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植入了心脏起搏器,基层医院的就诊患者数量增加,也给基层的医生临床处置心脏疾病带来了一些相关的问题,特别是起搏心电图上如何对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室肥大等疾病进行有效的识别,以及起搏器的功能问题等难点。

  • 标签: 全科医师 起搏心电图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对于心脏起搏器的混沌模型,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并通过数据和电路仿真来证明系统的混沌特性。采用非线性反馈控制、有限时间控制和跟踪控制理论,针对三种方法进行理论分析,设计三个控制器对心脏起搏器混沌模型进行控制研究,其结果是,三种控制器均能使系统由混沌到周期,使心跳达到正常。

  • 标签: 心脏起搏器混沌模型 混沌系统控制 数值仿真 电路仿真 Abstra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在心跳过慢等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更加广泛,心跳过慢等疾病患者在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之后,能够缓解或是消除对应症状表现,提升日常生存治疗。心脏起搏器主要由脉冲发生器、电极和导线组成,其内部的各项开关大多是由磁铁控制的,故强磁场和电流的干扰都可影响到该仪器的正常工作,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心室间隔缺损(ventrieularseptaldefect)可单独存在,亦可作为法洛四联症或艾森曼格综合征的一分而存在。一般所称心室间隔缺损是指单纯的心室间隔缺损,而不是伴有其他畸形的心室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是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又以膜间隔周围的缺损最为常见。本病在男性略多见。

  • 标签: 心室间隔缺损 膜部间隔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反复潜水以往是指一次潜水结束后12 h内所进行的潜水,而其新的定义是指潜水员体内仍留有前一次潜水的余氮时进行的再次潜水。反复潜水的水面间隔时间并非单一的12 h,而应根据前次潜水减压方案的反复潜水分组符号而定。因此,正确确定反复潜水的水面间隔时间上限尤为重要。美国海军认为前次潜水结束后领先组织内氮张力完全脱饱和时即为水面间隔时间上限,而本研究认为还需注意半饱和时间更长的理论组织内的氮张力是否完全脱饱和,各类理论组织内的氮张力值≤0.805 ATA时才能保证反复潜水的减压安全,此时才为水面间隔时间上限。为方便实际使用,本研究还增加了水面间隔时间0~9 min档次的余氮时间。

  • 标签: 反复潜水 水面间隔时间 余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房间隔膨胀瘤(ASA)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例ASA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重点观察主动脉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及剑下双房切面膨胀瘤的形态学特征。结果21例ASA患者的房间隔卵圆窝处变薄,呈“弧形”或“半环形”向一侧心房膨出,膨出幅度11~21.5mm,基底部直径15.5~40mm。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ASA特异性明显,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房间隔膨胀瘤 超声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间隔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好发部位之一,不少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是在房间隔部位完成的,如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ASD)封堵术、卵圆孔未闭(patentforamenovale,PFO)封堵术等。尽管目前房间隔部位的介入治疗成功率较高,但临床仍面临诸多难点,现提出一些热点问题与思考。

  • 标签: 介入治疗 间隔部位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焦点 卵圆孔未闭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老年群体自我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根据老年生理特性与药物使用安全有效的相关性,并结合老年人用药间隔时间依从性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论述。结果老年群体生理机能的衰退可导致对药物不良反应敏感性增加和对药物损伤恢复能力降低,随意缩短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导致的血药浓度水平波动的加大,可增加其用药风险;用药间隔时间依从性调查50名被调查者均不能严格遵从,其根本原因在于被调查者不了解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用药间隔时间的相关性。结论重视对老年群体给药间隔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将促进其安全有效自我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 标签: 老年 给药间隔 用药教育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医治疗肌间隔综合征。方法根据诊断对患者进行辨证治疗。结论肌间隔综合征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神经干及肌肉坏死致肢体畸形及神经麻痹,且修复困难。避免此种后果的唯一方法,就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如治疗及时且措施正确,则筋膜间区内的肌肉可免于坏死,神经功能不受损害,而完全恢复。

  • 标签: 中医治疗 肌间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技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室间隔缺损的胎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纳入的时间段在2014年2月-2017年2月。所有患儿均使用超声诊断,观察超声诊断的结果并探究诊断技巧。结果本组30例室间隔缺损患儿中,伴有其他畸形的18例,占60.0%;单纯室间隔缺损12例,占40.0%;经过超声诊断,符合诊断标准的有28例,占93.3%,漏诊1例,误诊1例。结论采用超声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准确率较高,但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受到胎儿大小、孕妇身体情况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要注意避免外界干扰,提升检查的准确率。

  • 标签: 超声 胎儿室间隔缺损 诊断技巧
  • 简介: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既往手术是其唯一的治疗方法,1974年King等首先应用介入治疗技术闭合继发孔型ASD获得成功,随着介入治疗的进展,先后设计出若干种封堵器用于临床,我科于1997年5月以来,先后用Sideris封堵器治疗ASD5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9例,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介入治疗房间隔 导管介入治疗 房间隔缺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