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古拜杜丽娜是俄罗斯著名的现代作曲家,文章从生平、创作背景、代表作品、创作观四个方面着手进行详细阐述,全面地展示了与古拜杜丽娜手风琴创作有关的方方面面,这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俄罗斯现代手风琴音乐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参考与理论依据。
关 键 词:古拜杜丽娜 手风琴 前苏联先锋乐派
索菲亚·古拜杜丽娜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三位俄罗斯现代作曲家(古拜杜丽娜、施尼特凯、杰尼索夫)当中唯一还健在的一位。她所创作的手风琴作品主题深刻、创新性强,是俄罗斯现代手风琴音乐中的精品之作。因此,研究古拜杜丽娜及其作品创作,对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俄罗斯的现代手风琴音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古拜杜丽娜
索菲亚·古拜杜丽娜,1931年出生于塔塔尔的齐斯托波,1954年毕业于卡山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和作曲,之后到莫斯科音乐学院继续深造作曲专业,其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是在威沙瑞尔·谢巴林的指导下进行的。上世纪80年代初,在著名小提琴家克雷默的竭力推荐之下,古拜杜丽娜的作品很快在世界音乐界广泛受到重视,并成为同施尼特凯、杰尼索夫以及西利韦斯特罗夫等人齐名的俄罗斯现代作曲家。古拜杜丽娜学识广博,不仅掌握了所有现代作曲技法,对欧美现代派艺术也有深刻理解,同时,东方的哲学思想也融入到了她的音乐之中。在她的作品总谱中,可以看到某些具有神秘色彩的隐喻和宗教的象征。
二、古拜杜丽娜与前苏联先锋乐派
20世纪的世界音乐步入了新的革命时期,激进的作曲家们开始背离并反抗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甚至包括印象主义,序列音乐成为当时反传统音乐的最为激进的代表,进而形成了先锋派。这股先锋派的旋风不仅席卷欧洲,同样还刮到了当时的苏联。
“苏联先锋派”这个词是从上世纪60年代初启用的,当时其成员以激进的青年作曲家为主,代表人物有古拜杜丽娜、杰尼索夫、施尼特凯,还有卡列特尼科夫、斯洛尼姆斯基、列捷涅夫、西利维斯特罗夫等。这些先锋派作曲家们对欧洲的序列音乐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创作实践。正是由于这样的探索与进取,使得前苏联先锋派的作品能够在海外与西欧先锋派作品以“平等的地位”演出。到60年代下半期,先锋派这股发明与发现的推动力已渐渐耗尽,此后在先锋派作曲家的音乐中越来越多地渗入最广泛的传统因素。
三、古拜杜丽娜的现代手风琴作品
古拜杜丽娜的创作极其丰富,包括24首交响乐队作品、13首为室内乐队小型乐队的作品、9首为人声和交响乐队而创作的作品、11首独奏作品、60首室内乐作品、3首管风琴作品、多部电影音乐等。在这些作品中,涉及手风琴乐器的总共有7首作品。
作品《七言》是为手风琴、大提琴和弦乐队而作,是古拜杜丽娜作品中极其重要的一首作品,共七个乐章。古拜杜丽娜怀着对宗教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尊重,选择了一个许茨和海顿曾在作品中使用过的题目,即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最后的七句话作为每个乐章的题目,同时配以极其独特的乐队编制。古拜杜丽娜认为一首纯粹为乐器而创作的作品,是不能作为宗教福音书内容的图解或者说明,所以她在作品中涉及更多的是纯粹音响和乐器隐喻的表现形式。在这个框架构思之下,她采用了大提琴和巴扬手风琴及弦乐队这样一种丰富的组合。例如,她通过在大提琴上运用由两个邻近的琴弦相交错产生出的滑音和手风琴独有的控制风箱的音效,来表现十字架在人们心中的种种印象,这种乐器式的隐喻组成了作品的主题内容。在前六个乐章中,音乐的不断展开和逐渐增加的紧张度是此作品以乐器隐喻形式构成全貌的基础主线。到了在第六乐章的结束处,作品的紧张度随大提琴的弓子演奏到琴马上而突然终止。在第七乐章中,大提琴的弓子又越过琴马在其后演奏,这种做法试图通过乐器的分界来表现出人间和天堂的界线。整首作品是在两件独奏乐器和弦乐队相对应的过程中完成的,乐队的音响使人们能联想到人声合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