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中心
期刊检索
论文检索
行业资讯
期刊
期刊
论文
首页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年3期
>
解读《印度之行》的性别政治
解读《印度之行》的性别政治
打印
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福斯特对待性别的独特态度和认识以及他对性别的艺术处理,是解开《印度之行》某些神秘现象的钥匙。在福斯特的眼里,英国和印度的关系变成了男人和女人的关系的比喻。性别的高下之分,和种族的优劣之别相互融合,巧妙地服务于小说作者的意识形态的抒发。但与此同时,《印度之行》的两性关系又具有强烈的去政治化意图,该作品在殖民时期和后殖民时期都同样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评论,原因正在于此。
DOI
wjv5lxe9d7/610798
作者
索宇环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
《印度之行》
性别
民族
种族
政治
分类
[文化科学][教育学]
出版日期
2008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1
杨柳.
解读福斯特小说《印度之行》
.中国文学,2013-09.
2
石嫣.
印度之行有感有机农业
.肿瘤,2010-01.
3
张文明.
期待与失望的《印度之行》
.高等教育学,2007-02.
4
钟淑英.
以性别之帆,推道德之行
.教育学,2021-06.
5
罗丽.
艰难而不息的跋涉——解读后殖民主义小说《印度之行》
.教育学,2009-03.
6
徐海静.
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与小说语篇解读——以《印度之行》为语料
.教育学,2013-03.
7
赵爱青.
论《印度之行》中福斯特的双重意识
.职业技术教育学,2010-04.
8
张艳.
《印度之行》中文化的对立与融合
.政治学,2011-05.
9
刘建梅.
愿望和现实的距离——《印度之行》中的“连接”
.教育学,2005-03.
10
王华.
解读“刘著”——消解性别
.教育学,2012-12.
来源期刊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3期
相关推荐
三首宋词的性别解读
《印度之行》中霍米·巴巴“第三空间”的建构
教育促进性别平等:印度民众运动的经验
羊城之行——番禺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经验解读
性别焦虑/身份颠覆——解读狄金森诗歌中的性别意识
同分类资源
更多
[教育学]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教育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研究
[教育学]
体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教育学]
让学生形成数学学习的最佳心态
[教育学]
小学英语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分析
相关关键词
《印度之行》
性别
民族
种族
政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