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利天 张瑞增
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并发脑梗塞(DC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300例脑梗塞(CI)患者分为DCI组44例(14.7%)及非糖尿病脑梗塞(NDCI)组256例(85.3%),对其发病年龄、肢体瘫痪、并发症、意识状态及预后等进行观察研究。结果:DCI组发病年龄早、意识障碍重,预后差,与NDCI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的糖代谢障碍及脂代谢异常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程,是CI发病早,病情重的机理所在。所以,对CI患者,血糖测定应为常规检查,病程中应动态观察。糖尿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CI,改善CI患者生存质量的措施之一。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塞;研究
中图分类号:R587.1;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716(2000)02-0103-03
目前普通认为,糖尿病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更为重要。糖尿病患者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较之非糖尿的人群高2倍~6倍。为研究糖尿病并发脑梗塞(DCI)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将收治的300例动脉硬化性脑梗塞中的44例DCI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系急诊住院患者,诊断标准符合1996年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通过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及/或MRI证实。糖尿病的诊断符合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糖尿病诊断标准。即随机血糖≥11.1mmol/L和/或空腹血糖≥7.8mmol/L,或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后血糖≥11.1mmoL/L。DCI组44例(14.7%),男32例,女12例,年龄42岁~79岁。44例中既往有糖尿病史者23例(52.3%),平均年龄51.6岁,糖尿病病程1a~15a,平均9.4a。23例中14例行长期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正规治疗;有9例未定期监测血糖,治疗不正规,这9例糖尿病病程2a~14a,平均为7.3a。入院后次日空腹血糖(8.1~20.4)mmol/L,平均12.4mmoL/L。44例中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21例(47.7%),平均年龄54.3岁,但入院后次日空腹血糖(7.9~17.8)mmoL/L,平均15.3mmoL/L,并经反复化验,直到CI病情稳定后空腹血糖及OGTT仍超过正常值,而且21例中多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
NDCI组:256例,男170例,女86例。年龄45岁~82岁。入院次日晨空腹血糖为(5.4~6.7)mmoL/L,平均6.0mmoL/L。
1.2 方法 将所有病例分为DCI和NDCI组。对两组病例的年龄、临床症状及体征:肢体瘫痪、意识状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和感染与否,四周内的治愈好转率以及死亡率进行研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有效:症状及体征减轻和好转,肢体肌力增加1~2级;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变。
2 结 果
主要临床表现 DCI组:肌力:正常者4例(9.0%),2级~4级者27例(61.8%),0~1级者13例(29%)。意识状态:正常者24例(54.5%),嗜睡者10例(22.7%),昏迷者1例(22.7%)。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3例(6.8%)。合并感染者15例(34.1%)。四周内治愈好转者28例(63.5%),无效5例(11.4%),死亡8例(18.2%)。NDCI组:肌力:正常45例(17.6%),2级~4级者167例(65.2%),0~1级者44例(17.2%)。意识状态:正常者184例(71.9%),嗜睡者61例(23.8%),昏迷者11例(4.3%)。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8例(3.1%)。合并感染者52例(20.3%)。四周内治愈好转者204例(79.7%),无效29例(11.3%),死亡21例(8.2%)。
DCI组与NDCI组,从临床情况相比较,意识状态的变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及感染,四周内的治愈好转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肢体瘫痪情况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DCI组的发病年龄较之NDCI组提前5.8岁。
3 讨 论
DCI较为多见,本组病例为14.7%,比文献报道的12.6%略高[2],进一步说明糖尿病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这可能是由于:糖尿病脂肪代谢障碍,促进了胆固醇的合成从而加速和加重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另外,糖尿病患者的纤维蛋白、血浆粘度和血液凝固性均高于正常人群,血小板相互间凝集性强易粘符在血管壁上,以上诸多因素都可以促进CI的形成。最近报道[3],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在促进糖尿病处于高凝状态、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微循环障碍、导致CI的发生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组资料表明,DCI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及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意识障碍重、四周的治愈好转率明显降低而死亡率增高(P<0.01),与文献报道一致[4、5]。进一步说明DCI患者与NDCI患者比较,合并症多,病情重,预后差。其机理除上述诸多因素外可能也与DCI患者的血清LP(α)含量明显增高有关[5]。同时也提示,高血糖能加重缺血性脑损害。CI患者由于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皮质醇的升糖作用大于胰岛素的降糖作用,皮质醇的分泌增多使血糖增高,从而加重了脑损害,加重了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脑梗塞患者不宜静脉点滴高渗糖或含糖的液体,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同时也提示,在积极治疗CI的同时应有效控制血糖。文献指出[5],血糖>6.85mmoL/L时能加重脑损害,使全瘫和昏迷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所以应适当降低血糖,若血糖<6.85mmoL/L时不致于引起明显的脑损害,此时使用胰岛素反而抑制胰岛β细胞功能,所以不宜使用胰岛素或其它降糖药物。
44例DCI中,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21例(47.7%)。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患者大多数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临床上极易延误诊治,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对脑血管疾病患者不论有无糖尿病症状及病史,血糖的测定均应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本资料既往有糖尿病史者23例,其中9例未作血糖动态监测,糖尿病病程平均7.3a,较平均病史9.4a提前2.1a。所以将血糖测定作为动态监测项目十分重要。
本组资料中,DCI患者平均年龄为53.1岁,而NDCI患者平均年龄为58.9岁,前者提前了5.8岁。这充分说明,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障碍及脂代谢异常不仅能使DCI患者病情加重,而且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程,从而导致CI的较早发病。因此,对糖尿病的早发现,早治疗,能降低血液的粘滞度和凝固性,延缓动脉硬化,减少或延迟中风的机会,是预防CI的措施之一。
作者简介:石利天(1945- ),女,山西太原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神经科工作。
石利天(太原市商业职工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张瑞增(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
[2] 王新德.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40
[3] 杨立勇.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与高胰岛素血症.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3):154
[4] 张瑞增.急性脑血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山西医药杂志,1990,6:328
[5] 王维佳,王晓明,李永库.脑梗塞患者血糖增高的内分泌机理及其临床意义.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6,13(5):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