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只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实现教育事业良好发展、国家不断进步的发展要求。同时为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的探究及分析,并提出相应有效策略,以期对高中数学教育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有效性 提高策略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育影响,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仍采取枯燥、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对着教材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同时,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教师对学生没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从而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限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挫伤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创新,进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一、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首先,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始终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教学方法枯燥、单一,未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接受程度是多少,只负责讲解后让学生自己去消化。这样学生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心理。    最后,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学生由于在初中学习中,对教师产生了依赖性,并未认识到高中教学的不同,不会进行自主学习,缺乏学习计划,课上只会记笔记,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不能很好的进行理解,做题时缺乏自我思考,只是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解题。    二、新课标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运用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足够的兴趣,才会进行自主探究。但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灌输式的教学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枯燥,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限制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通过探究式教学的运用,有效的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时,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情境,比如为学生讲解高斯上数学课的故事,再为学生设计实际的案例:某比赛学生在设计队形时,从第一排开始人数分别为 1, 2, 3,……, 10,那么一共有多少人?如果是 50排、 100排呢,共有多少人?学生经过推导,体会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明白了什么是高斯算法。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树立学生求真的勇气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热爱数学的情感。     2.运用小组合作,发挥学生主体性    数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度内容,大多数的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且不是单独学生个体可以进行验证和探究的,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验证学习,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数学素养。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而学生被动接受理解的状况 ;其次,合作学习有利于创建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良好的互动教学氛围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最后,有利于促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关于长方体以及圆锥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合作探究绘画进行讲解和引导,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作者 杨柳
出处 《教育学文摘》 2019年17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04月0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