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24
/ 3
 摘要:张之洞是提倡实业教育的先驱之一,他把“兴办实业、培育人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大决策,为发展中国近代实业教育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不仅兴办了实业学堂,规定了实业学堂的分类分级,而且提出了实业教育的教育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培养途径,形成了独特的实业教育思想体系。
  关键词:张之洞;实业教育;实业教育思想
  
  张之洞(1837—1909)是活跃于晚清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作为后期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张之洞的活动,尤其是晚期活动,主要集中在兴办实业以挽救封建清帝国的严重危机上。他在湖北创办了许多企业,较著名的有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四官局(纱、布、丝、麻)。他的这些实业活动对中国近现代工业,特别是武汉近现代工业建设起到奠基的作用,无怪乎毛泽东同志称誉说:“提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张之洞作为朝廷重臣,把“为国尽忠心,救国于危亡”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兴办实业,培育人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大举措。张之洞崇尚“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目现实,主张“一切学术,要其终也,归于有用。”由此,张之洞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培养实用人才的实业教育领域。几十年的仕宦生涯,他几乎从未中断过教育活动,正如清末四川总督赵尔馔言“其平生精神所寄,尤在振兴教育,储养人才。”
  在我国,实业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种思潮形成于19世纪末期,张之洞便是提倡实业教育的先驱之一。他不仅有自己的实业教育思想体系,而且兴办了实业学校,为社会造就了大批可用之才,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概括来说,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实业教育的重要性
  
  实业教育是培养实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张之洞是继李鸿章之后的又一位洋务重臣,他以自己独到的眼光认识到“挽救危亡”不在于高谈阔论,而在于脚踏实地干实事,于是张之洞把“实业救亡”作为一项宏伟的政治目标,把自己一生的所有心血凝聚于此。然而在兴办实业的过程中却“无人才可任,奉行者不力”。在张之洞看来,国家的强弱在于人才培养和人才获得:“国无强弱,得人则兴;……无人才则救贫救弱徒涉空谈,有人才则图富图强易如反掌”。他看到中国“有船而无驾驶之人,有炮而无测放之人,有鱼雷而无修造演习之人……”,对比日本的情形,得出“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才”的结论,并指出“中国力图自强,舍植人才更无下手之处”。人才匮乏让张之洞把关注焦点投到了教育领域,现实加深了他对实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实业教育是学习西方、赶超西方的重要途径列强的侵略导致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也是致使清王朝衰败的直接原因之一。作为朝廷重臣,张之洞虽然对列强的侵犯不胜愤慨,放言主战,并踏入中法战争的最前线指挥抗战,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西学的推崇。他说:“人皆知外洋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夫立国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日本乃东瀛小国,却在中日对抗中连败我大清王朝,李鸿章靠多年洋务运动经营的北洋舰队在日军舰队面前一败涂地。张之洞在深感愤怒耻辱的同时也认识到日本之强大在于重视实业技术和实业人才的培养。这更加坚定了张之洞大力兴办实业和实业教育的决心。这种对实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与张之洞创办新式教育的实践和多次派员赴日本考察、学习学校教育有关。
  实业教育是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的重要途径1898年,张之洞在奏请创办湖北农务工艺学堂的奏折中写道:“湖北连年水灾,岁收歉薄,谷价踊贵,洋货充斥,商贾萧条,民生艰苦异常,尤须于训农、通商、惠工各政急速讲求,以冀稍资补救。”这段话隐含了张之洞的某些思想:首先,他意识到湖北出现“岁收歉薄”、“洋货充斥”、“商贾萧条”的局面,与农、工、商三业的落后相关联,因此应急速讲求“训农”、“惠工”、“通商”各政;其次,他在创办农务工艺学堂的奏折中写下此段话,说明他认识到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要想真正改变农、工、商三业落后的面貌,就必须依赖先进的教育培养出具有近代农技、工艺和商业知识的人才,“科技兴农”、“启发商智”,最终振兴国家经济,使教育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这是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的闪光之处。
  张之洞一直说:“国民生计,莫要于农工商实业,兴办实业学堂,有百益而无一弊,最宜注重”。“农工商各项实业学堂,以学成后各得治生之计为主,最有益于邦本。”鉴于此,他在湖广总督任内,办起了一大批实业学堂,如湖北工艺学堂、湖北农务学堂、驻东铁路学堂等,并派遣留学生赴日本学习实业,以培养农、工、商各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
  
  实业教育的目的
  
  振兴实业张之洞的实业教育思想蕴含着强烈的竞争意识。19世纪末的晚清政权正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国内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阶级矛盾尖锐,这些从内部侵蚀着它的肌体;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则从外部加速着它的灭亡。“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在政治上抱有宏愿的张之洞正生活在这多事之秋。面对国弱民贫的现实,他把“为国尽忠心,救国于危亡”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山西巡抚任上,他接触了外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对“西艺”、“西技”有了一点皮毛认识。在李提摩太的启迪下,张之洞开始认识到“振兴实业”与“国家富强”的依存关系。以此为发轫,张之洞开始了他的洋务生涯,大力兴办各式洋务实业,希望借此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在具体的实业建设实践过程中,为满足实业建设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张之洞主张迅速发展实业教育,他认为兴办实业学堂是“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和“富国裕民”的根本大计。

  储养人才张之洞在兴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首先是严重的人才危机:“无人才可用,奉行者不力”,“有船而无驾驶之人;有炮而无测放之人……”。传统的儒家教育和虚妄学风培养出来的封建士子,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排斥万端,视近代机械和技术为奇技淫巧,这样的人无法满足张之洞进行近代化建设的需要。他以世界上的强国为参照,找到中国积弱不振、内外交困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教育落后和各种专门人才奇缺。他说:“人皆知外洋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西国之强,强以学校”。在张之洞看来,实业教育之学“专求实际,不尚空谈,行之最为无弊,而小试则有小效,大试则有大效,尤为确实可凭。”于是,张之洞在19世纪末积极提倡实业教育。
  (三)实业教育的分类分级
  实业学堂是张之洞实业教育的有机构成,也是张之洞实业教育的重心。张之洞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创办起一大批实业学堂,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工艺学堂、驻东铁路学堂等,并结合办学实践于1903年与张百熙等人一道制定出《奏定实业学堂通则》,对实业教育进行系统规划,规定了实业学堂的立学宗旨、分类分级等,成为“癸卯学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奏定实业学堂通则》来看,张之洞等将实业学堂分为五类:“实业教员讲习所、农业学堂、工业学堂、商业学堂、商船学堂;其水产学堂属农业,艺徒学堂属工业。”
  各类实业学堂均分为初、中、高等三级:第一级和高等小学堂平行,为简易实业学堂;第二级和普通中学堂平行,为中等实业学堂;第三级和高等学堂大学预科平行,为高等实业学堂。这种分级已经具备了职业教育学制的雏形。张之洞为各级各类实业学堂规定了办学宗旨,如初等农业学堂“以教授农业最浅近之知识技能,使毕业后实能从事简易农业为宗旨”;中等农业学堂“以授农业所必需之知识艺能,使将来首先从事农业为宗旨”;高等农业学堂“以授高等农业学艺,使将来能经理公私农务产业,并可充各农业学堂之教员、管理员为宗旨”等等。尽管各级各类学堂的宗旨不尽相同,但要达到的目的并无二致,即通过实业学堂3~4年的专门培训,为农、工、商各项实业造就一批中初级技术员、管理员以及有一定近代知识的工人、农民和职员,以期振兴经济、富国裕民。

  (四)实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张之洞并非职业教育家,而只是一个政治家,但“通经致用”的个人阅历与兴学育才的丰富实践,使他对于教学规律形成基本正确的认识。
  对于课堂教学,张之洞主张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首先,他提倡循序渐进。以农业学堂为例,各级农业学堂的学习科目不断递增:初等农业学堂“普通科目凡五”,实习科目中的“农业之实习科目凡八”;中等农业学堂的“农业科之普通科目凡八”,“实习科目凡十二”;高等阶段,农学科目增至二十一科,实习科目增至二十五。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是逐渐增加的,从“最浅近之知识技能”到“必需之知识艺能”,最后“授高等农业学艺”;与之相适应的是,学生的能力越来越强,毕业后谋生的手段和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最终实现张之洞的“国无惰农,地少弃材”的美好愿望。其次,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倡导“讲习与历练兼之”。张之洞十分强调“讲习与历练兼之”,即把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实业学堂教学中,张之洞不仅强调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把“实习”课列为必修课。《奏定实业学堂通则》规定各实业学堂的课程都由“普通科目”和“实习科目”两部分组成,各学堂都应准备实习场所和实习器具,高等农业学堂当备“肥料制造场、农事实验场、各种实习室、农具室”,高等工业学堂当备实习工场,高等商船学堂则当备“练船坞及实习练船”,表明张之洞认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及实干精神的培养。张之洞还注意实业学堂校址的选择:“通商繁盛之区,宜设商业学堂;富于出产之区,宜设工艺学堂;富于海错之区,宜设水产学堂”。既给学生实习提供便利,也能促进学堂附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实业教育的教育原则
  “中体西用”是张之洞实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与教育原则。1898年,张之洞写成《劝学篇》对这一思想进行了深入诠释,使“中体西用”论获得完整的理论形态。他在《设学》一章中规定了学堂的学习方针及中、西学说的内涵:“一曰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一曰政艺兼学。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声、光、化、点,西艺也。”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学东渐,如何对待西学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长期的洋务实践中,张之洞发现“西艺”、“西技”对于兴办实业的重大作用,因而大力倡导西学。他改造旧书院,不遗余力地创办了一批新式学校,其中包括各式方言学堂、军事学堂、工艺学堂、农务学堂等实业学堂,以期培养出具有相当外语水平、掌握军事知识和西方先进农工业知识的“西学”“西艺”人才。另一方面,作为一名科举正途出身的封建官僚,他非常欣赏中国传统之学在陶冶人的品性方面的作用。“中学”在他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格外欣赏的人才,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都具有深厚的中学功底。甚至在办实业招纳实用性人才的过程中,张之洞也非常重视考察他们的“中学”根底。


  在实业学校具体教学内容上,他一方面主张学习传统经史之学,强调“通经”;一方面要求学习西方,让西学发挥实用功效,强调“致用”。为此,他对传统书院课程进行改造,率先在两湖、经心书院实行改章,增加西方自然科学。在这种“中体西用”的思想指导下,张之洞培养了一大批“通经致用”的有识之士。
  (六)实业教育的教师养成
  张之洞在兴办各类实业学堂的过程中深感师资难得,从而发出“求师之难尤甚于筹费”的叹息。因此,在《奏定实业学堂通则》中,他和张百熙一起专门探讨了实业学堂师资来源的问题,即:一是“延聘外国教师”,湖北农务学堂和工艺学堂都曾采取过此等做法。“查农政修明以美国为最,上年即经电致外洋,选募美国农学教习二人来鄂”,“又于洋务局内设工艺学堂,选募东洋工学教习二人:一教理化学,一教机器学。”二是派学生出洋学习各项实业,学成后归国去向之一就是充实教师队伍。张之洞认为聘请洋教习会遇到许多麻烦,如费用太高、语言不通等,因此,提倡各省选派条件优越的学生前往日本或欧洲等地学习实业,留学生回国后按相应的资历和能力派到相应程度的实业学堂任教。三是依赖实业教员讲习所的培养。“实业教员讲习所为实业学堂师范所资”。四是高等实业学堂的提供。高等农业学堂“以授高等农业学艺,使将来能经理公私农务产业,并可充各农业学堂之教员、管理员为宗旨”,这样就明确规定了高等实业学堂的毕业生可充任各实业学堂的教员、管理员,一方面壮大实业学堂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扩大实业学堂毕业生的就业面。
  作为一名政治大员,张之洞在完成他的宏伟政治蓝图的时候,也让自己成为了一个教育家、实业家。张之洞身上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影子,研究他的实业教育思想,必将有益于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在被封建传统禁锢了几千年后,国外的新学、新观念开始传入,国人开始惊醒,尝试用新的方式接收并融入世界潮流,教育也开始进行新的尝试。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今天,中国加入了WTO,改革开放的浪潮惊心动魄,我们国家再一次面临与世界深入交流甚至融为一体的局面,我们的教育体制同样需要进行改革。研究张之洞的实业教育思想,希望能够对今天的职业教育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张之洞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2]冯天瑜.张之洞评传[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3]刘亚玲,胡世刚.简论张之洞的实业救国思想[J].黄冈师范学院院报,2000,(4).
  [4]胡世刚.张之洞创办实业学堂的思想与实践[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4).
  [5]胡世刚.张之洞实业教育观之我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6]董方奎.张之洞“中体西用”述评[A].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