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为学科建设服务的现状分析和探索——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09
/ 3
一、图书馆为学科建设服务的现状及研究的背景
学科建设是关系到高校发展水平和社会定位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基础建设,也是一项根本性的建设,学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的声誉。学科建设理所当然地成为大学管理者最为关注的事情,良好的学科建设不仅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而且也是学校竞争优势的体现。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科专业的多样性已构成现代高校的办学模式。我国高等教育中现有的专业多达2000个专门学科。各个高校为也以学科建设为立足点。例如重庆交通大学1996年前仅有7个系、13个专业,2006年止不到10年的时间,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47个普通本科专业、28个高职(专科)专业,并具有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育等多头并重的大学教育模式。学生人数由1996年前不足3000人,现扩大到2万多学生人数的规模。新学科、新专业的增设,专业学科人数的成倍增长,而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科研力量的迅速崛起,对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重藏轻用”、“以书为本”、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读者的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必须打破传统的、被动的、管理式的服务方式,这就对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新的危机和挑战,在高校加强学科建设的背景下,图书馆服务职能也发生相应变化,出现了以支持特色学科、重点和优势学科为主要内容的功能侧重。在学科情报调研、学科专业文献资源建设、资源整合、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开展信息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活动中图书馆提供学科化的服务是当今高校图书馆势在必行的服务方式。
二、高校图书馆为学科建设服务存在的问题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面向学科方向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构成的最基本要素,也是为学科建设服务的基础和保障。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支持,高等学校图书馆提供的文献信息资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学科建设,影响着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影响着高校的发展水平.面向学科方向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必须与学校各学科专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强有力的文献支撑,目前以重庆交通大学为学科建设服务现状存在的不足有以下的几点:
(一)馆藏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例如: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两个学科是充分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的学科。其中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轮机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为交通部重点学科。对这两个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要做到从基础到研究级收藏完备,即要保证读者对基础知识掌握的需要,又要注重收集这方面的前沿发展的最新成果的相关中外文图书,尤其外文图书要保证研究级收藏,保证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在尽量全面系统收藏重点学科文献的同时认真研究这两个学科的支撑学科情况,收集相应的图书,形成较完整的相对合理的文献体系。而我校图书馆在这方面的馆藏结构存在着文献资料过时,外文资料欠缺,不能及时的更新网络上的有效资源,相关的链接经常不能正常使用等现状。对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准确度把握不好,开设课程晚的学科专业,文献配置不连续和断档等问题。
按照学科建设的需要设置、图书馆存在着馆藏结构要与学校的办学方针、办学规模、办学层次、课程设置以及科研水平相匹配的原则, 以构建合理的藏书结构、文献资源系统。目前、由于缺乏馆藏特色、馆藏结构不合理,专业信息资源不充足,重点学科的专业深度方面还有潜力可挖、学科建设的层次性不明显等现状。
(二)数字资源不全面
我国各高校对数字资源建设缺乏共享意识,盲目追求大而全.出现了大量重复低水平的建设。在数据库的采购上大多数高校都采用的集中采购,出现了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有的大家都有,没有的大家都没有的现状。在数据库建设方面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评定细致,难以开发出规范化的产品。造成资源供给的有效不足,同时也造成资源的大量闲置。高校图书馆数据资源基础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差异使得高效的数字网络系统建设在信息设施方面有存在巨大的差距。整体的差异性使得高校图书馆资源难以统一化和规范化。此外数字化资源的建设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但目前各高校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图书馆队伍自身建设还存在问题。
在信息资源建设内容方面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即高校图书馆在动态的,实用性和有特色文献资源体系建设上存在着某些不规范不系统等方面的不足,对信息加工层次浅,内容交叉重复,存在冗余信息,知识关联程度低,二次文献和一次文献之间缺少链接关系,用户难以获得全文精确的、专一的和针对性强的文献.在文献服务内容在服务形式上单一、僵化既没有多层次性,也没有深层次性等现状。
(三)学科服务跟不上
高校图书馆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学科馆员将咨询服务、学科网络导航建设、课程网站建设、研究帮助等服务成功地嵌入到用户学科信息获取环境中了, 学科建设中如何加强与图书馆之间的联系,图书馆所能提供的资源如何为学科建设服好务是当今高校图书馆所必须思考的问题。而目前大多数学校学科馆员的人数不足,学科馆员人才队伍素质普遍不高等问题,并且高校间缺乏有效的共享协调机制,因此,学科服务的开展缺乏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影响学科服务的质量。一般院校的学科服务服务质量不高,有的图书馆实施学科服务五六年了却仍然停滞不前,如何在学科服务中找准定位,寻找突破点是搞好学科服务的前提。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时代如何开展学科化服务,需要遵循哪些原则,以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等等还缺乏足够深入的研究。

三、图书馆服务于学科建设的积极的对策
(一)加强学科建设中学科化服务
开展以学科馆员为核心的知识导航服务、构建交互性虚拟学习社区、强化信息整合系统的构建和应用、建立以创新性为导向的用户激励制度。学科建设中学科信息的提供,特别是本校的特色学科对该领域的文献情报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越前沿化、全面化和便捷化为此图书馆应密切关注教学改革和学科发展动态, 加强重点、特色学科信息资源建设, 力争达到可以支持该学科教师及科研人员进行一定深度的教学研、辅导, 为特色学科专业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图书馆必须顺应实时的开展学科化服务,推出在学科馆员、领域专家、普通用户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共同为该资源保障系统的发展出谋划策。
(1)图书馆提供对信息资源的“一站式”检索服务。及时的对动态资源的发布与浏览功能更新,将互联网信息资源和校内信息资源等进行了有序的整合,并运用检索代理技术实现统一检索平台。保证了动态资源的及时更新,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动态资源信息的权威性、有效性。及时与用户沟通,现有的一站式服务中基础的学科导航系统都不支持对动态信息资源的搜集与发布功能。因而让学科馆员、普通用户参与到动态信息资源的搜集与发布环节中来,将系统中只支持文献资料的查询而不能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信息推送这些具体的服务,变为可以按照用户指定的需求将用户所关注领域的相关资料及时传送给用户。引入IC的建设也是图书馆对高等教育、科技发展、信息全球化、电子学习方式(E-learning)、用户多样的需求等当前趋势的回应举措。一改以往的不能满足用户期望的情况。开展IC服务模式,从的合作性、交流性、团体性三个方面更好地体会“以用户为中心”的 IC建设的服务理念。信息共享空间都将会给人们提供更加开放、灵活、舒适的、有益于多种多样的学习和研究的环境。
(2)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基于学科馆员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面向学科及科研项目的学科门户服务模式、面向特殊群体和特定领域的定题服务模式等。随着学科发展的交叉性、渗透性,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不断涌现使得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需要和特色,建立起—个更便捷、更行之有效的教学参考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学科咨询团队,以咨询团队为学科用户提供咨询服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应引进博客系统,将维基百科的写作模式应用于学科专题知识库建设,运用认陌的理念和技术手段,整合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做好图书馆信息推送工作。
(3)以用户为网站内容创建主体,实现了用户之间自建资源的共享,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目前,虽然互联网进入到几时代,但高校图书馆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静态服务模式,以图书馆员为主导的信息服务模式仍在延续。高校图书馆可借鉴豆瓣网成功的服务模式,让用户也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贡献者和组织者,运用场尾相关技术,搭建用户沟通平台,构建满足用户需求的虚拟社区。
(二)学科建设与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
文献馆藏是基础,实行“虚拟采购”和专家选书制度(包括纸质和电子文献的配置),保证馆藏资源分级性,即根据本校的学科的分级性首先保障重点馆藏符合学校重点学科的专家、教师的需求。选书时图书馆对重点学科纵向发展过程中各阶段有影响的专业书籍、国内外专业权威性论著,以及必备的工具、参考书等要全面收集、整理和保存。其次,兼顾本校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形成与重点学科相配套的高质量的馆藏资源结构。同时,图书馆还应广泛收集重点学科的“灰色文献”。对没有正式“成文”的又及能时的反映了是各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具有独特参考价值这些文献作为特色文献馆藏,而不在以复本量来充斥馆藏量的做法。提高馆藏文献的优质率。此外,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文献类型与载体不断增多,文献资料老化速度加快,时效性减弱。这也迫切需要图书馆加强对文献信息的开发工作,方便用户及时利用最新的文献信息。在了解和掌握学科构成及学科学术队伍、对学科的文献信息需求做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加强研究,不断开拓高校各具特色的面向学科方向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新路。除了应该进行宏观上的控制,还应该从微观上分析各个学科的具体的文献资源建设情况,并根据动态的学科建设情况和文献资源现状及时进行调整
(三)加强馆际间的相互合作和共享资源的建设
高校间多馆合作模式可以使得各图书馆可以集中优势去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有利于提高参考咨询服务质量和效益。高校之间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论基础与校内信息资源协调建设,高校间做好信息资源的协调采购,各馆应积极加入到数据库的建设中来,针对馆内外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并自引、自建出多类型可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的多形态数据库。尤其是注重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能反映出与本校特色学科和重点专业相关的特色馆藏专题数据库。以便于更深层次的开展图书馆的网上服务。一般图书馆提供网络服务时,由于大众化的信息在网络上随处可见,所以最受欢迎的是各校所提供别馆没有的特色数据库资源,不但方便了信息需求者,而且也体现出了提供特色数据库图书馆的存在价值。

小结:
高校图书馆在为学科建设的服务中不断的提升自己,为学科建设服务包括基本组成要素有:学科知识智能化平台服务用户、学科馆员、信息资源库,学科知识库,学科馆员业务平台,按照其内在联系,及学科知识服务的目标、构建了一个动态的、集成的、个性化和学科化的知识服务系统。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为学科建设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满足高校读者用户更深层次的知识信息需求,还需通过实现管理创新来带动机制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强学科馆员队伍建设,以提升学科馆员素质和服务意识;实现学科知识服务共享、人力共享,以提高高校图书馆为学科建设服务保障力度。
[参考文献]
[1]董秀娟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曲阜师范大学,2010:5-6
[2]彭红光高校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研究 华南师范人学,2005:8-9
[3]陈秀丽.利用网络服务塑造高校图书馆形象研究 农业图伟情报学 2010:22(4)5-6
[4]常书智.文献资源建设工作〔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11
[5]文榕生.论文献资源的保障与使用〔J〕.图书馆论坛,2003(6)
[6]刘建国.面向学科建设的馆藏图书质量分析.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9)
[7]廖洁.高校图书馆与重点学科文献保障[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5)
[8]卞福荃.面向学科建设教学参考文献数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
[9]韩海涛,曹晓英.网络环境下面向学科方向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图书情报工作,2005(7)
[10]赵春旻.山西师范大学学科建设文献保障体系的研究与确立[J].晋图学刊,2000(6)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