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诊治后血浆NT-proBNP水平与预后间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间于我院治疗观察的STEMI患者共96例,将其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均分为急诊PCI组和非PCI组,每组48例,检测患者入院、出院时血浆NTproBNP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出院时非PCI组浓度明显高于急诊PCI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PCI组患者出院时LVEF均明显低于PCI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可有效减少STEMI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改善患者LVEF,联合LVEF及NT-proBNP水平可以有效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研究和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患者血小板聚集率、C反应蛋白(CRP)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差异。方法:将64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n=34)与氯吡格雷组(n=30)。在行PCI术前,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分别口服180mg替格瑞洛和600mg氯吡格雷,然后行PCI治疗,术后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分别口服维持剂量的替格瑞洛90mg(2次/d)和氯吡格雷75mg(1次/d)。测定2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2h、24h及7d时血小板聚集率和术前及术后24h、7dCRP值变化,观察2组患者术后30d内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组PCI术后2h、24h及7d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术后各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PCI后24h及7dCRP值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术后各时间点CRP值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替格瑞洛组30d内MACE(包括心源性猝死、非致死性急性再梗、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住院期间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EMI患者行PCI术前及术后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冠状动脉血管内炎症反应,显著降低30d内MACE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急诊中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共70例。将此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A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则进行急救护理路径,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后的病情好转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可快速判断出急诊中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可在第一时间内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将9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5例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小板聚集情况。结果观察组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联合治疗,具有疗效佳,安全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高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5年收治12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给药前、给药24h、48h纤溶酶变化不明显,观察组给药2h后纤溶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给药2h、24h,观察组纤溶酶原、纤维蛋白酶原治疗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和完全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先后组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程度明显清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重组人尿激酶原能够保证溶栓效果,提高再通率,并能够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血管病症临床干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8名不稳定型心血管患者,将其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34名患者,在使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另一组为治疗组34名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曲美他嗪。两组患者都治疗半年,最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6%,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血管病症而言,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起来应用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提升有效率,还能够保证安全可靠,因此可以尝试着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前心绞痛与临床预后关联。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其中45例存在梗死前心绞痛,作为观察组,35例无梗死前心绞痛,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后心衰、心绞痛等情况,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8例(17.8%)患者在入院就诊时存在胸痛症状,持续时间不少于12h;对照组7例(20.0%)患者存在胸痛症状,症状持续时间不少于12h;观察组梗死后心绞痛为6.7%,低于对照组的14.3%,梗死后心衰为2.2%,高于对照组的11.4%;不良反应率为4.4%,高于对照组的2.6%。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前心绞痛与临床预后无明显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电图ST段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患者行急诊PCI术后1h和术前患者的18导联心电图(ECG),测量并比较急诊PCI前后梗死相关导联最大ST段抬高幅度。按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分为A组,ST段下降≥50%;B组,ST段下降<50%。分析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与ST段下降之间的关系。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未见明显差异;在糖尿病、梗死前心绞痛、梗死部位、Killips心功能分级、Q波计数、发病至急诊时间方面有显著差异;而在急诊至球囊开通时间以及梗死血管直径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经急诊PCI术后心电图ST段恢复程度与糖尿病、梗死前心绞痛、梗死部位、Killips心功能分级、Q波计数、发病至急诊时间等有关,它们可能是影响ST段恢复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