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囊放气等待吞咽置胃管术在昏迷合并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气管切开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垂直置胃管法,研究组应用气囊放气等待吞咽置胃管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研究组置管后的血压升高发生率、血氧饱和度降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囊放气等待吞咽置胃管术用于气管切开昏迷患者,具有较高的一次性成功率,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感染合并子宫下段切口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我院妇产科病房于2013年6月25日接诊了1例G4P3孕34w+6d,双胎,剖宫产术,腹痛待查,盆腔脓肿的产妇,在腰麻+连硬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盆腔脓肿引流术+子宫下段切口感染组织清除缝合术,并积极抗感染、少量多次输新鲜血、血浆、白蛋白等对症治疗和护理。结果产妇康复出院。结论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及治疗,落实专业的护理措施,使产妇得到全面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561例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剖宫产术产妇368例,统计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561例分娩的产妇中剖宫产术368例,占65.8%,其中发现术后切口感染39例,感染率为10.6%;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产妇的年龄无显著相关性,但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产妇体重指数(BMI)、胎膜早破和羊水污染发生率、检查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26±2.23)kg/m2、46.15%、12.82%、(4.2±1.0)次、(86.52±8.98)min、(350±12)ml,显著高于非切口感染剖宫产产妇的(21.52±1.59)kg/m2、13.68%、12.16%、(2.1±1.2)次、(50.03±4.21)min和(250±20)ml(P<0.05或P<0.01),而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产妇的血红蛋白水平为(102.33±10.18)g/L,显著低于非切口感染的剖宫产产妇的(109.66±11.3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BMI、是否胎膜早破和羊水污染、检查次数、血红蛋白的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相关因素的防护有助于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简介:目的:本研究通过总结中国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致病因素,对同时携带两个基因双位点突变而导致耳聋的病例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400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基因突变情况,总结同时携带两个基因双位点突变而导致耳聋的病例,分析致病基因和听力表型,评估此类家庭的遗传风险。结果在400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中,发现2例耳聋患者同时携带两个基因的双位点突变。其中1例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携带SLC26A4基因的c.1229C>T(p.T410M)/c.1079C>T(p.A360V)复合杂合突变,同时携带GJB2基因c.257C>G(p.T86R)/c.299_300delAT复合杂合突变。1例患者携带GJB2基因c.235delC纯合突变,同时为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均质突变。结论对于常染色体双隐性基因双位点突变的患者,其父母再生育耳聋后代的风险将从传统的25%上升为43.75%;同时携带线粒体基因突变的耳聋患者,其母系成员则会同时携带线粒体基因突变。本研究揭示了遗传病因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