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0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21
/ 2

论文标题: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0例分析
论文关键词: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
内容摘要:
目的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治疗效果进行评述。 方法 我院自1998年12月到2001年7月共用此方法治疗了10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给予综合阐述。 结果 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低、致残率下降。 结论 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明显。
论文内容:
治疗效果
三年来(自1998年12月至2001年7月)我院采用CT定位经皮钻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大量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效果良好,为了便于分析,从中随机抽取100例病人,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情况:本组高血压脑出血100例,全部经头颅CT确诊,男64例,女36例,年龄41至82岁,平均年龄62.4岁。
二、 临床表现:所有病人均有高血压病史2到25年不等。头痛、呕吐92例,偏瘫97例,意识障碍68例,嗜睡或昏睡29例,浅昏迷28例,中等度昏迷8例,深昏迷63例,瞳孔不等大9例,深瞳孔缩小6例,体温>38.5℃22例,收缩压≥18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3kpa)77例,在180至150毫米汞柱之间的23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合病症19例。
三、 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改良sss评分),0-15分(轻度)22例,16-30分(中度)53例,31-45分(重度)25例。
四、 血肿量:20-150毫米,平均95毫升,其中20-40毫升18例,41-60毫升22例,61-80毫升27例,81-100毫升18例,100毫升以上15例。
五、 血肿部位:基底节区62例,脑叶16例,小脑半球6例,丘脑出血14例,原发性脑室出血2例,破入脑室者42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9例。
六、 穿刺点定位方法:根据头颅CT片定位,取血肿量最大的CT层面,测出踞OM线的距离及血肿中心点距前额的距离,血肿中心距头皮的深度,令患者取侧卧位,在头皮上划OM线为基线,确定穿刺点及穿刺深度。
七、 操作方法:应用北京万物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根据上述定位的穿刺点,穿刺进入血肿中心后,先用注射器缓慢抽吸血肿的液态部分,然后用生理盐水经针形血肿粉碎器加压冲洗残余的液态血肿和半固态血肿,冲洗时应等量置换;用尿激酶4万单位加生理盐水3毫升,地塞米松5毫克,经针形粉碎器喷注到血肿的各个部位,保留4小时后开放引流。
八、 再出血的防治:1、定位药准确 2、抽吸时负压不要过大 3、要控制好血压 4、如遇再出血用冰生理盐水3毫升加立止血1KU关闭数分钟后开放引流。
九、 术后处理:1、及早复查CT确定穿刺针位置和残余血量 2、血肿冲洗每日2-3次,经血肿粉碎器冲洗后注入尿激酶4万单位加生理盐水3毫升 3、拔针 根据复查CT片,在血肿基本清除后即可拔针,拔针后缝合一针。
结 果
一、100例中存活88例,成活率为88%,死亡12例,术后8小时后死亡3例,术后24小时内死亡3例,术前均已出现深昏迷及脑疝,术后5天死亡5例,再出血死亡1例。存活88例,其中术后4-12小时意识清醒18例,1-3天内意识清醒36例,4-7天意识清醒14例,初次血肿清除率为30%-50%。存活病人中有56例复查头颅CT,血肿全部吸收,术后1个月行所在效评定,按1995年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以治愈、显著进步和进步计算有效率,其中临床基本治愈22例,显著进步36例,进步20例,无进步8例。
讨 论
一、 高血压脑出血是多发病,起病急,由于急性期占位效应所产生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导致相当高的病死率,存活者后遗症重。因此,多数学者主张对中量以上出血患者应尽早清除血肿,以减少血肿对邻近正常脑组织挤压,破坏作用,减轻对远隔部位的神经血管的牵拉移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脑血肿、高颅压和脑疝,从而降低急性期的病死率和恢复期的致残率。
二、 传统外科开颅清除血肿,难度大病死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采用本法操作简易、准确、创伤减小、适合老弱患者、深位血肿及基层急救,因此适应症放宽。脑干出血,锥颅的危险性及大;出血量少于20毫升,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很好,这两种情况无必要锥颅术。
三、 手术时机:脑出血后4小时血管未完全闭合,若超早期手术,可增加再次出血的机会,8-24小时内为脑水肿加重期,三天后出现海绵样变性坏死等。1-3天时血肿血红蛋白破坏,纤维蛋白溶解,故穿刺抽吸最佳时机是发后1-3天。
四、 抽吸量的掌握:钻颅抽吸血肿量不应过分强调彻底性,以挽救生命要紧,首次一般抽吸血肿量的30%-55%,余下的用尿激酶溶解,分次抽吸,冲洗引流,此即能速效缓解颅内压,又不致波动太大。抽吸困难时不可强行抽吸,抽吸速度又不宜过快。


五、 并发症的处理:主要有两种并发症再出血和感染。积极预防再出血;密切监测病人的血压,控制血压于正常范围,给予止血剂,抽吸血肿要掌握好时机,避免抽吸速度过快,抽吸困难时不可强行抽吸。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并给予有效抗生素。适当脱水,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消化道出血:常规应用甲氢咪胍,并应用止血剂。
参考文献
1、 贾宝祥、孙仁泉、顾征等 穿刺及液化技术治疗高压脑出血的初步报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96 22 233
2、 刘宗惠、李士月、田增民等 立体定位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4 10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