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不能仅盯物价(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7
/ 1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情况下货币政策不能仅仅用来治理物价上涨的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首先,紧缩货币政策对抑制目前的通胀作用可能并不是特别大;其次,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日益加大,进而影响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应考虑该方面;再次,货币政策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因此,要充分重视货币政策在解决其他问题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资本市场,抑制通胀,宏观经济政策

  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政策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其目标主要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发展。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人民银行认真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金融宏观调控取得了新的成效。近日,央行再次重申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过快增长,抑制依然旺盛的信贷需求,防止投资反弹。鉴于一季度CPI上涨达到8%,通货膨胀压力不减,国务院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强调国内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价格总水平仍处于高位。因此,人们对货币政策有诸多猜测,似乎物价水平的高低成了货币政策的风向标,对此,笔者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即,目前的货币政策不能简单仅看物价眼色行事,而应全方位考虑,不能让货币政策包打天下。
  
  之所以这样说,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紧缩货币政策对抑制目前的通胀作用可能并不是特别大
  
  从通货膨胀的类型看,无非是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以及二者均有这么几种。如果是需求拉动型的,那么着眼于需求管理的货币政策,就应该产生相应的效果。但2007年以来尽管频繁使用需求管理的手段来调控经济(12次准备金,7次加息,数千亿的定向票据),2008年仍然使用紧缩手段,可是通胀的预期却越来越高。原因在于此轮中国的通胀,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中国1987—1988年和1993—1994年的高通胀时期,尽管货币增速同样处于高位。当下的中国已经高度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中,中国每年要消耗全球53%的铁矿石,全球每年新增原油需求的60%以上来自中国,中国现在的原油自给率不到50%,一半以上依靠进口。美元长期疲软,加之次贷危机将全球的资金都赶进了商品市场中寻求避险,导致原油、农产品价格暴涨,成为当前中国成本上升的主要推手,再加上人口红利的消退以及《劳动法》推出,都使得人工成本显著上升。因此,某种程度上讲,成本推动成为了此轮通胀的主因。可显然,这些因素并非完全取决于中国,如果美国不能担负起全球经济调整的责任,延续垃圾美元政策以转移次贷危机的风险。单凭中国的一己之力,想要把通胀压下来,难度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