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
手术时间40~140 min,平均75 min。切除组织重量15~80 g,平均41 g。术后留置导尿管1~14天,平均5天。术中、术后出血20例(估计出血量>400 ml或出血时间>1个月),TUR综合征5例,暂时性尿失禁11例,膀胱颈部挛缩5例,尿道狭窄8例,尿路感染7例,膀胱穿孔1例。
3 讨论
3.1 出血 术中出血和术后继发出血是TURP和TVP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出血多发生在4周内。Berger等报道TURP术中的输血率为2.6%[1]。本组20例前列腺体积均较大,且多发生于学习曲线初期,无输血病例。再次电切镜下膀胱冲洗,电凝止血3例,无开放手术病例。笔者体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注意可有效减少出血。
3.1.1 术前准备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基本为老年,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内科疾患。除常规术前准备外,应注意详细采集病史。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及其他中药、抗凝药者应停药1周以上,且术前查PT、APTT正常。本组1例长期服用长效阿司匹林者,尽管术前查血PT、APTT正常,但术后仍因创面出血行膀胱连续冲洗2周。感染是术后出血的重要原因,本组有3例糖尿病合并下尿路感染者。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应控制在7 mmol / L左右,对反复尿潴留、留置导尿者,术前、术中、术后应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出血常发生在电切初期及前列腺较大者。本组有9例发生于电切初期。电切初期,宜选择小于50 g的 前列腺或单纯中叶增生者,待技术熟练后再放宽手术适应证。另外,刘孝东等[2]报道非那雄胺可抑制前列腺组织的血管生成,减少围手术期出血。
3.1.2 术中处理 术中除熟练的切割操作外,需要精确辨认精阜、前列腺外科包膜、脂肪、静脉窦等组织结构。本组3例二次电凝止血者中有2例为创面小动脉出血,1例因组织切除不全。笔者认为术中应该注意以下情况:(1)按顺序分区进行电切,初期宜边切边止血,以保证术野清晰,技术熟练后可连续在某一区域切除至包膜再止血,这样可以节约时间。重点部位,如膀胱颈部5、7、12点处应加强止血。(2)电切时保持足够的冲洗速度,以保证术野清晰,同时尽可能降低冲洗压力,以利发现小的出血点,减少冲洗液的吸收。我们一般保持冲洗高度60~80 cm,并通过进水阀调节进水压力。(3)保持创面平整,尽可能切除腺体,保留一小部分膀胱颈部黏膜。(4)确认前列腺外科包膜后沿包膜切除,避免切穿,若发现静脉窦切开,应尽快结束手术,用气囊导尿管压迫止血。(5)结束前降低冲洗压力,全面检查创面有无活动出血,并止血。(6)选择高质量气囊导尿管,避免气囊破裂,适当牵引固定气囊导尿管,注意前列腺需与膀胱隔离。
3.1.3 术后处理 术后早期,我们一般24 h 左右即解除导尿管气囊及牵引,必要时可适当冲洗膀胱,以利前列腺窝回缩止血。术后镇痛泵维持24 h,口服托特罗定等,可减少膀胱痉挛引起的出血。另外,术后宣教十分重要,应避免腹压增加(如便秘或搬重物等),控制糖尿病,预防前列腺窝感染。
3.2 TUR综合征(TURS) TURS是TURP和TVP术最严重的并发症。Mebust等[3]报道TURS发生率约2%左右,且绝大多数出现在手术时间超过90 min,切除组织大于45 g。发生原因可能是由于电切时灌洗液经创面上的静脉、前列腺包膜或膀胱穿孔处吸收而产生的稀释性低钠血症,亦可能由于电切过程中前列腺内的某些物质及体内其他物质(如肉毒素等)被释放和吸收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严重者可能引起死亡。本组5例均于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未造成严重后果。笔者体会:(1)术中常规监测中心静脉压、血糖、血电解质,观察患者有无气促、脉速、颈静脉怒张、血压升高等。发现异常及时予吸氧、利尿、高渗氯化钠等处理,必要时加用糖皮质激素。(2)保持术中低压连续膀胱冲洗,在术野清晰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灌注压力。(3)避免前列腺包膜穿孔及切破静脉窦,如术中发现大量静脉窦开放,应尽快止住创面动脉出血,及时结束手术。(4)控制手术时间小于90 min,对过大前列腺、电切时间过长者可考虑分次手术。
3.3 尿失禁 尿失禁是TURP和TVP术后重要的并发症,魏东等[4]报道尿失禁发生率为6.3%,大部分患者于术后12周内恢复,仅有少数患者成为永久性尿失禁。本组11例尿失禁中最长术后6个月恢复,无永久性尿失禁。解剖标志不熟或术中出血视野模糊造成括约肌损伤、膀胱反射亢进和影响外括约肌机制的残余梗阻为3种最可能的原因[5]。笔者认为:(1)术中反复确认精阜及外括约肌位置尤为重要,切除前列腺尖部时应固定外鞘,小块薄层切除,避免电切襻停留时间过长,以免损伤外括约肌。(2)术后导尿管牵引压迫时间不宜过长,牵力不宜过大。(3)暂时性尿失禁患者术后可做盆底肌肉收缩训练和应用药物,如麻黄素、丙米嗪等[6],M受体阻滞剂,如托特罗定也有一定效果。本组有2例行针灸配合肌肉训练,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