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结合,共建21世纪军事信息系统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22
/ 2
 .个人通信业务(PCS)和数字蜂窝技术将在新的战场信息传输系统(BITS)中起重要作用。而LEO/GEO卫星或无人空中飞行器不需要复杂的地面基础设施,在许多应用方面更富吸引力。

  .未来10年将着重采用民用技术,以便能够减少设备与寿命周期费用,同时改善系统性能和经济上的可负担性。研究由军民两用技术组成的综合体系结构,在保证全球双重基地作战的各个阶段能确保通信系统的可用性。

  .ATM交换技术已成为下一代战术交换技术。将推广研究在战术互连网采用商用标准TCP/IP协议的分组交换系统。陆军现有的数据网(MSE、EPLRS和SINGARS)将采用基于商用互连协议(IP)的战术多网关(TMG)和网间控制器(INC),实现无缝隙互连。

  .陆军将与开发人员结合,对PCS满足军用性能和适应性需求的问题得到明确的回答。

  .直播卫星(DBS)电视广播已在美国本土以低成本赢得商用用户,而对军用来说也是一种强劲的技术。

  .打算把GloMo所开发的技术作为新的商用无线信息系统和业务的催化剂,通过商用产品和业务使这些技术可供军用。

  .DARPA管理和指导国防部选定基础和应用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它从事的研究和技术开发风险和收效都很高,而且,如果成功的话,可以大大促进传统的军事任务和使命以及军民双重应用。

  .提出GloMo计划是由于要满足将来国防上对有效移动信息系统的需求,而同时又能利用商业部门发展中的技术。

  .GloMo的一个重要思路是使该计划的成果能综合进商用产品,从而使下一代军事系统能以商用产品和业务为基础。

  .GloMo的主要目标是要为全球移动环境中可靠的端到端信息系统开发技术,为把基础的商用元部件综合进灵活、可靠、多跳的宽带宽系统开发技术中去。

  .军方用军方所需的性能增强商用产品,同时又保留商用硬件的许多优点。

  .在端到端组网中使用和扩展各种可用的商用标准(即支持Internet的那些标准),以使移动环境真正是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将开发使无线网络与NII(Internet为其主要模型网)相结合的技术,因而有机会利用任何可用的通信设备,例如蜂窝系统、个人通信系统或卫星通信接入Internet。

  .GloMo计划中为支持国防需求而开发的许多技术最终将转移到商用技术和基础设施中去。

  .要为建立具有自适应和开放接口以及可伸缩的无线电网络产生设计环境和各种技术。它将提供符合军事和民用的需要的那类灵活性和模块性。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军用与民用信息系统也不例外,必然要走结合的路子。充分利用已有的民用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弥补军用系统之不足,完成整个军用系统的布置,是一条多快好省的路子。军用和民用两方面都不能弧立地来建设自己的专用系统,在战争条件下,各搞各的,结果是谁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军用和民用信息系统相结合的理由是:

  .军用通信装备战前不可能准备十分周全,只能考虑到主要的、基本的需要。战争一打起来,情况千变万化,全靠现成的装备是不行的。

  .民用通信经常在使用,经常在更新,经常在发展,且覆盖面广,投资有效益,是一种良性循环,可以长久维持。

  .在战争的环境中,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发挥整体的作用,比单独使用更具优越性,既能增加容量,又能增加安全性。

  .在某些领域,民用系统在技术上的发展,有时胜过军用系统的发展,例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个人通信等。平时民用,战时军用,军民两用是完全可行的。

  军用民用相结合应解决的问题有:

  .国家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建设规划,不能各行其事。

  .建设民用系统时要考虑到如何转入军用(如加密设备),建设军用系统时要考虑如何与民用系统相沟通。

  .在研制设备和建立通信网时,应要求解决兼容与接口标准问题,一旦有事,就可以互相连接和畅通无阻。

  .军用和民用都要尽可能地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并互相移植和借鉴,如无特殊需要,技术上也要求相近和相通。

  .生产军用的厂家,应同时生产相应的民品。生产民品的厂家也要承担生产军品的任务。

  .应尽量吸收非军事院校及研究机构参与军用通信的研究,以发挥其专长,促进其在平时就作好战时参加服务的准备。在GloMo计划中参加的知名院校有10个,如MIT、斯坦福大学、加洲大学各分校、南加洲大学等。它们承担了35个研究课题的22个,占2/3,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总之,军民结合,共建21世纪军事信息系统是一种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应以应用和贯彻。

  此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今后在军民两方面,在诸如管理体制、经费使用、人力资源、流通渠道等等都要相应的政策,才能为军用和民用相结合创造必要的条件。

  最后,由于作者对军事问题知之甚少,提出的问题,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希读者不咎批评指正,不胜感谢!

参考文献

  1 信息战*数字化部队与数字化战场.中国电子学会,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总参第61研究所,1998年5月,北京

  2 B M Leiner,et al.Goals and Challenges of the DARPA GloMo Program.IEEE Personal Commuieations,Dec 1996:34~43

  3 李承恕.自组织自适应综合通信侦察电子对抗系统.无线电工程,Vol.21,No.6;1991,12

  4 21世纪数字化战场通信.(译自IEEE Communication Magazine 1995年10月:153~163)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