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重视情感的体验状态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本主义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发展起来,对教学观念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颠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罗杰斯就认为,课程既不是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也不是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认知心理学家所强调的),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境。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终身学习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课堂不再是学习和发展的唯一渠道,学校学习的知识也难以成为一劳永逸的资本,于是,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人格的尊重,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就尤为重要。
本次调查结果所呈现的学生对师生之间情感的关注再次证明了,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体验”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假设,更是实践的需要。
(二)师生关系呈现积极的状态
在调查结果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对最理想的师生关系的选择中,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前两个选项(符合的选项),对最不理想的师生关系的选择中,75%以上集中在后两个选项(不符合的选项)。
从统计学的意义上说,统计结果近似于偏态分布,曲线的高峰指明显偏向积极的一侧。虽然调查结果所呈现的偏态并不能绝对地说明学生眼中的师生关系比常态更乐观,但是从数据中至少可以看出,更多的学生认为现实的师生关系符合他们心目中的期望,师生沉重的关系似乎有些言过其实。
那么,人们对“师生间消极关系”的判断又是从何而来呢?我们以不同时代的三个调查为例。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设计了师生关系的调查问卷,围绕师生间的“沟通水平”“情感距离”“彼此地位”等内容对上海市部分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师生在这三项维度上都是“一般”,未能达到“良好”的状态。1998至1999年,中国教育报组织了一项大型的师生关系调查,结果显示,新时期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总体上体现出了师生间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存在两个问题:知识传递渠道在拓宽,感情沟通渠道在缩小,与现代师生关系尚有不小距离。一位研究者根据一系列研究结果得出结论,有80%的市民和60%的学生对师生关系满意或者比较满意,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对当前的师生关系不满意。这些调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对师生关系持有肯定的态度,师生关系的主流一直是积极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调整和改进。同时,师生关系确实还有不满意、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得出“师生关系紧张、沟通不畅”的沉重结论。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师生关系也是青少年与成人关系的一个缩影。因生活经历与思想观念的差异,不同年龄层的青少年与成人之间必然存在代沟,甚至发生冲突,这在子女与父母之间表现尤为突出。教师则是代表社会与成人教育未成年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代沟更是无法避免。于是,师生间暂时出现的一些紧张甚至对抗的情绪和摩擦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也就是说在真实的师生交往中,学生心目中难以接受的师生关系并不是主流,师生关系的现状是可以肯定并有朝着积极方向发展的可能。
(三)少部分学生仍体验着消极的师生关系
同样不容忽视的是,毕竟还有一少半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并没有达到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状态,甚至有15%左右的学生正经历着他们认为最不理想的师生交往。统计结果显示,现实中最不理想的师生关系主要集中在“E1”(教师远离或排斥学生)和“S5” (教师极端高高在上)两个层级。究其原因,不外有两点。
其一,我国教育同社会发展一样,正经历着变革。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坚定了教师“师道尊严”的地位,凯洛夫教育学又从理论上赋予教师教学中心的权力,可以说教师权威的思想根深蒂固;而关注学生主体性、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仅仅是最近几十年的思想主张。无论从影响深度和涉及广度上,后者远远不及前者。于是,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进行着挣扎和斗争,他们向往现代的新型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断进行调整和尝试,又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文化对思想和行为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不自觉地回归到原有的师生交往的模式,或者进行了不恰当的尝试,这都会对师生关系造成影响,也是我们需要纠正和改进的,而尝试的过程却无法避免,因为这是改革的必然途径。
其二,确实有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滞后,忽视了平等地对待学生,造成了师生关系紧张。正如前文分析的,关注学生、重视学生情感需要的教学观念是最近几十年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与传统的单向教学的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教师不摒弃原有的教学观念,仍把教学当作教师“教”的工作,把学生当作工作对象,而鲜有个人情感的投入,必然导致师生心理距离疏远,沟通不畅。
不论是哪一种原因,我们教师都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改善师生关系。
四、建议
(一)在认识上,要做好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