步提高了。
变化二:进一步挖掘诸题型能力深层考查潜在功能,增强了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辨析、归纳、比较、概括 等处理能力的考查力度。
如前所述,1995年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将“材料处理”作为能力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单独列出,并增 加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的要求,这实际已向我们暗示了今后高考命题的一个很重要的 方向。事实亦如此,我们仔细研究一下1995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便会明显感受到这一点。这主要表现在,一是 试卷对“材料处理”的考查已经进一步冲破材料解析题的单一形式所限,向选择题中大幅度延伸。如,第1题( 商鞅变法)、第22题(宋与晋楚的弭兵会议)、第24题(孙中山的言论)、第30题(里昂工人起义与英国宪章 运动的要求)和第32题(丘吉尔的言行)等,这些题目都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材料的辨析水平,有的甚至还将 “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如第32题),这样既增强了材料解析的客观性,也多层 次地考查了历史学科的能力,同时还在事实上扩大了考查材料处理的题型范围和分值比重。二是在扩大材料处 理题型范围的同时,原有的材料解析题本身也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即考查的重心进一步向材料本身转移,更加 着眼于考查考生对于材料本身的理解领会和信息提炼、归纳、概括。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第39题(继昌隆 缫丝厂)。该题设问并不多,第①问是要求依据材料逐条概括提炼出继昌隆缫丝厂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第② 问则要求考生根据所综合列出的情况,从中得出自己的认识结论。显然,第①问着重于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 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第②问则着眼于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这两问的设计,答案都必须立足于材料本身,从材料 中提取信息、得出结论。而这些结论希图从课本中寻找,显然是办不到的。
变化三: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从系统和整体角度考查学生对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认识。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我们的史学研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 谓“论”则是通过客观历史现象所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而不仅是机械地硬贴理论标签。19 95年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首次规定了“史论结合”的要求,并在试题当中清楚地体现了出来。前面所列举 的第39题(继昌隆缫丝厂)即如此,第①问属“史”的范围,第②问则就是要求从生产技术和管理经营方式角 度,从继昌隆缫丝厂的“史”中得出“论”。再如第42题(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前两问基本亦属于“史 ”的范畴,而最后一问“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则必须是在分析了有关史实表现 的基础上,自然地“顺其事,合其度”得出“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 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