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中心
期刊检索
论文检索
行业资讯
期刊
期刊
论文
首页
>
《中国书法》
>
2014年11期
>
苏轼书论“窃斧”说发微
苏轼书论“窃斧”说发微
打印
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苏轼书论两次称引“韩非子”中“窃斧”典故,对书法鉴赏活动中审美主体关于创作主体的先入之见作出一定反思。其说浅显,且语焉不详,但却有很强的思辩张力。
DOI
5jo6vvy6jv/1457236
作者
何学森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国书法》
2014年11期
关键词
书论
苏轼
创作主体
审美主体
鉴赏活动
韩非子
分类
[艺术][美术]
出版日期
2014年11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1
戚荣金.
苏轼诗学思想和书论的互通
.高等教育学,2008-05.
2
邹然.
先孔《诗》说发微
.教育学,1994-01.
3
余钢.
王夫之“以意为主”之诗说发微
.教育学,2009-08.
4
李之往.
论苏轼的“辞达意”说
.教育学,1985-01.
5
徐凤玲;王爱玲.
论苏轼的“枯淡”说
.教育学,2003-04.
6
张文峰.
《陕西省志·档案志》正式出版发斧
.档案学,2018-01.
7
方圆圆.
苏轼文艺思想发微——以《与谢民师推官书》为例
.教育学,2022-10.
8
赵炜.
达·芬奇的“镜子”说与苏轼的“随物赋形”说
.产业经济,2007-03.
9
徐中玉.
苏轼的“观物必造其质”说——苏轼如何认识、观察、表现生活?
.文学理论,1987-04.
10
魏启鹏.
楚简《老子》“大成若诎”发微——兼说老子不非礼乐
.中国哲学,2001-03.
来源期刊
中国书法
2014年11期
相关推荐
磨斧
座位学发微
《西洋记》发微
桂枝功效发微
义理史学发微
同分类资源
更多
[美术]
邓威作品
[美术]
艾德里安·格尼:重构的历史与记忆
[美术]
渴望精神的超越
[美术]
孟頫家园
[美术]
朱守道 学书絮语
相关关键词
书论
苏轼
创作主体
审美主体
鉴赏活动
韩非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