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生对师生关系体验与期待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04
/ 3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然而近几年提及师生关系,人们大多带有消极的情绪。对师生关系的调查表明,学生对师生情感尤为关注,虽然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师生关系并不理想,但是师生关系的主流是积极的、让学生感到满意的。教师应做好角色定位、积累教学机智、充满教学情感,以减少师生冲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师发展;师生关系
  
  一直以来,师生关系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也是教育研究者一直关注的研究领域,更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视野里最为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中的重要部分。近几年来,提到师生关系,人们往往带有消极的情绪,“渐行渐远”“一个沉重的话题”等修饰词让人无法乐观地看待师生关系。于是,我们忍不住追问,现实的师生关系真的陷入了如此困境吗?学生又期望怎样的师生关系呢?为此,我们开展了一项调查。
  
  一、问卷调查
  
  笔者于2007年5月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一所重点高中高二年级的学生(615人),一所普通高中高二年级的学生(362人),共977人。此外,还包括高校数学学院的研究生(12人)。
   1657266619.jpg
  本调查主要设计了两个项目:师生关系的理想(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师生关系的现实状况。主要从教师在三方面的表现去了解师生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相处时的地位;教师与学生相处时所持的情感上的距离;教师与学生沟通及了解他们的能力。在每一个方面又设计了五个层级,每一层级有五个问题相对应,共75个问题,详见表1。
  
  二、数据统计
  
  (一)师生关系的期望
  围绕问卷设计的三个方面,我们统计了学生选择的最理想和最不理想的师生关系,并按重要程度选取了调查统计结果的前八项。
  1、最理想的师生关系
  学生选择的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按降序排列分别为:教师公平对待学生(S3);教师喜爱学生(E4);教师亲切地对待学生(E4);在共同的困难上,教师与学生合作解决(S3);教师非常鼓励学生并使他们安心(E5);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C3);教师对学生的意见有亲切的回应(E5);教师大量给予学生慈爱及同情(E5)。
  2、最不理想的师生关系
  学生选择的最不理想的师生关系按降序排列分别为:教师对学生感到厌恶(E1);教师对学生怀有敌意(E1);教师看不起学生(S4);教师排斥学生(E1);教师屡次嘲笑学生的意见(S5);教师对待学生冷淡(E2);教师以极端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学生(S5);教师高人一等地对学生说话(S5)。(二)师生关系的现状
  除了调查出学生心目中最理想和最不理想的师生关系,调查者还对师生关系的现状进行了对照,在每个调查问题下设置了四个选项,依次为最符合、符合、不符合、最不符合,请学生依据现实情况,选择自己认为最贴切的一项。各选项的选择人数及所占的百分比见表2、表3。
  
  三、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师生情感尤为关注
  经过调查统计出最理想的师生关系,前八项中有五项是关于教师与学生相处时所持的积极情感;最不理想的师生关系,前八项中有四项是关于教师与学生相处时所持的消极情感,还有四项是关于教师与学生相处时的地位,学生非常排斥教师居高临下、高人一等的交往方式,难以感受到“以心换心”的平等。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十分关注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及情感。这一结果恰与师生关系的历史发展相一致。
  师生关系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人们对教育理解的丰富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重视伦理的自然状态
  教育活动诞生之初,是帮助年轻一代传承上一代的生产技能和生活经验,此时,既无独立的精神生产活动,也无独立的教育活动,亦无独立的师生关系构成;在人类自身生产的基础上,血缘关系成为原始社会的基本的社会关系,师生关系也就表现为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代际的父传子、师授徒的自然形态。
  此时,师生间的伦理规范并不是对等的,人们往往强调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天地君亲师”就说明了社会赋予教师仅次于父亲的地位和权力,而师生人格的平等和相互尊重则是在现代社会才逐渐被认同和重视。在此基础上师生所建立起来的情感和教学相长的发展结果都烙上了森严的社会等级的界限。
  2、重视管理的经验状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逐渐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独立出来,学校也成为传递社会经验和生产知识的专门场所,以教师传授经验与学生接受经验为主要形态的师生关系开始形成。尤其在工业大生产以后,教师更是在“工具理性”的指导下大批量地生产标准化的人才。教学是生产的流水线,学生是生产的原料,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加工与被加工、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赫尔巴特就把“管理”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期望通过管理使存在于儿童身上的“冲动”与“欲望”的“种子”得到发展,“不致是反社会的方向”的,从而也成为“进步主义”教育者抨击的一项内容。这种偏重管理的教育教学思想不仅无法关注教师和学生人格意义上的平等,更忽视了师生在交往中的情感体验和相互促进。

  3、重视情感的体验状态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本主义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发展起来,对教学观念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颠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罗杰斯就认为,课程既不是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也不是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认知心理学家所强调的),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境。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终身学习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课堂不再是学习和发展的唯一渠道,学校学习的知识也难以成为一劳永逸的资本,于是,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人格的尊重,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就尤为重要。
  本次调查结果所呈现的学生对师生之间情感的关注再次证明了,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体验”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假设,更是实践的需要。
  
  (二)师生关系呈现积极的状态
  在调查结果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对最理想的师生关系的选择中,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前两个选项(符合的选项),对最不理想的师生关系的选择中,75%以上集中在后两个选项(不符合的选项)。
  从统计学的意义上说,统计结果近似于偏态分布,曲线的高峰指明显偏向积极的一侧。虽然调查结果所呈现的偏态并不能绝对地说明学生眼中的师生关系比常态更乐观,但是从数据中至少可以看出,更多的学生认为现实的师生关系符合他们心目中的期望,师生沉重的关系似乎有些言过其实。
  那么,人们对“师生间消极关系”的判断又是从何而来呢?我们以不同时代的三个调查为例。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设计了师生关系的调查问卷,围绕师生间的“沟通水平”“情感距离”“彼此地位”等内容对上海市部分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师生在这三项维度上都是“一般”,未能达到“良好”的状态。1998至1999年,中国教育报组织了一项大型的师生关系调查,结果显示,新时期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总体上体现出了师生间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存在两个问题:知识传递渠道在拓宽,感情沟通渠道在缩小,与现代师生关系尚有不小距离。一位研究者根据一系列研究结果得出结论,有80%的市民和60%的学生对师生关系满意或者比较满意,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对当前的师生关系不满意。这些调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对师生关系持有肯定的态度,师生关系的主流一直是积极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调整和改进。同时,师生关系确实还有不满意、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得出“师生关系紧张、沟通不畅”的沉重结论。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师生关系也是青少年与成人关系的一个缩影。因生活经历与思想观念的差异,不同年龄层的青少年与成人之间必然存在代沟,甚至发生冲突,这在子女与父母之间表现尤为突出。教师则是代表社会与成人教育未成年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代沟更是无法避免。于是,师生间暂时出现的一些紧张甚至对抗的情绪和摩擦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也就是说在真实的师生交往中,学生心目中难以接受的师生关系并不是主流,师生关系的现状是可以肯定并有朝着积极方向发展的可能。
  
  (三)少部分学生仍体验着消极的师生关系
  同样不容忽视的是,毕竟还有一少半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并没有达到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状态,甚至有15%左右的学生正经历着他们认为最不理想的师生交往。统计结果显示,现实中最不理想的师生关系主要集中在“E1”(教师远离或排斥学生)和“S5” (教师极端高高在上)两个层级。究其原因,不外有两点。
  其一,我国教育同社会发展一样,正经历着变革。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坚定了教师“师道尊严”的地位,凯洛夫教育学又从理论上赋予教师教学中心的权力,可以说教师权威的思想根深蒂固;而关注学生主体性、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仅仅是最近几十年的思想主张。无论从影响深度和涉及广度上,后者远远不及前者。于是,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进行着挣扎和斗争,他们向往现代的新型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断进行调整和尝试,又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文化对思想和行为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不自觉地回归到原有的师生交往的模式,或者进行了不恰当的尝试,这都会对师生关系造成影响,也是我们需要纠正和改进的,而尝试的过程却无法避免,因为这是改革的必然途径。
  其二,确实有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滞后,忽视了平等地对待学生,造成了师生关系紧张。正如前文分析的,关注学生、重视学生情感需要的教学观念是最近几十年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与传统的单向教学的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教师不摒弃原有的教学观念,仍把教学当作教师“教”的工作,把学生当作工作对象,而鲜有个人情感的投入,必然导致师生心理距离疏远,沟通不畅。
  不论是哪一种原因,我们教师都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改善师生关系。
  
  四、建议
  
  (一)在认识上,要做好角色定位

  在学生认识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成为主导。因为学生的学习区别于成人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这是因为学生的认识能力尚未发展成熟,思维过程的组织性、概括性、精确性和稳定性都远远不及成人。此时,教师就应该通过认识主导的作用合理发挥在教育教学中的权威,对教学负责,这主要表现在教师要决定学习的内容、进度及结果的评价;要维持教学秩序,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要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为学生的学习还未达到自觉的水平,及时地强化也非常必要。同时,这种主导不应该是径直的,要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接受程度,通过一定的转化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
  在人格的意义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在交往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人格独立的个体。人格平等是不论年龄的差距,学识的高低,教师和学生都有作为人的自尊,都应该享受被尊重的权利。
  
  (二)在能力上,要积累和运用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让教师了解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怎样做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课堂教学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更需要教师具备这种智慧完善自己的教学,为教育教学创造新的可能。这种实践性知识并不能简单地习得,它必须在实践活动中磨炼、积累、提升、内化,与个人个性特征紧密结合、无法替代。教育智慧也并非“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它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学问题的高度敏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判断问题的类型与性质;可以迅速地针对问题寻找合适的对策,并不拘泥于单一的方式;可以对处理的结果有一定的预见,尽可能使教学问题朝积极方向发展。
  
  (三)在情感上,要充满教育热情
  教育情感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最为关键却又无法明确量化规定的一项内容。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教师“应当把自己的一颗心教给每一个孩子,教师的心中应当有每一个孩子的欢乐和苦恼”。
  教师对学生充满爱,会给学生保留更多的空间,选择时机让学生自己成长和独立;教师对学生充满爱,会使教师愿意体谅,对学生的经历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容忍学生因为不够成熟而犯错,让学生体验到被承认的自信;教师对学生充满爱,会使教师愿意坚持,对孩子的爱心保持长久的一致,最后能够打动每一个被爱的孩子,让他们把好的品质得到加强和巩固;教师对学生充满爱,会使教师自信,可以自如地处理与各种孩子的交流,最终得到孩子的信赖;教师对学生充满爱,会使教师变通,不会采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对待不同的孩子,而是善于临场发挥、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