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6~18岁儿童青少年随迁时间与近视的关联。方法于2019年4—5月,以深圳市宝安区为研究现场,选取宝安区福永、沙井、新安、西乡、松岗、石岩6个街道共14所学校为调查点,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最终纳入26 618名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随迁状况、自我报告近视状况、最近7 d视屏时间、最近1个月户外活动情况等信息。采用χ²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儿童青少年近视差异,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随迁时间与近视的关系。结果26 618名研究对象年龄为(12.37±3.49)岁,总体近视率为4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随迁1~2年的随迁子女相比,随迁时间≥6年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近视风险更高[OR(95%CI)值为1.48(1.14~1.92)]。经学段分组后,小学低年级组中,相比于随迁1~2年的农民工随迁子女,随迁时间≥6年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近视风险更高[OR(95%CI)值为1.96(1.20~2.74)];高中组中,相比于随迁时间1~2年的农民工随迁子女,随迁时间3~5年以及随迁时间≥6年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近视风险更高[OR(95%CI)值分别为6.03(1.29~28.15)、6.52(1.51~28.11)]。结论随迁时间与农民工随迁子女近视有关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道标识在ICU患者管道安全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ICU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使用管道标识护理的ICU重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9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管道标识管理。结果:(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均分为(94.18±3.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均分(80.12±2.45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给药差错、管道更换差错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管道标识护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管道更换差错率、给药差错率,同时也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ICU是危重症患者、大型手术后患者集中治疗和护理的场所,在具体的护理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做好管道护理管理工作,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持续性,动态性的观察和护理干预,这样才能体现出应有的护理成效。需要注意的是,在ICU的护理过程中涉及众多方面的管道护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充分认识到管道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或者问题,然后行之有效的应对处理,以此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重点分析管道护理的相关类别以及管道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护理对策等相关内容。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规范、统一本院护理服务过程中各类管道标识的颜色、规格、固定方法,提高了护士对患者管道护理的风险意识,达到护理行为的规范化,提高了我院管道护理安全质量。方法针对我院护理管道标识不统一、不健全、固定不规范的问题,设计了5种不同颜色的管道标识进行规范化管理及统一使用,并对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未进行管道标识的93例(无标识组)患者,与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实施管道标识规范化管理及统一使用后的97例患者(规范标识组)的管道安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未标识组的管道堵塞率、管道滑脱率、连接错误率均高于规范标识组(P<0.05)。结论患者住院期间常须留置各种护理管道,在进行管道护理时常常需要反复牵拉以正确辨别各种管道,本院通过规范、统一管道护理标识的颜色、规格、固定、使用方法,明确了各种管道标识的含义和作用,并将管道标识有效应用于患者中,有效降低了管道护理事故发生率,提高管道护理安全,减少管道护理差错和急救给药时间,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确保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