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农村推行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的可行性
我国的农村银行机构与美国社区银行有很多共同点:(1)规模都较小,在所属辖区内向中小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相对大银行而言成本较为低廉。(2)贷款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地的存款,且资金主要投向于本地,满足本地客户的资金需求。(3)委托管理层次少,资金自主支配权大,决策机制灵活,因此,农村银行机构目前已具备社区银行的雏形。而且,近年来我国基层金融出现的空洞化危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不畅通以及居民个性化消费信贷需求的增加为农村银行机构重新定位于社区银行,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农信社建成为社区银行后将有助于解决以下问题。
1.弥补基层金融供给不足。近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进行战略调整,撤并县级网点向大中城市收缩,并主要定位于为大中型客户和建设项目服务。仅工行就撤掉近两万个网点,现在除农行还有部分县级网点仍在办理业务,工行、建行、中行的县级网点已基本停业。此外,由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主要设立在大中城市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对小城市或县乡纽的基层余融需求也是爱莫能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撤离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无暇顾及,使基层金融信贷服务日益萎缩、金融机构服务功能单一。正是基层金融供给的不足,给农村银行机构发展成社区银行提供了施展拳脚的机会。
2.疏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由于计划经济时期为支持大企业的发展,我国建立了以大银行为主的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因此,虽然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其融资渠道仍然不畅通,所占用的金融资源占商业银行信贷总额的比重非常低,民营中小企业占比则更低。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大多集中于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它们在创业发展阶段急需资金支持,但融资渠道不畅通使它们很难从大银行获得资金,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他们的成长。而社区银行由于贷款门槛较低、贷款程序快速简便,能满足广大民营中小企业对资金的迫切要求。因此,我国蓬勃发展中的众多中小企业为农村银行机构发展成社区银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满足客户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居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将带动居民的消费信贷需求急剧增加。居民的消费信贷个性化很强,且具有额小、量多、面广的特点。大银行出于规模效益的考虑,只能提供少量的标准化无差异信贷产品,而且为规避风险往往要求严格的抵押担保条件。因此,很难满足千差万别的居民个性化消费信贷需求。而社区银行由于不具备规模优势,无需实行成本优先战略。因而更适合做“零售型”业务。加之与当地居民熟悉,不仅能针对社区居民的具体要求为其设计个性化的金融产品,而且还能进一步挖掘和引导社区居民形成新的消费信贷类型,进一步释放居民的消费潜能。因此,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的大量增加为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成社区银行拓展了巨大的业务领域。
四、我国建立农村社区银行模式的策略
农村发展社区银行应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优化治理结构。在农村金融机构向“社区银行”模式发展的过程中,产权改革和相关治理结构的完善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在目前进行的改革中,为农村金融机构设定了分类发展的模式,即根据各地情况的不同,可选择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股份制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三种形式。从目前所进行的改革看,改革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在已经组建的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对管理层的监督管理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按照现代化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建立起来的监事会形同虚设。同时,还出现了董事长与行长之间的权力纷争问题,反倒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应该说,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部分是因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另外,更重要的是监管和政策对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方向出现了模糊和摇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并没有深刻的认识。不过,从最近的情况看,监管部门似乎已认识到这个问题。不久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和专管农村金融改革的副主席唐双林先后在公开讲话时提到,要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标准完成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并将“社区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目标模式。
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我国的农村银行机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很多农信社仍是粗放型的经营模式,片面追求数量、规模和速度,人均利润水平低。同时,科技手段落后又使农信社在产品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效率等方面难以吸引广大的客户群。因此,农信社若想发展成为社区银行就必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走集约型道路,增加科技投入,加大金融创新及研发力度,塑造核心竞争力。
3.加强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风险,获取风险收益是商业银行重要的职能。而从目前情况看,农村金融机构在这个环节上最为薄弱。在现代银行业中,风险管理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小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需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一是尽快充实银行资本金,构建以信用风险管理为重点、多类型风险评估为前提,资本重组率管理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新体系。二是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扩展风险管理内涵,加强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风险的掌控力度,严格分类标准,加强对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的风险掌控能力。三是加强风险管理技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全面、先进、灵敏的综合风险预警、识别、评估和管理系统,提升风险处置技术。四是加强风险掌控的制度建设,重造风险管理的流程,确保风险决策得到深入贯彻,确保风险信息得到充分共享,确保风险防控措施得到切实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