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3
/ 4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在历史性突破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是引领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些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九方面:立足国情,正确选择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优先发展教育,把教育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整体框架;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不断改举,扩大开放;尊师重教,始终把基础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坚持教育公益性,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与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实践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主题;坚持科学发展,不断促进规模与结构并重、质量与效益统一。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经验
  
  改革开放之初,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力挽狂澜,以恢复高考为开辟新政治局面的突破口,以科教领域拨乱反正为解放思想的先导,以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为对外开放的开端,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3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概而言之,可以归纳为以下九条。
  
  一、立足国情,正确选择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清醒认识中国基本国情,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走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经验。
  从国情出发,我们党与时俱进地提出教育的发展任务和目标,核心是将沉重的人口包袱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出发点,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幸福指数为目标,实事求是地制订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江泽民说:“我们的基本国情之一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教育,我们必须立足于这个实际,深化教育改革,使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胡锦涛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们强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要求党和政府在进行重大教育决策时,必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把握全局,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避免作出与现实相脱节的急于求成的决策;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既不要自视甚高,又不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而是要坚持把中国的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深化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科学分析我国教育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全面认识我国教育新形势和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与新矛盾,更加自觉地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二、优先发展教育,把教育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整体框架
  
  30年来教育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把优先发展教育放在重要战略地位,把教育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整体框架之中。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出: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化建设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长远的根本大计。”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和人才,对于全党全社会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共识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为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把教育纳入国家发展整体框架的各项政策的制定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党和国家深刻认识到,优先发展教育,不断加强教育发展步伐,是解决经济社会原动力的根本措施。邓小平指出:“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江泽民指出:“我们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包括经济、政治、教育、科技及文化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需要相互协调、配套进行。”“在我们这样一个近12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依靠什么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人类进入科技进步决定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新时代,提高全民族创新能力成为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江泽民进一步指出:“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世纪之交,我国教育开始由注重规模发展转向注重内涵发展,重心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在不同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始终把教育事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作为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紧密结合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以务实求真的精神,以全局发展的观念,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和发展。党的十五大提出,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六大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表现了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也是将教育纳入国家发展整体框架的根本体现。

  
  三、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党和国家对教育方针不断作出新的科学表述,是推动我国教育实践创新的思想基础。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表述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7年,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教育的改革开放,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的,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正是从宏观层面解决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目的等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纵观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和谐有序快速的发展,得益于思想政治的长期稳定,而思想政治稳定是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密切关联的。一个国家的教育既要为未来社会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服务,也必须着眼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对现实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件大事,是推进实践创新的根本。在不同时期,结合新问题、新任务对教育方针不断地作出新的阐述,是非常重要的。30年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原则是不变的,但在不同时期对解决“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陸问题上,其内涵是不断深化和创新的,其指向也越来越具体而明晰。如:1999年素质教育进入国家重大政策范畴,丰富了教育方针的时代内涵。2004年,中央先后颁发了两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8号、16号文件。2005年,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就素质教育工作发表重要批示,要求进行系统调研,提出对策建议。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把加强体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重要工作方面。在教育实践创新中教育方针内涵不断具体化,不仅推进了我国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教育思想和政策的进步。
  
  四、坚持“三个面向”,不断改革,扩大开放
  
  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我国30年来立意深远、影响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它开辟了我国教育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坚持“三个面向”,是实现教育改革开放的思想灵魂。
  “三个面向”对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乃至中国的整体改革开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一,“三个面向”为中国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认识上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如何发展教育”这一全局性问题;第二,“三个面向”为中国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发展路径,那就是要通过持续不断、与时俱进的对外开放引进一切于我有利、可以为我所用的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理念、经验和人才,借助一切于我有利、可以为我所用的资金和组织机构等来发展中国教育。同时,中国教育也必须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探索的精神、务实的举措走向世界,在对外交流中提升中国的国家软实力;第三,“三个面向”为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革新了思维方法,那就是要摒弃一切短视的、封闭的、仅仅就教育论教育、就教育看教育、就教育发展教育等不正确的思维方式,树立“立足现在、着眼长远;立足国内、放眼国际;立足教育、服务社会”的大教育观。
  在“三个面向”指引下,中国的各级各类教育改革认识明了、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帮助党和政府牢牢地掌握了教育改革的主动权,科学地制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规划。“三个面向”思想深入人心,深刻地影响了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对教育地位、性质、功能与作用的确立,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对教育价值的正确期待,树立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从而为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地快速发展,营造了不可多得的思想理论和政策环境。自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改革,始终围绕着如何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的三维结构进行现代化建设,通过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五、尊师重教,始终把基础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

  
  尊师重教,始终把基础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是中国教育立足国情的最务实性原则,是实现教育规模空前快速发展的政策保障。
  总的说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本国情主要是“人口多、基础差、经济文化落后、发展不平衡、现代化水平低”。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教育改革的起点是非常低的,不仅办学设备极差,校舍奇缺,危房甚多,而且最严重的是中小学师资严重匮乏,广大教师社会地位低、待遇差,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广大农村教师主要是拿工分的“民办教师”。
  为解决这些基本问题,我国政府始终把基础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大力提倡尊师重教。如:建立教师节、制定教师法、大力加强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教师地位与工资待遇、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师教育制度以及努力加强师德和专业化建设等,使我国教师真正得到人民的尊重,得到政府的关怀,赢得了其他行业少有的职业尊严。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教育督导和教育法制建设,大力提倡“人民教育人民办”,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基础教育,并充分发挥地方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分区规划,分步推进,分类指导,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实现了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其显著成就是规模的持续快速发展,如:“两基”攻坚成果显著,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城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超过99%等,这些也为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力发展创造了条件。
  总结这些实践经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教师、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
  
  六、坚持教育公益性,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我国政府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今日教育对生产力发展有着特殊的推动作用,而这种推动作用不仅是能够生产劳动力,而且还可以改变劳动力的性质和形态,增强劳动者适应和改变社会的能力。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我国政府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出发点,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推进受教育机会公平与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
  实施素质教育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的根本体现。素质教育,本质是提高现代社会劳动者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从根本上消除区域和城乡差别、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就业之基。为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与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紧密关联,我国政府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坚定地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开辟了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公平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公益性必须落实在促进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上。在“知识改变命运” “财富孕育在教育中”的知识经济社会,教育公平必须体现在受教育者能否获得就业能力,能否有效提高个人就业、转业、创业能力等方面。我国政府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坚持教育公益性,把教育投入作为人力资本投入,并以这种价值观念积极推进教育结构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持学以致用,大力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教育与劳动市场的紧密结合。在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要转变的过程中,党和国家要求教育从服务粗放型经济转移到服务集约型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来,在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及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有效提高办学质量,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处理好规模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问题。此外,党和国家还针对今天生产方式变革的加速、新生一代劳动者必须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对就业和转业的新要求、新形势,不断加强学校教育之外的职业教育培训,促进了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
  
  七、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与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在追求受教育机会公平和提高办学效率之间找到适宜的平衡点,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国教育坚持科学发展,最根本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道德素质,使每一个受教育者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第二,以人为本,就是立足国情,采取先普及后提高的分步走策略,夯实基础教育,用发展的办法促进教育公平,又好又快地增加教育供给率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为每一个人的发展提供源动力;第三,以人为本,就是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布局结构,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就业需要,为每一个人创造就业机会;第四,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注重内涵发展,不断改革课程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使每一所学校成为信息传播中心和合格人才培养基地。
  为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弱势人群公平分享受教育机会,我国政府建立了成本分担机制与学生资助制度。在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政策之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6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宣布:“从2006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这些重大政策的调整,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把推进受教育机会公平与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追求价值目标的决心。

  
   八、坚持实践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主题
  
  改革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教育活力的重要源泉。坚持实践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是不断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克服新困难,实现新飞跃的重要法宝。
  我国教育改革是在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从国内形势看,由于中国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的不利条件,又面对着世界发达国家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严峻挑战,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走不通,我们必须选择一条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必须把经济发展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坚持规模与结构并重、质量与效益统一,突出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从国际形势看,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知识和人才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培养大批创新型尖子人才,始终是摆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道路上的两大课题。胡锦涛多次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
  在改革的背景下,“创新”始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词,是全党全社会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共识和行动。江泽民指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他提出,中国必须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应该站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紧密结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依托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特别是要抓好科技的源头创新,并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我国教育创新,主要是实践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对教育发展越快、难点热点问题越多的状况,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发展主题,不断加快教育实践创新。这不仅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巨大进步,更体现了我国教育自身在改革实践中的巨大创造力。
  
  九、坚持科学发展,不断促进规模与结构并重、质量与效益统一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不断促进规模与结构并重、质量与效益统一,是我国教育体系充满生机与活力和不断自我完善的重要机制。
  中国教育的科学发展,最鲜明的特点是坚持改革开放。从招生制度改革到教育体制改革,从宏观政策调整到微观课程教学改革,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总是势不可挡地从东部推进到中西部、从城市席卷到农村、从国内开放发展到国际合作。30年教育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办学的积极性,促使我国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成功地解决了我国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问题。
  我国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使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也相应提高到新的水平。我国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主要是质量和效率的差距,重心是教育结构性供求矛盾,突出表现为优质教育的供给率越来越不能满足急剧增长的社会需求,不能接受由规模发展所带来的人的发展必须资源分享的公平。我国政府为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确保公平底线的前提下,适度应用效率原则,在新的发展基础上坚持科学发展方法,积极寻求新的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在新的阶段推进教育发展,关键是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改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构建新形势下的教育公平的总体发展布局,积极解决优质教育供求矛盾,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从而将我国教育发展推向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