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运用经济资本方法控制风险的对策建议(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8
/ 1
 6.业务战略决策。银行可根据各个机构、部门和业务的经济资本回报率水平决定业务发展战略和方向。对回报率水平较高的业务和价值创造较高的机构、部门,应给予更多的扶持政策,而对回报率很低甚至是负贡献的,则应采取限制和收缩政策,以避免价值损失。[2]
  经济资本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控制业务风险,确保银行具有充分的风险抵御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提高风险调整后绩效,以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这是银行核心价值理念的具体体现。
  
  三、当前银行运用经济资本方法管理风险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尽快建立和完善经济资本配置程序。银行应综合考虑股东、经营管理层、监管当局等不同角色对资本管理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资本配置程序:一是评价银行总体风险承受能力。综合考虑股东收益和经营中承担的风险,并对所需资本的总体水平做出评估;银行的经营管理层须就其风险偏好所要采用的风险结构做出决定。二是合理配置资本资源。银行根据既定的资本总量和资本回报要求,运用限额管理、组合管理以及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目标管理等手段,将资本在各个分支机构、产品线和业务线等不同层面进行有效配置。三是最优化可用资本。在风险结构和预计的资本需求量一定的情况下,银行需要运用内部风险资本模型度量最优化可用资本水平,确保可用资本与规划资本需求一致,并使资本成本达到最优。四是衡量资本使用和收益。银行在持续经营前提下计算实际资本收益,当环境变化、业务超过原定目标或原定目标无法完成时,银行有必要对资本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3]
  2.加快研究制定经济资本管理配套制度。经济资本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必须运用到银行所有业务流程中,并使之充分发挥决策支持作用。在当前条件下,银行应坚持制度与系统“同步推进、配套建设、逐步完善”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促进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和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快研究、制定和出台一整套经济资本分配管理办法,从而更全面、更扎实、更有效地推进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建设。
  3.建立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评价体系。银行应采用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综合考核银行及分支机构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该指标不仅能够将银行的收益和风险直接挂钩、有机结合,充分体现经营目标和绩效考核的内在统一,还能够促进银行建立良好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银行自觉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在审慎经营的前提下拓展业务、创造利润,实现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最大化,从而实现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经营目标。
  4.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资产负债管理系统、资金转移定价系统、财务集中管理系统、内部评级系统等。这些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处理公司内部的资本配置问题,还可以对账面收益水平进行调整,得到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状况,从而真实反映银行资本是否实现增值目标以及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 檀利民.经济资本管理的原理与实践[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01-17.
  [2] 刘鲁川博士.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及风险控制(讲演稿),“信达资产管理公司2006年不良资产处置与风险控制(香港)培训班,2006.10.22-28.
  [3] 陈建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之路探索[N].经济日报,200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