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壮族在与包括汉族在内的兄弟民族大融合之前,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壮族对生活色彩的独特选择,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他们对色彩的审美追求和理解,反映了这个民族的个性和气质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壮族对色彩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而缓慢的过程,是从少到多,从单色到复色的变化过程,壮族认识和选择色彩的历史便是本民族不断发展进化的历史。
[关键词] 壮族 色彩 选择 理解
壮族作为广西最大的少数民族,也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55个少数民族大家庭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壮族在与包括汉族在内的兄弟民族大融合之前,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壮族对生活色彩的独特选择,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他们对色彩的审美追求和理解,反映了这个民族的个性和气质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红色是壮族的吉祥色
壮族人对红色的喜爱是从孩提时就开始了的,壮家人在童年时代最难忘的颜色莫过于红色,它最先来源于大人逢年过节送给娃崽的红鸡蛋。壮家小孩常常把红鸡蛋挂在脖子上,连续好几天都舍不得取下来,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对红色的喜爱。其次是过年的春联和嫁娶的婚联。壮族喜爱红色是与生命有关的,血液、太阳和火这些与生命直接相关的东西给人们予红色的信号。壮族喜爱红色还与民族习俗有关,他们对红色的选择一般是在办“红事”的时候,例如新生、新婚、新年、新造等。在多子多福的年代,婴儿的诞生无疑是被视为红事。新婚是红事的典型代表,这与传统的性文化“红花闺女”有关。过年的时候,人们用贴红纸的方式来乞求来年的好运,寄托美好的愿望和喜庆的心情。在壮族人的心目中,红色还起到驱邪的作用。民间巫术就有在门梁上帖着用红纸剪成的驱邪图案的做法,用以驱赶鬼邪,去除病魔。
二、黑色是壮族的传统色
如果说红色是象征壮族“生”的颜色,那么黑色就是“存”的颜色,即从生到死的一个过渡性的颜色。说是黑其实也不是色谱意义上的黑,是一种蓝草分离出来的普蓝色。这就是壮族象征生存意义的颜色了。大多壮族支氏从远古时代一直到解放初期都穿着黑色的衣服,男女老少无一例外。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民族在多个民族杂居的环境下,这样长时间和大范围地使用黑色作为他们的服装颜色,而且是纯粹的黑色,这在目前仍然是个难解之迷。笔者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1、壮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因民族纷争和民族歧视而被驱赶到中国西部山区,依仗深山老林的躲避才得以生存的。正如动物身上的保护色一样,逃避和躲藏使他们本能地选择了近似于大自然色彩的黑色(深蓝色)。因此黑色大概是壮族逃难的先民们有意无意地传承给后代的颜色。2、出于民族的尊严,同时也是民族的保守与落后,其他民族的服装色彩等服饰文化被人为地拒绝在壮族群体之外。认为改变自己民族习惯是伤风败俗的事,因此壮族服装色彩就这样我行我素地演绎了一千多年,这不能不说壮族曾经也是封闭和保守的民族之一。3、究竟是黑色塑造了壮族沉着、朴素、耿直的民族性格特征,还是壮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稳重、厚道的民族气质与黑色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涵,黑色无条件地成为壮族的朋友,也成为壮族人民精神世界的寄托,进而成为壮族人民的象征,可以说黑色即是壮族的“本色”。4、不排除壮族的祖先们具备了基本的审美知识和经验,通过黑白对比使一张张白净的壮族人的面孔在服装色彩的衬托下突显出来,这是美术知识中补色对比的效果,就这个意义而言,黑色的使用恰到好处。5、印染工艺不发达,纺织出来的白布除了用蓝靛着色之外,其他印染工艺一概不知。壮族不直接使用白色布料做衣服,除了下文将述的原因之外,白色布料还有容易被弄脏的特点。因此黑色服装是以做农家活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壮族人的必然选择。
三、白色是壮族的忌讳色
纯粹的白色在壮族人当中被视为“死”的颜色。人死了办丧事称之为“白事”,用白纸写挽联,用白布作挽帐,在坟上插白纸串,在坟边摆白纸扎成的动物。参加丧礼的人们(尤其是孝男孝女)身着白衣或者黑衣加以白布盖头和扎腰,一派白色恐怖的气氛。这个白色的选择无疑是与红色相对的,壮族人认为,人死了便是一无所有,回到他最初的未来世之前的那个地方,和白色一样成为最苍白最原始的颜色。同时也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不带走一丁污点的象征。因为白色习惯为丧事所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壮族很忌讳白色,就连白色的家禽送给别人都不受到欢迎,更谈不上让壮族人穿上白衣白裤了。四、壮族对混合色彩的应用
壮族对色彩的选择除了黑、红、白分明之外,也存在着同时对多种色彩的选择与应用。壮族对混合色彩的选择可见在绣球的制作工艺上。心灵手巧的壮族姑娘先用红壳或多层布制成柑桔瓣状并在每瓣上用色丝或加上色布绣成各种精美活泼富有民间寓意的花纹和图案。绣球大多为12瓣,每瓣都绣上或印上各种吉祥物,外观上整体呈圆形的工艺球体,瓣片上可以绣龙、凤、鸳鸯、仙鹤、梅花、兰花、菊花、竹子、祝词等,整个绣球五彩缤纷。绣球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也有用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甚至黑色和白色作为绣球的主色。绣球的上端系一条便于投掷的彩带,下端系一条五彩的丝坠或重穗子,抛在空中,球儿连着彩带彩穗飞行十分好看。
黑白相间格子布是壮族服饰中被称为最“花”的装饰。其实格子布只有两种颜色,是由黑线和白线交织而成的,不同面积的黑白搭配构成了品种繁多的花格效果。格子布一般用来做女子的头巾,特别是壮族中老年妇女,喜欢用三尺来长的花格头巾把整个头包扎得形同三角粽一般。这种格子布还被大量地使用在被套的制作上。格子布是壮族利用有限的颜色创造出纷繁图案装饰效果的成功例证,也是壮族从单一色彩向多重色彩演化进程中的第一步,可以说格子布是最原始的壮锦。
五色饭是壮族三月三或清明节扫墓祭祖时蒸煮的食物和供品,一般有黑、红、黄、蓝、白等五色。小时候盼望清明节的到来更多的是盼望能看到和能吃上五色饭,因为它不仅好看,而且好吃。好看的是因为色彩美的诱惑,这种美感一年才可以享受一次;好吃的是因为用来制作这些色彩的特种植物香味散发在嘴边。五色饭的制作工艺是很讲究的,黑色是用墨米直接蒸煮,或是用稻穗杆烧成灰然后经过过滤后得到的色水;红色是用红兰草捣烂后过滤得到的色汁;黄色是用一种树上开的黄花来熬制成的色浆;蓝色是用新长出来的枫树叶子捣烂后过滤制作的。用各种颜色的水分别将糯米浸泡后滤干,然后按不同的颜色分层装到一个特制的蒸笼里,蒸熟后倒在一个宽大的簸箕中。趁热时把几种颜色的糯米饭拌匀,五色饭就这样制成了。一眼望去,像修拉的点彩画。双手捧着香喷喷的五色饭,揉成一个饭团,吃在嘴里,令人无穷回味。传说用五色饭来祭祖,是向神灵乞求全方位保佑的意思。这里的五色和易学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是相通的,易经中的五行有包罗万象之说。
刺绣是女孩的“专利”,从制作到使用都是她们的,没有男人的份。刺绣的色彩可谓是五彩缤纷,尤其是红色和浅绿色在黑色的底子上显出了原始的黑、红、白装饰风格。壮族的刺绣一般是绣在鞋面上、被面上和小孩背带上,以花鸟类图案居多。以绣花鞋为代表的壮族刺绣,是壮家妇女为了装饰自我,吸引异性,显示自己心灵手巧的一种方式。不仅如此,刺绣还扩展了壮族对色彩的选择和使用的范围。丰富的刺绣色彩是壮族妇女利用购买到现成的多色丝线,根据表现对象而随类赋彩的结果。无论是植物的花色还是动物的色彩都能绣出微妙的变化,有栩栩如生,呼之若出之感。显示了绣女们具有一定的色彩审美情趣和色彩搭配能力。在一种色线底子上挑绣另一种色线,使色彩表现得更加丰富,变有限的色线于无限的色彩是刺绣色彩调和的一大特色,与绘画体系中的色彩并置规律相一致。
壮锦是用丝绒和棉线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而成的,它以原色的棉线作经,用五彩的丝绒为纬织入起花,采用平纹组织作底,这样就在织物的正反两面织成了对称的纹样。壮锦色彩鲜艳、绚丽,常以红、黄、蓝、绿、白为基色,对比强烈、明快,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明清时期,壮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织工们逐渐尝试着在纺织过程中加入彩色的绒线使壮锦呈现出绚丽的色彩。
多色服饰的选择标志了壮族的觉醒,强化了这个民族对客观世界多样性的适应与吸收的意识。壮族是色彩革命最保守、最缓慢,然而一旦觉醒却是革命最迅速、最彻底的少数民族之一。当今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留着他们的传统服装样式和色彩,而壮族的“本色”除了在偏僻山村里还可以从老年人的身上偶尔看到,其余的几乎都荡然无存了。
综上所述,壮族对色彩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而缓慢的过程,是从少到多,从单色到复色的变化过程,壮族认识和选择色彩的历史便是本民族不断发展进化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