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近年涌现出的代表性微电影作品,尤其是刚刚结束的中国首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为例证,对其作为新兴媒介在自我定位与认同上的模糊、发展路径上的多元选择、以及审美风格上的杂糅性质,做了较为全面的厘清与评估;阐释了微电影建立在剧情和纪实两种叙事特征上的,“拟在场性”的表现主义纪实美学;辨析了存在于微电影内部的,关于“真实”、“客观”涵义的多重理解方式,以及“表演”和“再现”之间的微妙平衡;进而发掘出微电影横跨“主流”和“边缘”、以民间立场和视觉承担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的价值潜能,指明了其从“作业”走向“作品”的理想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