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分歧共存——“和为贵”中的沟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07
/ 4

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古人以沟通处理分歧而追求和为贵,是一笔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本文拟对此作一发掘和探讨。

相互依存重于分歧

没有“不和”的现实,讲“和为贵”就是一句废话!它的提出,就是承认差别、分歧、冲突的存在,但认为有歧异的人应该和睦相处而不是斗得死去活来。和为贵,直言之就是与分歧共存。

与分歧共存的深层根基,是对相互依存重于分歧的认识。三国后期,在曹魏、蜀汉称帝之后,孙权也将称帝。派人来蜀汉要求双方以平等的皇帝名义交往,引起众多蜀汉大臣的不满,认为承认孙权为帝,就否定了蜀汉的正统地位。主张“显明正义,绝其盟好”。诸葛亮是这样说服群臣的:

“权有僭逆之心久矣”,我们对此没有计较,是为了求得他的援助。如果现在与之绝交,必然引起他深深的敌意。双方发生冲突,只会对曹魏有利。如果与他维持和好,“我之北伐(曹魏),无东顾之忧”,曹魏也不敢把对付孙权的军队,调过来进攻我们,这好处就够大了。“(孙)权僭(越)之罪,未宜明也。”

真是“如此诸葛方为亮”,只看他把相互依存重于分歧说得多么简洁:依存的好处大于容忍分歧的麻烦;或者,破裂的后果比容忍分歧更为严重;两者任有其一,或者兼而有之,都会决定与分歧共存——和为贵。孔明说服了群臣,还派使者到东吴,出席孙权的称帝大典!结果是双方重申盟约:“戮力一心,同讨魏贼。……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吴蜀联盟得到进一步巩固。①

消除与缓和分歧

与分歧共存,沟通在其中起什么作用?不好一概而论。至少可以说,对相互依存起破坏作用的分歧总是越少越好,沟通对消除其中的一个种类特别有效:因信息不畅导致的隔阂与误解。元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攻取南京,三万六千元兵投降,“皆疑惧不自保”。朱元璋觉察到降兵的疑虑,从中挑选五百骁勇健儿,带到自己的营房,让五百人环绕自己睡觉。元璋解甲酣睡到天明,“众心始安”。②我对朱元璋很少好感,但这事做得实在高明。他是把信息传递置入一个高度紧张的情境,用地点、用行动制造新闻,给人的印象就特别深刻。

关于“和”,汉代的刘向有个重要见解:“君子欲和人,譬犹水火不相能(相亲)然,而鼎在其间,水火不乱,乃和百味。”③有些分歧是不能消除的,它们尖锐对立如同水火;但是,如果能找到一只鼎锅来隔在其间,阻止水火相克对抗,让它们发挥各自的作用指向共同目标:煮熟食物,调和百味。那么,势如水火的分歧也能缓和。说得抽象点,缓和分歧,也就是在分歧之中或分歧之外获得某些共识,用同一性来粘合歧异性。正如尼克松首次踏上中国大地所说的,“我们虽然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却能设法架起一座桥梁。”尼克松的桥梁就是刘向的鼎锅。

贞观八年,皇甫德参上书,修宫室,劳民;收地租,厚敛。触怒了唐太宗,说他诽谤朝廷。魏徵进谏:以前贾谊对汉文帝上书,说有些事可痛哭,有些事可为长叹息。“自古上书,率多激切(激烈、迫切);若不激切,则不能起(打动)人主之心。”激切就有些类似诽谤了。只希望陛下详察他说得对不对。太宗醒悟过来,“非公无能道此者。”赏赐皇甫德参帛二十段。④

魏徵就是在异中求同,从臣子的角度看,采取激切形式也是合情合理,为国为君;从君主的角度看,注意内容就不必计较形式。双方应在说得对不对上获得共识,好不好听就忽略不记。至此,太宗君臣之间的歧异并没有消除,太宗也没有认为臣下就应该“激切”。但他至少能容忍这激切,不再把它等同于“诽谤”了。魏徵在君臣的歧异之间安装了一只鼎锅,隔断了水火的激烈对抗,从异中求得共识把分歧缓和了。

必须明确,面对势如水火的分歧,异中求同往往办不到,像前面讲的孙权称帝,再怎么缓和还是会否定蜀汉的“正统”。因而,诸葛亮干脆把分歧“悬搁”起来,他不纠缠帝不帝,而是设法异外求同,强调吴蜀联盟的“同讨魏贼”。超越分歧设定一个共同目标,不能手拉手往前走,至少肩并肩往前走。

回避分歧和稀泥

诸葛亮不纠缠帝不帝,反而派人出席孙权的称帝大典表示祝贺!就是说,他一边在缓和分歧寻共识,一边也在回避分歧和稀泥。回避,也就是“不争论”。沟通在这里不起作用,或者说,起作用的倒是停止沟通。分歧既无法消除又不能缓和,针对分歧去沟通只会使矛盾更加显露,双方更加疏远。不能言说的就保持沉默,给沟通划定界限,让它在敏感问题上止步,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中国人向来反对卖弄小聪明的“察察为明”,讲“水至清,则无鱼”,要“忍让是福”,甚至“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它维持了表面的和气,没有增加或尖锐双方的磨擦,让自己腾出精力去抓要务,出成果。“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说的是至理名言。

和稀泥,干脆说就是妥协迁就,不管你把它叫做“宰相肚里能撑船”,还是“装聋作哑”。甚至,稀泥要“和”在事态之前,对敏感问题,能不触及就不触及;实在回避不了,也是宜粗不宜细。唐宫廷有秦王破阵乐,歌颂唐太宗征讨四方平定天下之事。贞观十七年,太常卿萧瑀入奏,说这个乐舞太粗糙,要改写得更详尽。唐太宗说,我就是要“陈其梗概”,因为在朝将相,好多是过去的降将,“今若重见其被擒获之势,必当有所不忍。我为此等,所以不为也。”萧瑀拜谢:“此事非臣思虑所及。”⑤

抑制分歧升级

如果分歧都能靠装聋作哑回避,那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可要命的是,有些偏偏回避不了,或者,你想回避对方却要紧逼。停止沟通在这里丝毫不起作用,倒是打开沟通还起一种作用:抑制分歧升级(扩大或加深)。

从理性的角度看,只有那些自以为能从分歧升级中得到好处的人才会升级分歧。明了这一点,沟通就大有可为。通过信息传递,影响对方的收益预期,让他觉得升级分歧无利可图。三国时,传言曹操欲进攻东吴,孙权召来能言善辩的顾徽,说曹操有“异意”,你去北方出使,也探听一下消息。顾徽拜见曹操,“应对婉顺”,平静地说起江东近年的大丰收,说起山里多年的土匪刁民,都改恶从善,愿意当兵……

曹操聪明绝顶,当然知道这些家常话背后的含义。那是在增加“透明度”显示实力;他要进攻,就得付出高额的入场费!升级分歧无利可图,打不赢就和为贵,曹操乐得做人情:我与孙将军结为亲家,“共辅汉室,义如一家”,你说这些干什么?顾徽也回答得好,正因为“明公与主将义固磐石,休戚共之”,必想知道江东的消息,因此前来告知。曹操厚待顾徽使还。⑥

传递信息,使对方觉得无利可图,在挑衅行为的早期特别有效。因为寻衅的初期对挑战者是非常微妙的,在此期间,他如饥似渴地了解自己进展的信息,对最初的成功和挫折也很敏感。他倾向于硬把许多东西和初期的效果联系起来,并把这作为制订下一步行动的依据。因而,这时的他最容易受到影响。

但是,人不都是理性的,升级分歧除了理性算计外,往往还出于一些非理性因素。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对抑制非理性的升级,沟通又起着一种作用:减压阀。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似乎被人忽视了这一面。郑国人在乡校那个公共场所议论朝政,发泄怨言。有人劝他拆毁,子产说,毁它干什么?人们闲暇时有个地方聚聚,议论执政的好坏,“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这些话几乎得到古今一致的称赞,我总怀疑它的真实与可行。

当时的背景是子产搞改革,改了城乡经济、服饰制度的方方面面。一年后,民众编起小曲唱:好衣服藏起来不敢穿,把田亩查编又丈量。“孰杀子产,吾其与(帮助)之。”子产得知这个民谣怎么不把改革停下来,怎么不“其所恶者,吾则改之”?老实说,任何称职的首脑,都不会这样对待舆论。尼克松说:“领导是让他来掌舵的,不是跟着舆论跑的。”舆论最多能告诉你民众在想什么,却不能告诉你该干什么!“真正克尽职责的领导人,必须不怕有时处于孤立,至少在他规划道路的时候。”基辛格说。

在我看来,子产不毁乡校的真实含义是他的另外几句话,“作威以防怨,……犹防川”,靠威势制止怨言,就像使劲堵洪水。洪水冲破缺口,伤人必多。“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不如开个小口子,疏导水慢慢流;让我听到议论,把它当作良药。这有重视舆论民情的一面,也更有疏导情绪的一面,换一个比喻,开小口子就是装上减压阀。

子产面对的是不习惯改革的情绪发泄,从理性上说服民众,发泄无利可图丝毫不起作用——他发泄又不是要图利!加以高压,只会激化矛盾。不如留下乡校,有一块地方让他们出出气,发泄低级牢骚、高级牢骚、放下筷子骂娘……让憋闷的气体跑出来一些,等于装上减压阀。减压,对个人是心理保健;对社会则避免爆炸,增加安全。⑦

以有限冲突维和

以上说了沟通在歧异中求和睦的四种形式,对分歧,能消除就消除,不能消除可以缓和,不能缓和可以回避,不能回避可以抑制。不能抑制呢?还可以反其道而行,坦陈立场,指明分歧之所在;划定界限,不惜以有限冲突坚守。这是第五种形式——当然,几种形式也可以重叠和交叉使用。

划定界限,有好篱笆才有好邻居。篱笆标出了双方的领地,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这个雷池不能逾越!篱笆把你我的歧异鲜明揭示出来,有时候,它是指责对方的错误;但更多的时候,它是划定对方的“正确限度”,或者说,限定其正确的“有效范围”。它以开诚布公的争论来沟通彼此的立场,在确定各自的“正确限度”上达到相互理解。

达不到呢?很遗憾,就得说沟通不是万能的了。不知从多久开始,“和为贵”这个深刻思想就被庸俗化了。它往往用在劝婆媳吵架、办公室冲突那些鸡毛蒜皮的场合。和为贵就剩下一个“忍”。唐代张公艺九代不分家,高宗问他怎么能够做到,“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高宗为之流涕。”⑧后来就流传出一个窝囊透顶的典故:“张公百忍”。似乎“忍”就能“和”,这是把实现和的一种方式——装聋作哑和稀泥,膨胀成了唯一方式。只会以忍求和,在严酷的竞争环境中,最终会成为殉难者。

何谓殉难者?研究对策论的学者指出,殉难者是一个总是采取合作行动的人。不管对方如何经常地背叛、出卖,使他蒙受损失,殉难者还是坚持合作。因而他总是被对方无耻地利用;在交往中,殉难者显得最糟;在对策结束时,他总是输家。

和不和牵涉双方,一方行动的结果取决于对方的行动。大家都想“和”,那才和得成。以忍让求和是可以的,但对方把忍让看作软弱可欺,还要步步紧逼让你成为殉难者,那就不可以了。那就得采取与忍让截然相反的指明分歧,划定界限。后者包含信息传递的沟通,但又不限于沟通。正如前面论回避分歧说的,分歧无法消除和缓和时,针对分歧沟通只会使双方更加疏远。指明分歧也通常是,至少是暂时使双方疏远的。疏远而不破裂,划定界限能够坚守,必须以实力和使用实力的决心作后盾,否则,界限只是“适合朗读的政策”。把实力后盾、信息传递一起放进和为贵,这个古老智慧就转化成一种现代对策:针锋相对战略。

研究对策论的专家罗伯特·阿克赛尔罗德用计算机在200次重复对策中测试出几种不同的战略,分析表明,所有战略中最简单和最成功的是针锋相对战略。它倡导合作,并使对手随之也要采取行动。它有4个特点:

一是善良性。倡导合作;坚持做出合作的行动;以合作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二是可激怒性。不首先背离;但遇到反复或频繁出现的背离,则不失时机给予报复;以合作换合作,以背离对背离。

三是宽容性。一旦报复了,就“忘记”对方的背离;向前看,倡导新一轮合作;宽恕对方,即使他占了便宜。

四是清晰性。先出牌表明态度,让对方清楚自己作为的后果;报复之后主动采取两三个单方面的合作行动,给对方回心转意再次合作的机会。

阿氏说,这战略既非“强硬”也非“软弱”,它可以使双方积累更多的互利结果,减少刺激背离的因素。建立起这一合作形式,也可以保护自身免遭不合作者的侵犯。它通过合作或报复传递出清晰的信息,对方根据自己行动产生的后果,便获得了沟通。他们将最终认识到合作比背离好并付诸行动,这个战略是通过实践经验,而不是依赖对方的仁慈来导致合作的实现。⑨把这个战略翻成我们熟悉的语言,那就叫“先合作,然后一报还一报”;或者叫“以有限冲突维和”。

不相信“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上述战略的典范。但它经常被人误解,尤其是成都武侯祠那幅浪得大名的对联的误导。什么“能攻心则反侧自消”,开口便错!信了这个胡说,七擒孟获就是多余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艰苦备尝的汉丞相,就是个不懂得攻心就能消除反叛的大笨瓜!

记录诸葛亮南征史事,最详的是晋人常璩的《华阳国志·南中志》。据该书,南中反叛始于公元223年,诸葛亮最初就是“攻心”,让都护李严写信劝降,叛军回答:“愚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派分,正朔有三(指三国鼎立);远人惶惑,不知所归。”回答这样傲慢,叛乱也愈演愈烈,两年后几乎遍南中,孔明不得已率军亲征,然后就是七擒孟获。“七擒”尽管史有记载,想必有些夸张;擒擒放放或许有,不一定非是七次。明确这点后,按约定俗成,我们仍称它“七擒孟获”吧。

这个战役最精彩的是“打”出一个和为贵!或者说,是和为贵指导下的有限冲突。具体操作是把政治、军事、外交有机结合。政治的目的是和平,军事的目标是胜利。对方不要和平,只有针锋相对,施加军事报复,一次次打赢他,让他明白背离的代价。故孟获要一次次被打得屁滚尿流。但军事目标要服务于、受制于政治目的,打是为了和。攻心就在这儿开始起作用:显示对抗的风险程度,让对方产生畏战心理;传递和解意图,让他感到接受和解的条件比继续对抗更有吸引力。通过攻心影响他的意志,把军事目标转化为和平目的。在对方受到彻底屈辱或战争升级为失去理性的血腥嗜杀之前,使停战成为可能。

再是军事与外交的结合,军事要保密,外交要对话。记得基辛格曾痛切陈辞,要求美国人改变一种传统思维,即军事行动一开始,直接的外交接触就告终止。那至少不是中国的传统。我们更习惯又打又谈,边打边谈。谈不废打,打不害谈。《三国志·诸葛亮传》引《汉晋春秋》:孔明生擒孟获后,“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这个记载太简略,看不清孔明这样搞的用心。《三国演义》虽是小说家言,但下面的描写,从情理上推断,却是最为可能的。

“孔明酒后,唤孟获同上马出寨,观看诸营寨栅所屯粮草,所积军器。孔明指谓孟获曰:‘汝不降吾,真愚人也。吾有如此之精兵猛将,粮草兵器,汝安能胜吾哉?汝若早降,吾当奏闻天子,令汝不失王位,子子孙孙,永镇蛮邦。意下若何?’”⑩

按这个说法,孔明就是在向孟获显示实力,增加军事力量的“透明度”传递威慑信息。同时施以官爵利禄的引诱。这种说之以利害就可算作“攻心”了。但它是作为有限冲突的组成部分,与“攻城”结合在一起才起作用的。直言之,孔明降服孟获绝不是靠什么“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而是“以合作换合作,以背离对背离”;或者“先合作,然后一报还一报”。孟获最后说的是:“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这蛮王比那些窃玉偷香之余乱开偏方淘浆糊的白面书生聪明,他知道自己是如何被“天威”修理过的……

本文把范围限定在谈中国古人追求和为贵中的沟通,也只是观其大略,比如,前面说沟通对消除信息不畅的误解特别有效,那也是相对而言。任何为误解所苦的人都知道澄清真相并不容易,何况,今天还有大众传媒,误解也许早通过传媒转化成舆论。朱元璋一觉醒来,有记者嘲笑他“睡觉秀”,拍张照片登在头版,朱元璋不得不危机公关!……连这都不容易,其他的就更加复杂。仅此一端就可看出,和为贵、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分严肃、异常复杂的问题;追求和谐是分外艰苦、充满荆棘的工作;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也没有捷径可走。

注 释:

①《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②《明史·太祖本纪》

③《说苑·杂言》

④《贞观政要·纳谏》

⑤《贞观政要·礼乐》

⑥《三国志·顾雍传》注引《吴书》

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⑧《旧唐书·张公艺传》

⑨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第192~195页,1992

⑩《三国演义·八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