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诗词中有许多佳作。作者抓住某一意象,层层递进,起伏跌宕,回环照应,起到一唱三叹之效。如李商隐的“君间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从现实到未来,从孤身一人到两人共窗,从巴山到故乡,作者抓住了“巴山夜雨”这特定的意象,反复运用,包含了人生多少的无奈和希望。最有名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悬挂——西斜——落下的过程。
出版日期
2008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