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那个七月的傍晚,五个兴高采烈的露营者——我的丈夫、儿子和三个女儿——坐在那里对着西坠的太阳“噢!”、“啊!”地惊叹着。而第六个露营者,没有一点热情的我,无精打采地坐在那里看看横跨天空的一缕缕耀眼的光线。就我看来,太阳已在那儿逗留得太久了,而且它看起来依旧不愿意落下去。“说实话,”我丈夫说,“我真想继续看天空里的这场壮丽的‘表演’。但我最好现在就生火,以便我们呆会儿烤食物!”他无论是看起来还是听起来都很轻松愉快。“好吧,”我叹了一口气,“但我不懂,为什么我们刚刚有机会凉快一会儿,你就又要生火了?”“为什么?……这是我们露营的传统啊!走吧,孩子们,咱们为篝火晚会拾柴禾去!”他的声音里已少了些欢喜。我为什么要对他说不希望生火呢?我为什么就不能让自己一个人忧郁呢?这种内疚感让我更不舒服了。我心情不好,并不仅仅是因为受了太多的日晒,还有其它的诸多因素,比如:那些在打了驱虫剂后仍存留下来的烦人的虫子;我自己幻想出来的蛇;另外,还有像胶水一样粘在我们身上的沙砾。它们跟着我们进了帐篷,然后散落在床上,弄得床就像一小块、一小块的沙纸。我不喜欢离开我凉爽舒适的家、干净整洁的床单,来“亲近大自然”。对我而言,看一看《国家地理》杂志...
简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这个秘密可以概括为"实践中主客体的对立同一"。"主客体的对立同一"有别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理解的"不同性质的东西的对立同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关键步骤是将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客体"范式用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主客同一"和"主客对立"既相当于又不同于传统理解的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马克思哲学中的三组基本关系及其相应的矛盾运动都可以用主客体的对立和同一来描述: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对象化意味着主客同一,异化意味着主客对立;在人对物的关系中,私有财产意味着主客对立,共产主义意味着主客同一;在人对人的关系中,主奴关系意味着主客对立,自由个性意味着主客同一。因此该原理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具有重要建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