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模式下新型社区法制宣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05
/ 2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的城乡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中国沿海城市整体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升,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沿海向内陆、从中心城市向卫星城市以及城乡结合部的农村拓展。将农村新社区建设作为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已成为城市居民联系密切,利益共存的基本空间,将社区作为法治建设的新型载体和基本单位,加强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对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及构建现代新型社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城乡一体化社区的概念
社会学者们认为,社区首先是一个社会变化的过程和归宿。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费孝通认为,社区建设可以看作是一个城市化过程的继续,也即它既是城市发展的延续,也是城市市民现代化的继续。费孝通在研究市场经济对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过程中,提出了社会阶层逐步形成的理论。这一理论指出,在社区形成的最初阶段,其表现为不同人群向不同的地域集中,而由经济上自立的人员所组成的同质居民区由此出现。由于其数量和规模的急剧增长,就使得需要外部帮助的弱势群体也呈现出同样集中的趋势。由于不同的人群在内部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关系样式和组织结构,因而在外部也必然会提出要求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当越来越多的市民在经济上得到自立,并逐步形成和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同时伴随着业主委员会等居民自治性组织的走向成熟,社区公共事务的自治也必然会成为居民的内在要求。
一般来讲,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仅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且总离不开一定的地域条件。人们会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区性生活共同体结合而成的。这种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社会学上称为社区。构成一个社区,一般应包括以下五个基本要素:(1)一定数量的社区人口;(2)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3)一定类型的社区活动;(4)一定规模的社区设施;(5)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
目前,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一个新型社区(城乡一体化社区)一般以一个村或几个村组成,学校、公园、商贸、文体、卫生服务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在社区设有社区党组织、社区管委会,社区管委会下设综合办公室、服务中心、活动中心、物业中心等“一办三中心”。合理化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背后有一些软性的指标,如安全感、信任感,也包括环境生态、服务设施、权益保障等等。
二、社区法制宣传的必要性
社区法制宣传在新时期法制建设中起特别重要的作用,通过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可以为构建和谐、法治、文明的社区提供保障作用。
1、是社区居民自身素质提升的必然要求
法律素质是现代法制社会对公民文明素质提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在要求,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关键是使受教育者具备正确的法制观念和较强的法律意识。在城乡一体化模式下,提高社区成员的法律素质,是社区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居民的法律素质的提高主要是培养居民的法律意识,而法律意识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和发展,必须进行有意识的培养。知法是守法的前提,知法才能培养法律素质,使社区居民自觉遵守法律。社区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使社区居民知法,全面提高居民法律素质,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建设法治社区。
2、是社区行使自治权的必然要求
社区是居民居住的场所,同时它也是居民生活和展开各种教育文化活动的据点。新型社区需要建立社区自治机制,在社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居民事务公开透明。在坚持村民自治制度的基础上,需要健全和规范基层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等制度,这些都需要进行社区法制宣传。
3、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区的发展,社区地位的增强,社区的功能不断被强化。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区。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在社会和政府之间构建一个十分可靠的缓冲带,使政府和居民之间能及时、有效地沟通信息,加强理解,减少矛盾冲突,建设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和谐社区。
三、社区法制宣传的主体
社区法制宣传的主体是多样的,多层次的。社区管理委员会、 辖区内的司法行政部门、学校、法律服务机构、法律工作者等都可以成为法制宣传的主体。
1、社区管理委员会
在新的社区管理体制下,社区管理委员会是社区的核心管理部门,虽然我国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但随着管理体制的改革,社区在整个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承担了更多的政治管理功能。增加居民法制意识,进行社区法制宣传成为社区特别重要的功能之一,作用社区的核心管理部门,成为社区法制宣传最主要主体。
2、司法行政部门
主要指司法局是我国普法工作的主管部门,应该依托社区做好普法工作,是社区法制宣传的第二大主体,为社区法制宣传做好政策、资料等服务工作,以便社区更好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3、社区范围内的学校、法律服务机构、社区法制宣传志愿者
高等学校尤其是有法律专业的高等学校可以利用理论优势,为社区作法制讲座,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制理论水平。充分发挥学校、社区青少年学校等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开展公益法制讲座活动。社区内的法律服务机构,法律工作者,特别是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有义务为社区法制宣传提供帮助,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决现有的法律问题,在服务中提高居民的法律素质。各个社区都有政治素质好,懂法律、觉悟高,非常热心社区工作的社区法制宣传志愿者,如律师、司法工作者、高等学校法律教师、法律专业的大学生等,他们是社区法制宣传可以依靠的力量,成为社区法制宣传的主体。
四、社区法制宣传的主要内容
1、宣传提高居民法素养的法律法规
让社区居民形成“法律至上”、“法律至尊”、“法律至圣”的观念,努力培养民众尚法、护法意识,使自觉接受并从内心敬重、信仰法律。
2、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进行社区法制宣传时,要了解群众关注什么,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所在,群众在法律方面有什么困惑和疑难,在生产生活中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服务与帮助,在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在方式方法上能够满足社区群众的喜好,努力提高社区居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所言“要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将法律运用到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去,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过程,使法制宣传教育植根于实践的沃土中,生根、发芽、结果。”通过建立社区居民学法制度,建立社区法制宣传橱窗,建立社区法律图书角,建设社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定期开展群众性法制专题活动。
3、宣传有利于社区和谐稳定的法律法规
新型社区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可能出现“四化”现象:社区成员复杂化、问题多元化、矛盾焦点化与需求层次化,为了建设管理规范、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需要宣传有利于社区和谐稳定的法律法规,针对一些特殊群体进行法制宣传,例如要加强对青少年、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以及下岗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全面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
五、结束语
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社区内成员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等基本有章可循;社区居委会基本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自治;社区居民得到方便、快捷、高效的法律服务;社区矛盾得以及时化解;社区稳定有更充分的保障,社区居民安居乐业。开展社区法制宣传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对上海社区建设的一点思考》文汇报2002年5月1日
[2]郭中军.《关于上海市社区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上海法学研究》2002年第二期
[3]《关于深入开展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思考》,http://www.hnfz.net/Item/47920.aspx(2010.4.22)
(作者单位:嘉兴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