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我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个规定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既要惩罚罪犯又要保护人民的原则。为更好地执行刑法,恰当地处理有关精神病患者的犯罪问题,本文现就以下有关问题作一简要介绍。一、精神病患者凶杀的病理起因精神病患者发生凶杀时都具有一定的病理起因,因此了解、分析、查明这些病理起因,对于我们鉴别精神正常与精神异常凶杀,分清由何种精神疾病引起,判断作案时的责任能力等皆有极大的帮助。常见的起因有以下几种: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病临床治疗中开展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应用效果研究。方法研究筛选时间2017年6月份—2018年6月份精神科收治的精神疾病的患者92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常规组(n=46),与研究组(n=46),常规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联合应用护理干预,研究结果以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MORS评分,护理效果进行参照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95.24%),与常规组(78.57%)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由护理前无明显差异的MORS评分经护理干预后均不同程度改善,研究组为(0.41±0.11),常规组为(2.09±0.29),互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临床积极治疗的同时护理有效的开展可以起到药物无法达到的效果,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的应用效果显著,更加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疾病恢复好,值得借鉴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精神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管理对病情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选择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选择的病例为60例在此期间本院接收的精神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前组实施常规护理,后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获得有效的护理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心理状态无显著差距(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控制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深入评估心理康复对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应用与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心理康复在精神病患者治疗中的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而通过定量数据分析,则可以客观评价心理康复对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实际效果。研究发现,心理康复在精神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可能降低复发率和减少医疗资源的使用。这一结论将为未来心理康复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指导,也将为进一步研究心理康复对精神病患者康复的作用机制提供基础。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的进步。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病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以及语言沟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精神病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联合语言沟通,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精神状态以及心理健康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BPRS评分与SCL90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所有指标均有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更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精神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以及语言沟通,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使得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确保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康复期女性慢性精神病患者心理需求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5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康复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介入心理护理,观察BPRS量表评分、PSP量表评分及心理需求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后4、8周BPRS及PSP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爱与归属、自尊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康复期慢性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状态,提高患者社会功能量表评分,在慢性精神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方法对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的血清催乳素水平进行测评分析。结果不同药物治疗后的血清催乳素平均水平各不相同,舒必利、奋乃静、氟哌啶醇、利培酮治疗后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氯氮平对催乳素水平影响不明显。各类药物剂量与血清催乳素之间的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在引起血清催乳素明显升高的药物中,剂量和血清催乳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影响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临床医生应充分注意,发现血清催乳素水平异常者,应及时的给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