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涵义辨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2
/ 2

[摘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将西方隐性教育理念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范畴,特指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进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其不完全等同于隐性教育,与隐性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涵义 辨析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全球化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日益艰巨,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需要迫切解决的现实课题,准确把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两条途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明显地、直接地向受教育者表明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使受教育者受到影响的有形教育方式[1]。包括“两课”、党课、专题报告等有组织的政治教育课程。学术界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理论界学者虽然说法不一,但意思大体一致。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原意是指与显性相对的为受教育者感觉不到的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无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即“不育而育”的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特指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的教育。
隐性作为形容词是指性质或性状不表现在外的,隐性要隐的是教育者的身份、教育内容、教育者的意图,隐的是政治性和阶级性,隐的是教育的灌输过程。
从隐性课程的角度来探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者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在“两课”之外的没有被纳入高校课程管理范围的德育课[2]。从实践角度定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者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学校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人文景观、人际关系、校风、校园精神以及教育管理者的人格力量等带有思想政治色彩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氛围{马雷.大学生社会化思想教育的隐性模式[J].高等建筑研究,2002(3).};是一种教育实践的理念,即“神”{白显良.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定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5).};是以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等为载体来引导学生使之在体验和分享中获得身心和个性发展的一种活动{彭小兰,童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四个维度[J].江汉论坛, 2009(3).}。从教育方式方法角度研究的学者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存在的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把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实践、教育课程,教育的意图等要隐的内容,隐(、隐蔽、蕴涵、渗透)在教育资源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包含七个部分:专业课、计算机技能、外语、专业技能培训、选修课等通识课程素质教育资源;教室等校园环境等物质静态层面的资源;班风、学风、校风、主题团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五四歌咏比赛、建党纪念日、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人文环境等校园文化层面的资源;学生守则、班规、校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社团规章等制度层面的资源;教育者的言行、文体活动、心理咨询、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社会实践等动态层面的资源;职业规划、就业工作等学生工作资源;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更广阔的校外资源。在隐性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把教育意图、目的隐藏到学生所能理解、认同和接受的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中,学生在“无形”的“氛围”熏陶下,在愉悦、激奋、庄严、悲痛、愤怒等情感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教育意向的境地,达到教育的目的,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不为受教育者所察觉,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方法。教育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成功的教育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课程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受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上都有别于隐性课程。美国学者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提出的“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原意是指一种侧重于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情、意、信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坚定信念的教育,表现为教育过程的随意性、教育结果的非预测性、教育途径的开放性、教育内容方式的隐含性和教育主题的自主性。研究中与隐性课程类似的名称有,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等,内涵大体一致。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e curriculum)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如公民教育、通识教育、人格教育、宗教、以及心理咨询等。上个世纪隐性课程作为一种教育方式首先引入中国的基础教育,1996年,有学者认为,潜在课程就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包括学术的与非学术的)[3]。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隐性课程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随着对隐性课程和教育研究的深入,逐渐具有了政治色彩,引申为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首次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范畴,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此后,隐性教育被引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或德育研究中,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开始就具有了特指的涵义,而与基础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有所区别,专指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教育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常被说成是隐性教育,但在概念上,两者不能混为一谈。隐性教育是我国学者对西方隐性课程的通称,当隐性教育一词从西方引入中国的时候,就已经具有的中国特色。隐性教育在西方,比如美国,为社会科、公民教育、通识教育、人文教育、宗教教育等,注重的是作为公民的个体成长和人格教育。像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三章所批判的,资产阶级所要塑造的人是超阶级的抽象的人。美国社区学院即拥有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陆肯比尔(Lukenbill)和麦凯布(McCabe)于1978年撰写的最早有关社区学院通识教育的专著《变革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指出,通识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是发展和整合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经验,使他们能有效的进行终身的学习和探索。美国社区学院未来委员会在《建设社区———对一个新世纪的展望》的报告中称:“加强人文通识教育是社区学院所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尤其应指出的是,社区学院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为生产性的职业做准备,而且要使他们超出自己狭隘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并使他们过一种有尊严和目标的生活。” 由之可见,隐性教育不仅包括意识形态教育,而且具有更广泛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具有鲜明地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治立场,培养的是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既要实现在中国与其他国家无障碍交往中维护自己的利益,又要面对西方价值理念对我国政治制度、国家命运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内外局势日益复杂的环境下具有前所未有的艰巨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特殊主体和意义,充分体现了政府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事业。
[参考文献]
[1]张应军.新升格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32.
[2]姜茂徐.论高校德育的隐性课程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2007(3).
[3]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33-34.
(作者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