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常规预防输注地塞米松预防输血不良反应必要及地塞米松对输血病人健康安全的潜在影响。方法通过对6年来274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006年1月~2008年12月813例预防输注地塞米松,2009年1月~2011年12月1927例取消预防输注地塞米松。结果输血前常规预防输注地塞米松与取消预防输注地塞米松两者比较输血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长期使用地塞米松对血液病患者存在潜在的影响与危害。结论输血前常规预防输注地塞米松对输血不良反应无预防作用,取消输血前常规预防输注地塞米松,能减少糖皮质激素对患者的药源性危害。

  • 标签: 输血 地塞米松 不良反应 安全性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中药的不良反应与安全,促使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门诊发生的 80例中药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门诊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 80例患者,男 32例,女 48例,男女比例为 1: 1.5,年龄最小 4岁,最大 86岁, 40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高。中药不良反应发生与给药途径密切相关,静脉注射给药的比例最高,占 57.50%。主要发生在皮肤及附件,表现为皮疹、瘙痒等,共 41例,占 51.25%,其次是消化和呼吸系统。结论:临床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中药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严格把握药品质量,提高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 中药;不良反应;安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o promote th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re were 80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32 males and 48 females. The ratio of males to females was 1:1.5. The patients with the minimum age of 4 years, the maximum age of 86 years and over 40 years old had a high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ay of administration. The proportion of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is the highest, accounting for 57.50%. 41 cases (51.25%), followed by digestive and respiratory system.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workers 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rictly grasp the quality of drugs, improve the rationality and safety of drug use, and ensur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drug use to the greatest extent.

  • 标签:
  • 简介:摘要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发热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金莲清热颗粒治疗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的总有效率94.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0%,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症状27例,其中轻度皮疹6例、汗多12例、局部肿痛9例;治疗组患者出现不良症状33例,其中恶心8例、汗多9例、上腹痛7例、轻度皮疹9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在用药停止后减轻或对症治疗后消退。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发热,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发热症状,缓解了其临床痛苦,其药效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发热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醒脑静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急救药品,其主要成分有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等,具有良好的醒脑开窍、清热凉血、解毒止痛等功效。本文就醒脑静注射液的安全标准现状、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今后的安全用药、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安全性检查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 简介:今年5月,国家监管部门在飞行检查中发现,部分制药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擅自改变银杏叶提取工艺,存在“分解药品有效成分,影响药品疗效”的风险。这一事件波及到上百家使用问题银杏叶提取物的药企,其中不乏像河南宛西、哈药、汤臣倍健、深圳海王等知名品牌,不但让银杏叶片的生产形成了困局.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叶片 安全性 监管部门 节约成本 制药企业
  • 简介:目的探讨非X线下行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安全。方法收治的82例有静脉置管术的适应症患者,常规给予床旁置管,中心静脉导管均采用美国ARROW公司所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6Fr×20cm,穿刺针18Ga×6.5cm,导引钢丝0.035inchdia×60cm,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后沿导丝置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结果穿刺成功率97.5%,并发症发生率1.2%,无误穿刺锁骨下动脉情况,无穿刺相关死亡病例。置管最长时间61天,最短者5天。结论只要操作技术熟练锁骨下静脉置管仍然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锁骨下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安全性
  • 简介:摘要临床用药,一直以来都是医学工作者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临床用药的安全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涉及到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用药的适应病症、用量用法以及患者状况等诸多影响,其复杂程度不言而喻,这也成为了相关研究人员长期探索以及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对临床用药安全进行一番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因此,本文作者基于自身的工作经历以及对于临床用药安全的调研,就部队青年官兵临床用药安全展开一番剖析和论述,并提出可行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

  • 标签: 部队青年官兵 临床用药 安全性 先锋类药物 呼吸道感染病
  • 简介:目的在对提高西药临床合理用药整体安全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有效提升西药用药科学以及合理性。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220例患者,应用西药后,均出现不良症状。对所有入选患者用药类型、不良症状类型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出规范性用药方案。结果本研究所有入选患者中,有15例患者的用药类型和诊断结果并不相符;20例患者出现重复用药现象;23例患者的给药时间以及给药间隔期缺乏合理性;83例患者的西药联用缺乏合理性;26例患者的用药剂型缺乏合理性;38例患者的用药剂量缺乏合理性;15例患者用药时未被当做特殊病患考虑,以至于出现不良症状。结论本院在西药临床应用中还存在着较多不合理现象,需要加强用药监管,通过深入分析不良症状诱因,并予以针对防范,从而提升用药的安全,为患者救治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

  • 标签: 西药 合理用药 重复用药 给药间隔期 用药剂量
  • 简介:摘要根据国内外试验进展,叙述了塔斯玛依对人体系统的相关毒性、安全和功效等。塔斯玛依在一定的剂量下,对机体作用具有安全高、毒性小、疗效显著等特点,以期为临床运用,保健品、营养品开发提供依据。

  • 标签: 塔斯玛依 毒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并总结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合理用药监管措施实施后的156例采取西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管理措施实施前一年的178例采取西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西药使用合理情况。结果研究组西药联合使用不合理率、用法用量不合理率、中西药配伍不合理率以及用药差错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在西药使用过程中应当遵循药物合理使用原则,医院和科室应针对西药不合理使用情况采取对应措施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和监督,从而不断提高西药临床合理使用情况,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临床合理用药 西药 安全性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因素、发生时间、护理人力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心理因素。因此,提出相应预防措施,落实改进措施,才能较好地防止患者跌倒坠床,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 标签: 内科住院患者 跌倒与坠床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的安全及临床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中药治疗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上半年与下半年各抽取50例,其中干预组给予中药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错率。结果干预组的临床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差错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使用的各个环节应促进科学合理用药,严格控制用药安全,防止差错事件发生,并采取“辨证施治”的中医治疗原则,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

  • 标签: 安全性 中药 合理应用 临床
  • 简介:疫苗主动监测是20世纪末为弥补传统被动监测的不足而出现的上市后安全监测新模式。全球范围内,上市后安全主动监测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含义理解和功能定位不尽一致,具体开展形式也多种多样。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疫苗上市后安全主动监测系统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主动监测在疫苗安全监测中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成为未来上市后安全监测模式的主要发展趋势。我国现有的疫苗上市后安全监测模式仍为被动监测,对开展主动监测的需求日益凸显。了解疫苗上市后安全主动监测的发展,认识其不同的含义和定位,比较不同的开展形式,借鉴现有的主动监测系统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我国今后构建切实可行的疫苗上市后安全主动监测体系。

  • 标签: 疫苗 安全性 上市后监测 主动监测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萎缩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天麻素应用的安全。方法随机将80例患有脑萎缩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单纯奥拉西坦静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天麻素静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同时对照组及观察组在接受治疗期间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20.00%及15.00%,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麻素可在有效提高脑萎缩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不增加治疗副作用的发生率。

  • 标签: 天麻素 脑萎缩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