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性定量分析对颈部良恶性淋巴肿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颈部淋巴肿大患者101例,其中淋巴核21例(Ⅰ组),非特异度炎症16例(Ⅱ组),淋巴瘤20例(Ⅲ组),恶性肿瘤淋巴44例(Ⅳ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分析淋巴超声造影特点、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淋巴时间-强度曲线形态特点。结果四组患者淋巴超声造影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上升时间、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70、12.574,P均<0.05)。四组患者淋巴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快进快退、快进慢退、慢进慢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54、10.846、21.874,P均<0.05)。结论超声造影定性技术通过分析淋巴造影表现特点、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淋巴时间-强度曲线形态特点能明确颈部淋巴肿大的良恶性,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超声造影 淋巴结 颈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哨淋巴活组织检查(SLNB)在早期乳腺癌局部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11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行SLNB的经肿物切除活组织检查确诊且临床分期为Tis/T1~2N0M0的93例乳腺癌患者,将成功检出前哨淋巴(SLN)的患者分为SLN阳性组(转移)和SLN阴性组(无转移),通过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乳腺肿物切除活组织检查后SLN转移及SLN检出数的影响因素。结果93例患者中87例成功检出SLN,检出率为93.5%(87/93),共检出SLN 255枚,每例患者平均检出2.93枚。均进行了术中快速冷冻,共检出11例SLN阳性患者。17例患者行腋窝淋巴清扫(包括11例SLN阳性和6例SLN未检出患者),14例SLN术后石蜡病理证实为阳性,其中13例为宏转移1例为微转移;SLN术中冷冻病理诊断的假阴性率为2.1%(3/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是否有脉管内癌栓与局部切除术后乳腺癌SLN转移有关;SLN检出数受体质量指数及染色方法的影响;美兰法联合核素法可提高SLN的检出率(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肥胖患者SLN未检出是正常患者的2.651倍(95% CI 1.592~8.194,P=0.010)。结论对乳腺肿物切除术后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适当示踪方法,行SLNB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 简介:摘要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目前公认胃癌根治手术的标准方式,其中第6组淋巴即幽门下区淋巴清扫需按照规范分步骤进行,术者左侧站位更有利于此区域的淋巴清扫。利用4K腹腔镜系统可增加手术视野的分辨率及其细腻程度,为术者提供清晰手术视野,从而提高手术精度。达到最佳清扫要求,避免副损伤及并发症。笔者通过手术实例探讨4K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左侧站位幽门下区淋巴清扫要点。

  • 标签: 胃肿瘤 远端胃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 幽门下区 4K分辨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胃癌根治术食管裂孔区淋巴清扫一直存在争议。4K腹腔镜显像技术使术者对血管、神经、淋巴与脂肪组织等的辨识度增加,其精细解剖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精准确定淋巴清扫范围与界限。笔者探讨4K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左侧站位食管裂孔区淋巴清扫的范围和流程。

  • 标签: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 食管裂孔区 4K分辨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超声造影联合经静脉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前哨淋巴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74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经皮超声造影前哨淋巴定位,并进行常规超声和经静脉超声造影检查,以亚甲蓝染色和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对常规超声与联合经皮和经静脉超声造影诊断前哨淋巴的效能进行分析。结果174例乳腺癌患者共计175前哨淋巴,亚甲蓝染色与经皮超声造影定位前哨淋巴的检出率分别为99.4%和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病理结果显示,175前哨淋巴中56发生转移,常规超声诊断前哨淋巴的特异度为71.4%、敏感度为64.3%、准确性为69.1%,联合经皮和经静脉超声造影诊断前哨淋巴的特异度为84.0%、敏感度为76.8%、准确性为81.7%,联合经皮和经静脉超声造影诊断前哨淋巴的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P<0.05)。根据手术病理特征将175前哨淋巴分为宏转移组38、微转移组18、未转移组119。常规超声诊断前哨淋巴转移组准确性为71.1%,微转移组准确性为50.0%,未转移组准确性为71.4%。联合经皮和经静脉超声造影诊断前哨淋巴转移组准确性为86.8%,微转移组准确性为55.6%,未转移组准确性为84.0%。结论经皮超声造影可在术前准确定位前哨淋巴,联合经皮和经静脉超声造影对于乳腺癌前哨淋巴具有较好的定性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哨淋巴活组织检测在早期乳腺癌局部切除术后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方法:筛选本院在 2017年 3月份至 2019年 3月份期间进行前哨淋巴活组织检查,并且确定临床分期的 120名乳腺癌患者,并将成功检查出前哨淋巴的患者划分为阳性转移和阴性转移,对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分析乳腺肿瘤物切除活组织检查后的前哨淋巴以及前哨淋巴检查个体数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所有的 120名乳腺癌患者中共有 93名经检验查出前哨淋巴,检出的概率为 77.5%,检测出的前哨淋巴个数为 276枚,平均每一名患者检测出 2.3。对所有患者实行术中速冻,所检验出的前哨淋巴阳性患者一共有 11名。对共计 17名患者进行腋窝的淋巴清除, 14名前哨淋巴阳性患者在手术后进行适当的病理验证,共计有 13名患者属于宏转移,剩余一名患者为微转移,对前哨淋巴在手术过程中进行速冻的检查判断,其中结果为假阳性的一共有三人,从单方面的因素判断结果表示,组织学分级,患者患有冠脉内栓塞和局部切除术后乳腺癌的前哨淋巴有关,前哨淋巴检测出来的具体个体数受到检查个体体质以及染色方法的影响,美兰法联合核素法能够有效提高前哨淋巴的检验概率。对所有患者运用多因素分析,结果可以表示出,肥胖的患者在前哨淋巴没有检测出时是正常患者的 2.651倍。结论:对乳腺肿瘤物切除术后,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适当的跟踪方法,进行前哨淋巴组织活检能够有效的提高检验出的概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前哨淋巴结 活组织检查 早期乳腺癌局部切除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 要] 目的 对比分析前哨淋巴阴性乳腺癌仅行前哨淋巴活检 (SLNB)与腋窝淋巴清扫 (ALND)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及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 86例前哨淋巴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 SLNB 组 ( n = 43) 和 ALND 组 ( n = 43) 。结果与 ALND组手术优良率 79.07%对比, SLNB组手术优良率 97.67%较高( P< 0.05), ALND组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 8例, SLNB组发生 1例。与 ALND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 18.60%( 8/43)对比, SLNB组发生率 2.33%( 1/43)较低( χ2=4.6527, P< 0.05)。与 ALND组术前肩关节功能对比, SLNB组最大外展角、 Neer评分均未表现明显差异( P> 0.05);与 ALND组术后肩关节功能对比, SLNB组最大外展角、 Neer评分均较高( P< 0.05)。结论 与 ALND相比较, SLNB对于前哨淋巴阴性乳腺癌患者疗效更优,可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改善患侧上肢功能。

  • 标签: []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肩关节功能障碍 上肢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乳腺癌保乳或改良根治术加放疗的综合治疗技术更加趋于成熟和完善。内乳淋巴作为乳腺淋巴引流的第一站一直倍受关注。目前,对于内乳淋巴的照射与否存有争议。已有研究表明包含内乳淋巴的局部区域淋巴照射有生存获益价值,然而内乳淋巴照射作为区域淋巴照射的一部分也被证明会导致心、肺毒性增加,因而部分研究机构及学者对内乳淋巴照射仍持怀疑态度。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和设备的改进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行内乳淋巴放疗。但是需要重视内乳淋巴照射适应证,以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达到真正的治疗获益。

  • 标签: 乳腺肿瘤 内乳区淋巴结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6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清扫术,对该手术的技巧方法和经验教训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患者均为青年男性,睾丸胚胎癌根治术后,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清扫术。手术体位采用健侧斜侧卧位+轻度折刀位,穿刺孔取脐旁为观察孔,常规取3机器人操作手臂及2助手孔,手术范围为标准清扫范围,清除所有患侧腹膜后淋巴组织。结果手术成功完成,术中出血100~250 ml,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未发现淋巴。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清扫术相对难度高,手术体位和穿刺孔的选择对手术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其精准和灵活的操作可以使患者明显受益,对交感干、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腔静脉及其分支的保护优于普通腹腔镜。

  • 标签: 非精原细胞瘤 机器人 腹腔镜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淋巴组织移植后,对裸小鼠再生淋巴的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将10只5周龄雌性免疫缺陷裸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2组,切除2组裸鼠第一、二乳腺脂肪垫及双腋下蓝染淋巴淋巴管及其周围脂肪组织,将切除的每枚淋巴横切成两半,置于右腋下血管区域。A组于淋巴碎片周围注射VEGF-C腺病毒40 μl; B组不注射VEGF-C腺病毒,作为对照。淋巴移植术后2周,于每只裸鼠双侧第2对乳腺脂肪垫中或皮下接种含5×106 MDA-MB-231-Luc-GFP肿瘤细胞的悬液100 μl。接种后4周,对右腋下淋巴进行取材并行HE染色及多光谱免疫荧光检查定性和定量分析,包括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M2-巨噬细胞表面特异性抗体F4/80、趋化因子CCL2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使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均值(四分位差)表示,进行Mann Whitney 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A组右腋下再生淋巴可见淋巴滤泡较B组明显增大,生发中心活跃,被膜下淋巴窦、髓质淋巴窦内充满细胞成分,整个淋巴表现为细胞浸润现象。A组再生淋巴LYVE-1表达为21.440(34.675)%,较B组的2.964 (4.160)%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中F4/80表达为5.396 (7.205)%,较B组的3.573 (2.670)%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A组CCL21表达为21.470 (29.145)%、B组为16.430 (23.6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6);A组PD-L1表达为10.000 (14.430)%,B组为4.070 (26.740)%,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A组再生淋巴LYVE-1与CCL21、LYVE-1与F4/80共位置表达分别为8.637 (13.150)%、6.181 (9.050)%,比B组明显增高[1.571 (1.680)%、1.454 (0.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VEGF-C辅助下再生的淋巴表现为淋巴管内皮细胞过度增生、髓系衍生的抑制细胞明显浸润、趋化因子CCL21及免疫检查点PD-L1表达增加的趋势。再生的淋巴在肿瘤细胞作用下呈现出一种更加受抑制的免疫状态。

  • 标签: 淋巴结组织移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结微环境 免疫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诊断淋巴核,应用Xpert MTB/RIF检测技术的可靠性。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挑选本院门诊所接诊的淋巴核患者12例非呼吸道标本,包括淋巴抽取物、皮肤分泌物等标本。均进行抗酸染色涂片、Xpert MTB/RIF检测以及MGIT培养,将以上3种检测方式的结果进行比对。结果Xpert MTB/RIF检测后4例阳性,8例阴性,灵敏度为33%;MGIT培养3例阳性,9例阴性,灵敏度为25%;涂片1例阳性、11例阴性,灵敏度为8.3%。Xpert MTB/RIF检测与MGIT培养相比,Xpert MTB/RIF检测灵敏度略高。Xpert MTB/RIF检测与抗酸染色涂片相比,灵敏度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涂片。结论Xpert MTB/RIF检测灵敏度较高、检测速度快,在2 h内得到准确结果,可快速精准实现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的检测。在淋巴核患者的发现中存在十分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结核 Xpert MTB/RIF 培养 涂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全胃切除术(OTG)联合D2淋巴清扫术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LATG)联合D2淋巴清扫术在中上部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88例中上部进展期胃癌资料,均行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清扫,按手术方式差异分为腹腔镜组(简称LATG组,37例)和开腹组(简称OTG组,51例)。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术中术后指标、VAS评分、肿瘤标准物等用(±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无瘤生存率、术后总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结果显示LATG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中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5.4%比21.6% )、术中相关指标、术后康复指标、术后1周、1月的VAS评分、术后3月的CA125、CA199、CEA水平等方面均较OTG组更优(P<0.05)。术中两组的淋巴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2018年12月,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TG联合D2淋巴清扫术是中上部进展期胃癌临床治疗的较为安全手术手术方法,具有出血量少,切口短小,术后康复快,术后疼痛感低,术后并发症较低的优势。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剖腹术 胃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喉返神经入喉处区域(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nlet zone,RLNIZ)淋巴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烟台毓璜顶医院甲状腺外科7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病例资料,将108例单独送检RLNIZ淋巴的病例纳入研究,统计分析RLNIZ淋巴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RLNIZ淋巴整体检出率为12.3%(91/738),平均淋巴检出数目为1.5±0.7,淋巴率为30.8%(28/91)。RLNIZ淋巴与肿瘤直径(P=0.028)、被膜侵犯(P=0.019)、中央区淋巴数目(P<0.001)及侧颈部淋巴(P<0.001)相关,其中中央区淋巴数目为RLNIZ淋巴独立危险因素。上位甲状旁腺损伤及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为0.9%(1/108)。结论RLNIZ淋巴常见于肿瘤负荷高的患者。对于术前影像学发现肿瘤>1 cm、可疑被膜侵犯、侧颈部淋巴患者术中需常规行RLNIZ淋巴清扫。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乳头状 喉返神经入喉区域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大淋巴清扫对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淋巴清扫范围,分为区域组(91例)和扩大组(38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生存率、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区域组和扩大组术前无转移(M0)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1%、24.8%和47.0%、33.6%,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2,P=0.416)。与区域组患者相比,扩大组患者平均淋巴清扫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78,P=0.000),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未见明显增加。结论对M0患者而言,扩大淋巴清扫并不能明显改善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的生存率,但可获取更多的淋巴数目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胆管上皮癌 淋巴结切除术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上胸段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5野的静态调强放射治疗(5F-IMRT)在淋巴意外照射中的剂量学差异,评估两种方式在上胸段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20例典型的上胸段食管癌患者,在进行靶区勾画时,肿瘤区(GTV)、临床靶区(CTV)不包含所有淋巴,而将淋巴单独勾画作为正常组织。对这20例患者分别制定两套计划,即VMAT与5F-IMRT,主要的计划评估参数为靶区的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以及接受相应处方剂量水平照射体积百分比V95、V110;危及器官(OAR)评估包括肺的Dmean、V5、V20、V30,心脏的Dmean、V25,脊髓的Dmax,机器调数(MU)。同时评估各个淋巴的等效均衡剂量(EUD)与接受40 Gy照射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40。结果5F-IMRT计划在V95%上具有较高的计划靶区(PTV)剂量覆盖率(t=-9.4,P<0.05),VMAT计划的适形指数(CI)优于5F-IMRT(t=-5.3,P<0.05);5F-IMRT计划较VMAT计划降低平均肺V5 10.9%(t=-7.8,P<0.05),降低平均脊髓Dmax 9%(t=-10.2,P<0.05);VMAT计划较5F-IMRT计划降低平均MU 18.6%(t=-6.2,P<0.05);5F-IMRT计划在所有上胸段淋巴区域的平均EUD值为32.3~61.5 Gy,较VMAT计划(32.5~61.1 Gy)提高4.7%,平均V40提高2.4%。各个上胸段淋巴区域除左气管支气管淋巴(106tbL)外的意外照射剂量,与PTV的体积大小充分相关(R=0.716~0.933,P<0.05)。结论5F-IMRT的放射治疗计划在上胸段食管癌淋巴意外照射中更具剂量学优势,且肿瘤靶区较大的患者淋巴区域具有更高的辐射剂量。

  • 标签: 食管癌 淋巴结意外照射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静态调强放射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核病是临床常见病,淋巴核居肺外结核首位,其中以颈部淋巴核最多,本文主要围绕颈淋巴核的外科治疗中进行总结,简要介绍微创手术和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淋巴核外科治疗中的转化应用。

  • 标签: 结核 颈淋巴结 负压创面 微创 伤口愈合 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周期性发热-阿弗他口炎-咽炎-淋巴炎(periodic fever,aphthous stomatitis,pharyngitis and adenitis,PFAPA)综合征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复合病因和异质遗传的自身炎症性疾病,是儿童周期性发热最常见的原因。迄今为止,已经探究了许多可能的病因,包括感染因素、免疫机制和遗传易患性,但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同时由于缺乏规范的诊疗标准,致使许多患儿接受了不必要的检查及不合理的治疗。该文旨在从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详细分析PFAPA综合征,以期制定更具体的诊断标准及更规范的治疗方案,使PFAPA综合征患儿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并接受合理的治疗。

  • 标签: PFAPA综合征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挽救性放疗在食管鳞癌根治性手术后发生区域淋巴寡复发患者再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3-2016年间确诊的胸段食管鳞癌,首程治疗接受根治性手术且根治术后发生局部区域淋巴寡复发(13),病例资料完整可分析者共74例。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Logrank法行组间对比。结果复发后全组中位总生存(OS)期9月(2.5~43月),复发后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4月(1~33月)。挽救性放疗、未放疗分别为47、27例,治疗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7%(36/47)和30%(8/27)。挽救性放疗组比未放疗组有更好的OS (P=0.042)和PFS (P=0.01)。挽救性放疗患者中累及野放疗和选择野放疗有着相似的OS (P=0.963)和PFS (P=0.599);放疗剂量≥60Gy比<60Gy有着更好的OS (P=0.001)和PFS (P=0.001)。结论对于局部区域淋巴寡复发的食管鳞癌术后患者,局部挽救性放疗比未放疗有更好的OS和PFS。建议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放疗的作用并规范放疗靶区和剂量。

  • 标签: 食管肿瘤/放射治疗 肿瘤复发/挽救性治疗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