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提出了高速中央处理器与多个相对低速的外围设备通信的解决方案。该方法使用PCI9054来实现PCI与本地总线之间的即时数据传输和本地到PCI的高速DMA传输。还介绍了使用CPLD模拟INMOS链路通信协议的方法和PCI设备的驱动程序开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kari导管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传统造影导管联合指引导管完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冠脉损伤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入选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年龄(55.3±10.6)岁。急诊PCI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采用Ikari导管完成急诊PCI组(A组,25例);采用造影导管联合指引导管完成急诊PCI组(B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冠脉损伤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手术时间A组为(38.7±9.1)分钟,B组为(40.6±8.9)分钟,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剂用量A组(98.7±10.2)ml,B组(116±9.8)ml,A组造影剂用量少于B组(P<0.05),存在统计学异。两组患者均无冠脉损伤事件发生。结论对于急诊PCI患者,使用Ikari导管完成手术与采用传统造影导管联合指引导管完成手术相比较能减少造影剂用量。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PCI术后患者戒烟干预现状,国内外PCI术后戒烟干预模式及评价指标,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戒烟干预方案,提升PCI术后戒烟干预效果提供借鉴和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护理内容包括加强术后监护、心理护理、应用药物的观察和护理、饮食护理、排便排尿的护理、康复锻炼和指导、基础疾病的治疗及护理等。结果死亡2例患者中均为心源性休克,虽然术后血流达到TIMI3级,但仍因顽固性低血压病死于急诊当日。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穿刺手臂胀痛、腰背部酸痛不适、排尿困难、腹胀和失眠,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和积极治疗,顺利通过治疗。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在护理工作中应了解PCI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严密观察病情,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世界残疾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一种疾病,其特征为处理棘手、后果严重、发病迅速等,因此,医学界对其关注度和重视度有所增大。1977年,全球首例PCI手术实施成功,目前,PCI手术已发展为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等疾病的主要方式。调查结果表明,多种因素均可造成疾病复发,如体重、血糖、血压控制不理想、未按时服药、生活习惯不良、心理因素等。所以,确保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护理质量相当重要,本文综述康复护理进展。
简介:【摘要】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是目前治疗心脏冠状动脉堵塞甚至闭塞的重要手段,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具有疗程短、创伤小、疗效显著等优点;患者PCI术后行早期心脏康复程序有利于帮助患者建立冠状动脉侧枝循环,提高生存质量,建议PCI术后患者应尽早参与心脏康复程序。本研究旨在探讨五师联动协作模式对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拟入组100例PCI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疗、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五师联动协作模式,营养师对患者进行营养筛查评估并开具营养处方、康复师进行运动评估并开具运动处方,护师进行焦虑、抑郁、不良生活方式筛查并给予活力干预及居家护理跟踪指导,患者出院后1月评价六分钟步行试验、血脂水平、生存质量等指标。通过干预术后恢复,加强对心脏康复治疗逐渐发展,共同干预心脏康复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心功能、降低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及再入院率,本文对五师联动模式下对择期PCI患者心脏康复做出综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