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旨在探讨Internet进入哲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新闻学、国际
关系学等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提出的大量新课题,并向传统理论提出的新挑
战,以及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势产生的影响。
【关 键 词】Internet/哲学社会科学/网上文献
【 正 文 】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由信息革命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 以Internet为核心
的这场信息革命,将极大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Intern
et作为信息时代的标志,它的出现,涉及到广泛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尤其和哲学、社
会学、法学、经济学、新闻学、国际问题研究等诸多学科关系密切,引起社会科学研究
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它不仅提出了大量新课题,也向一些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
并将不同程度地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走势产生影响。
1 Internet向传统的社会科学理论提出挑战
在经济学领域,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造成冲击。在传统经济概念中,生产取决
于所用生产要素的数量,特别是劳动、资本、设备和资源(物质的),信息或知识只被
视为外部因素,不是生产函数的完整组成部分,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是资本积累;
而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成为可再生的重要资源,经济增长更直接地
取决于知识的投资,知识创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其次
,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实践证明价值规律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信息产品与传统意义上
的商品有所区别,它使商品的质发生了某种改变,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交换,而且还有分
享的含义。那么,信息产品的属性是什么,当度量信息产品的价值时,知识和创新在信
息产品价值的构成上占有多大的比重,怎样测定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需要进一
步探讨。此外,经济稀缺理论、保护贸易理论等也受到挑战。
在哲学领域,Internet突破了传统哲学的理论思维和逻辑框架,改变了传统的时空
观,同时赋予哲学一些基本概念——“实在”等以新的内涵。如“虚拟实在”也是“实
在”,在信息网络空间是人类生活空间的延伸这个意义上,它是实在的,同时它不仅超
越了物理的四维时空,而且造成了更多维数的可能性空间。Internet还向传统认识论中
的二元对立模式,特别是认识和实践的对立提出挑战,提倡智慧型思维,创造了新的思
维方式。
在社会学领域,对Internet给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用
传统的社会学观点和概念难以解释或不能涵盖。如社区概念、社会成员互动模式、社会
分层理论等等,都面临着挑战。
在法学领域,Internet将改变传统的法律思维方式,即习惯于对与错的非此即彼式
的思维。同时,Internet对现行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法律制度是按照地理界
限划分,以国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界是法律规范有效的界限,如民商法、刑法、知
识产权法等都有着明确的地域概念。而Internet超越了国界和时间,网络形成了新的时
空,这对传统上习惯以地缘界限建立的法律制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新闻学领域,Internet冲击大众传播理论。在大众传播理论中,职业传播者、媒
介和受众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从网络传媒来看,这三个要素均已发生重大变化。一是In
ternet不仅改变了职业传播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传递和发布信息的方式;二是
大众媒介与网络融合形成新的媒体,网络上各种新闻组或信息站点也成为一种新的媒体
;三是Internet改变了“受众”的概念和关于“受众”的理论,每个网民不仅是信息的
接收者,也可能是信息的创造者、发布者或交流者,它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受”关
系,建立的是新型、平等的交互关系。大众传播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大众传播的性质、过
程和影响,特别是它是如何在心理上、社会上和文化上影响人们的。面对网络传媒的迅
速发展,这些基本问题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需要对原有理论进行扬弃或重构。
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Internet的发展将会影响思维方式,进而引起研究国际政治
、国家安全模式的变化;同时,对一系列在信息时代产生的国际政治与经济问题,需要
作出预测,进行理论概括,这是目前面临的理论问题。
2 Internet向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大量新课题
Internet代表着一个正在到来的新时代,伴随着大量还未被认识、有待认识的新问
题,引起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关注。哲学工作者在探讨:Internet的出现,对人们的观
念与思维方式带来了哪些改变,我们应以什么样的观念迎接信息社会;它给予社会生产
方式、人们的交往方式带来了那些变化,并对已经发生、可能发生的社会变化进行探讨
;研究从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文明的转型。
经济学工作者在研究:宏观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
的转变,知识经济的特征、主要内容和运行规律,知识产品、信息产品的价值度量问题
,知识经济的现状、未来以及我们的对策等等。微观上,研究电子商务带来的新变化。
开展网上贸易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现,如何进行金融结算?网上贸易超越了国界,如
何保证国家行使主权,进行国家监管?在研究网上贸易降低交易成本、简化交易手续等
优越性的同时,怎样推动它的健康发展?另外,网上贸易除了传统的商品贸易外,服务
贸易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交易的科技含量加大,如何搞好网上的服务贸易?
对网上“虚拟社会”的研究,正在成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虚拟社会中
,社会成员是怎样发生关系、进行互动的,它如何改变了社会结构,引起了社会认知和
价值观念的哪些变化?Internet引起现代社会交友方式的变化,如何看待网上征友、网
络婚姻走进我们的生活,Internet对现代人际关系、社会整合又将产生怎样的作用?另
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研究课题是当代信息技术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将导致整个社会结构改变
,形成新的社会分层。虽然目前对Internet的研究,在社会学界尚属前沿性的课题,但
是不容忽视。
法学研究人员在密切关注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Internet方面的政策法规
和基本思路,并着手研究与Internet相关的立法问题。第一,对已有法律进行补充,如
新刑法,网络犯罪的界定与制裁;著作权法,增加著作权人享有“展示”(display)的
权利;出版法, 增加网络出版物的内容;保护消费者权利法,享受网络服务是否列入消
费者的权利;针对电子商务发展所涉及到的有关法律如合同法、民商法等制定政策,等
等。第二,进行新的立法。对Internet带来的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必须进行新的立法。
如网络域名管理,ISP(服务商)的管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隐私保护法(针对网络既
是公开的、又是隐蔽的情况,凡属于个人在网上从事信息交流、发送活动过程都应受到
法律的保护)等等。
Internet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体,已经引起新闻学研究的关注。网络媒体同
以往传媒不同的特点、作用和功能,这些都是新闻学研究的新领域。值得注意的是,未
来信息传播的发展打破了新闻学传统的五“W”,即表现为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和其他任何人、 进行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当前新闻学对Internet研究的热点问题有:
第一,网络出版物的管理。报纸、广播、电视及书本式出版物都有着严格的审批手续,
而网络出版物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涉及版权、法规等问题,网上什么是需要保护的,
怎样有效地保护等。第二,网上色情等不良信息问题。它们妨碍了网络的健康发展,应
该怎样克服。第三,网络传媒与传统传媒在特点、功能和作用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Internet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增添了新内容。表现为研究观念在改变:如国家安全问
题,过去对边疆的认识,主要以地缘为界,扩展到领海、领空,而Internet使时空观念
发生变化,安全边疆的观念也相应发生改变。研究领域在扩大:如国际安全领域中,信
息安全正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恐怖主义的内涵增加了黑客、信息犯罪的内容;国
际冲突除了战争、经济等形式外,信息战已经开始点起烽烟;信息战,也许最能体现冷
战后冲突的新特点,21世纪的战争,也许首先是信息的战争。这一点已成为很多专家的
共识。随着世界范围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信息安全将日益成为安全的主题,信息安
全将成为国际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
3 Internet对学科发展产生的影响
目前对Internet的研究,虽然还处于介绍、普及阶段,但是伴随着Internet的发展
,对Internet的研究将会逐步深入,产生一些新兴学科或新的研究领域。如Internet经
济学、网络传播学、知识经济、网络立法、信息安全、网上贸易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有
些处于学科的前沿位置,有些尚处于学科的边缘。尽管研究的侧重点和内容不尽相同,
但有几个趋势是共同的:一是多学科、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趋势明显增强。Intern
et的出现,对社会科学提出了跨学科研究的客观要求,由于它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
政治学、法学、哲学、伦理学等许多领域,分散、 孤立的研究都不足以作出合理的解
释或科学的分析, 因此对Internet 的研究, 呈现出跨学科、 交叉学科研究的走势
。 二是对Internet的研究,不仅是纯理论意义上的研究,而是更加侧重于应用性。当
前,学术界主要关注的并不是Internet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原理,而是更注重它带来的变
化、影响和问题,使社会科学研究的应用性大大增强,与社会实际联系更加紧密。因此
,知识经济、创新理论、网络出版物的管理、网上不良信息及信息垃圾的治理、网络立
法、网上贸易等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三是对Internet的研究,正在向着全面、纵深的
方向发展。学者们在研究中,既充分肯定、认识它的社会功能和积极影响,也不回避它
的负面效应和存在问题,特别是注意借鉴发达国家在信息化方面走过的弯路,以推动In
ternet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在本文的写作中,笔者先后访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9个研究所的12位专家学者,
访谈笔记为本文提供了主要内容。
2 朱葆伟,金吾伦.社会的信息化与观念变革.光明日报, 1997,11,15、22
3 卜卫.互联网挑战大众传播理论, “新闻研究工作座谈会”学术交流资料,19
98
4 李少军.国际安全警世录,金城出版社,1997
5 史砚湄.哲学与经济学的对话,人民日报,1998.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