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及其在工作中的地位。
中国知网(CNKI)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要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二、自我教育及其特点
所谓自我教育是指个体根据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对自我提出任务,把自我作为认识、约束、调控与改造的对象,以提高和完善自我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自我教育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自我教育作为一种充分体现人的自主性的教育,除了具有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外,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教育地位由客体变为主体。
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不论是接受一种思想观念,还是确定一种理想信念,受教育者都是通过自觉的内心体验,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而选择和认同的,它能使个体意识中的内在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个体思维活动中的自主性得到彻底体现。
(二)教育目标由社会规定变为自我取向。
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作为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提出思想品德修养的目标,从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到待人处世的日常道德行为,无一不是由个人选择而定,并可根据社会的要求进行动态调整。
(三)教育的方法由外灌变为内导。自我教育过程中的方法主要是个体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根据自己的思想实际、知识水平而采取的一种自我的内部疏导和调节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外在教育更具有自主性和持久性。
三、职业素养的自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从高职生自身角度看如何进行职业素养的自我教育。
高职学生的自我教育存在于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之中,既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高职院校就业率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无论从高校职业素养培养的客观要求,还是从当前高职生的实际情况来说,这种自我教育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要培养职业意识。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认为,中国有69%-80%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规划、就业时容易感到压力。中国社会调查所最近完成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
雷恩·吉尔森说:“一个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购买穿了一年就会扔掉的衣服上的心思要少得多,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当他未来的幸福和富足要全部依赖于这份工作时。”很多高中毕业生在跨进大学校门之时就认为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在大学里尽情地“享受”了。这正是他们在就业时感到压力的根源。
当代高职学生一般年龄为18~22岁,正处在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时期,自主意识和自主行为日益增强,他们受传统的约束较少,更容易认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一般地说,他们在入学前和在校期间,已接受家庭和社会复杂的影响,有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习惯的积淀,因而在接受学校教育内容时,往往会以己有的认识和体验进行分析、筛选和自我加工,有时甚至会加以抵制。他们越来越不愿意自己处在行为客体的位置而被动、机械地接受教育者所给予的信息,希望能将自己的需要、行为目标及行为反应内在地统一起来,以表现自己在行动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固然给职业素养培养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生机。只要我们善于启发、引导他们正确地开展自我教育,让他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去选择,职业素养培养才可能取得春风化雨之功效。
培养职业意识就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因此,大学期间,每个高职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2.在专业理论和实践课中培养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人们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也是职业人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的生存之本。高职学生已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阶段是他们一生中增长技能、积蓄能量的重要时期。他们必须获得专业知识,考取各类证书;必须拥有人际交往能力、竞争能力、合作能力。高职学生必须放弃被动的学习方式,主动采用自主性、研究性、创造性学习方法。课堂上认真接受老师讲授的各类知识,全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各种社会技能。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获得与现实的实际操作相同的体验,逐步掌握职业岗位必需的基本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高职学生应该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比较容易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学校的教学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针对社会需要和专业需要所制订的。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并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培养计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尽可能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图书馆等获得知识和技能,作为将来职业需要的储备。
4.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
“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优劣;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它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大部分的职业素养是人们看不见的,但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
隐性职业素养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核心职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事实表明,很多高职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有记者调查发现,缺乏独立性、会抢风头、不愿下基层吃苦等表现容易断送大学生的前程。如今,很多大学生生长在“6+1”的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在独立性、承担责任、与人分享等方面都不够好,相反他们爱出风头、容易受伤。因此,高职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培养独立性、学会分享、感恩、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把错误和责任都归咎于他人。自己摔倒了不能怪路不好,要先检讨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思想、情操、意志、体魄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善于从逆境中寻找转机。
四、从学校的角度看如何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自我教育
高职学生自我教育的意向和行为、能力和素质,不是生而有之的,也不是在后天的环境中自发形成的,而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与学校教育的环境影响和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必须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坚持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
自我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我教育不等子放任自流,只有把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学生的主体性不是主观自生的,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育者的引导与帮助。正像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曾说过: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发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部由教育者赐予我们。正因为如此发生认识论专家皮亚杰指出“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在每学期教育的计划、组织、方法中应该包含的自我教育因素,有弹性的教育计划,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方法,宽松的教育环境,更有利于大学生独立、自主、自治精神的发展,更容易积淀起他们自我教育的经验和能力。
(三)让高职学生在学校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
学校应尽量提供给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给予学生更多的认识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充分发挥集体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并从中注意分析高职生们的心理特点及其价值观念,做到有针对性地对其加以引导,使他们从中提高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塑造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能力,增强自我管理的愿望和动机,从而在社会化过程中尽快找准自己的位置,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体系。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活动是需要集体环境保障的。学生会、研究生会、各种学生组织、社团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指导思想下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健康的实践环节。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员和干部的骨干作用,
注重树立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开展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给学生提供一种“见贤思齐”的感觉,引起他们深刻的反思,这也是推进高职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重要力量。课外阅读、文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其它创造性活动的机会越多越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
(四)创造健康集体和舆论。
健康的集体能够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健康的集体舆论,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帮助学生克服不良欲望与行为,健康的集体与舆论环境有利于高职学生的自我教育。
(五)教育者是否能以身作则,成为高职学生自我教育的表率。
从客观上讲,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对受教育者有着巨大的影响。孔子说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了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教育意识,教育工作者必须率先垂范,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树立正确指导思想的前提下,注重自身优秀品质的发扬,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从而更好地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在教育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主体性,因材施教;多贴近学生,创造平等、轻松与和谐的沟通氛围;同时通过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认真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以培养高职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进而提高其职业素养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者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严以律己、言行一致、不断完善自己道德人格的进取精神,不仅会给学生以有利的鼓励,而且也会给他们提示具体生动的模仿对象。
(六)创设有利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教育的校园环境。
环境是指环绕在人们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现实。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环境是指围绕在大学生周围并对大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的开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任何个体的成长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环境总是以其自身独特的形象潜移默化的感染人、熏陶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的影响,不受环境作用的个体是不存在的。因此,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同样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尤其要创造出良好的校园环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希望你的学生能表现自己,那么你就得在学校创造自我教育的环境,而且要善于保持并使之经常充满着崇高的精神。”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努力构建健康、向上、和谐的自我教育氛围,积极创建有利于引导学生富有成效地开展自我教育的校园物质环境、校园制度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和校园人际环境。
(七)在实训实习过程中培养职业态度。
高职学生在选定专业时就对未来的职业或“职业群”有了一定的了解,形成一定的职业认知。在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是学生了解职业、了解自己与职业的适合度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学生可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校内实训实习活动,在职业环境中,了解自己的职业前景、体会自己是否适合这一职业以及本职业的日常行为规范和职业技能要求,增强对职业的认同与热爱,完善自我,挖掘潜能,通过实训体验,自行调整,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的自我教育是不是一个长久和复杂的工程,应该贯穿于整个高职生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让职业素养的自我教育需要学校与学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祖嘉合.试论自我教育的依据与传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版)1999,
[2]周泽雄.略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J].韶关学院学报,2001(8)
[3]张思灵.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及其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8)
[4]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J].(教育科学版),2001(1)
[5]马斌.略论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及其培育[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
[6]付晓容.浅谈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15)164.
[7]应文豹,王秋梅.高职院校构建职业环境提升职业素养初探[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40.
[8]郑巍,曹晶.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4,(28)11.
[9]毛建梁.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7,(26)73.
基金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编号:73262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