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盐酸表柔比星是临床常用的肿瘤化疗药物,因该药是细胞毒性发泡剂化疗药,属于蒽环类抗生素,对皮肤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在输注过程中一旦发生外渗,会与体内核酸结合,引起组织损伤,导致皮肤溃疡、组织坏死等现象,首先表现为局部组织的红、肿、热、痛,继而局部皮肤出现硬结形成坏死,反复发作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且病灶不断扩大,故积极有效地预防及护理,能减少因药液外渗给患者的带来的痛苦。

  • 标签: 盐酸表柔比星 组织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对20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本组在年龄上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女孩多于男孩,起病前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9例伴结膜炎。抗过敏治疗无效。大部分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青霉素治疗效果好,考虑一方面与所收治患儿年龄较大,自身抗病能力较强有关,另一方面与联合应用抗生素有一定的关系。痊愈后未发现后遗症。

  • 标签: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抗生素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延迟I期修复在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的疗效。方法对于轻中度捻挫的手掌逆行皮肤撕脱伤5例,撕脱皮瓣面积为3.0-10cm×6.0-12cm,急诊时清创,3-5日后延迟I期修复。结果5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功能良好。结论延迟I期修复是治疗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手术操作简单可靠,易于推广。

  • 标签: 外科皮瓣 皮肤 修复术 延迟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门诊治疗的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予以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予以曲安奈德益康唑软膏(益富清永信药品昆山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6%,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香港澳美制药厂)应用于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氟米松软膏 湿疹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破伤风抗毒素皮肤过敏试验结果假阳性的措施。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门诊进行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的患者中选出326例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163例)和对照组(163例)。观察组采用新的综合措施进行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措施进行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比较两组出现皮肤过敏试验结果假阳性的数据。结果观察组出现皮肤过敏试验结果阳性为1.84%,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皮肤过敏试验结果阳性的1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时严格按照新的综合措施中的操作规范执行,能够大大降低破伤风抗毒素皮肤过敏试验结果的假阳性率,增加患者的用药机会和安全,同时也为患者减少了经济负担。

  • 标签: 降低 破伤风抗毒素 皮肤过敏试验 假阳性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PD皮肤实验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市结核所防治门诊内确诊的10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并同时取100例非结核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作为对照对象(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实施PPD皮肤实验,采用对照分析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实验结果。结果研究组的PPD皮肤实验反应阳性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试验反应阳性率,两组的反应阳性率对比差异显著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涂阳肺结核和涂阴肺结核病人的PPG反应阳性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PD皮肤实验结果可以作为判断疑似肺结核病的有效依据,但不能作为判断肺结核传染情况依据。

  • 标签: PPD皮肤试验 结核病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远端皮肤外伤患者清创后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总结了2012年-2013年我科收治的下肢远端皮肤外伤患者4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与彻底清创,部分患者给与抗生素治疗。结果其中感染者57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下肢远端外伤患者的创伤伤口及时正确的清创和消毒处理是防止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措施,同时卫生宣教及伤口换药亦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外伤 感染原因 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96-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分析部队野外驻训期间常见皮肤病发生情况及原因,为有效防治野外驻训期间皮肤病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某部野外驻训期间门诊和巡诊登记的初诊人群,具有皮肤病明确诊断依据的病例构成病例数,按照皮肤病发病率排序。结果该部队野外驻训人群各种皮肤病发病率较高,训练期间共检出皮肤病18种,以蚊虫叮咬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荨麻疹居多,其次为湿疹、脚癣、毛囊炎、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总发病率为44.8%。结论在部队野外驻训的恶劣条件下,应做好皮肤病防治的宣教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以减少皮肤病的发生。

  • 标签: 野外驻训 皮肤病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冉玉平教授负责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新进展》[项目编号:2012-04—12—070(国)]将于2014年3月底在成都举行。培训对象:1.皮肤性病科临床医师;2.综合医院临床医师;3.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4.综合医院检验科实验技术人员。主要内容:真菌的分类与命名;酵母菌的鉴定、分型、分子生物学及念珠菌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浅部真菌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镰刀菌病、孢子丝菌病、着色真菌病、马尔尼菲青霉病、组织胞浆菌病、皮炎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曲霉病、接合菌病;

  • 标签: 皮肤真菌病 临床研究 培训班 马尔尼菲青霉病 消息 继续教育项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1月间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出现皮肤瘙痒的8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治疗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改善,血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是两组患者之间的血钙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以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皮肤瘙痒,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皮肤瘙痒
  • 简介:目的观察玉泽皮肤屏障修护剂在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中作用.方法将67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d,2周后隔日1次,治疗4周,观察8周;治疗组33例,同时将玉泽皮肤屏障修护剂涂于患处及皮肤特别干燥部位2次/d,连用8周.分别于治疗后第1、2、4和8周对患儿进行随访.结果第1周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周,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皮肤干燥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与对照组各时间段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复诊时,2组临床治愈患者治疗组7例复发,对照组10例复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玉泽皮肤屏障修护剂在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中明显改善皮肤屏障功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 标签: 皮肤屏障 特应性皮炎 糠酸莫米松 干预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3例因拔针敷贴引起老年病人皮肤受损的观察和护理,使我们体会到在给老年病人输液时,要了解老年病人皮肤特点,正确选择穿刺部位,注意局部皮肤情况,选择合适敷贴,拔针时动作轻柔,尽量避免此类问题发生。

  • 标签: 静脉 皮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对5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采用联合雷尼替丁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类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共296例。根据抽签法对其平均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48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观察组采用雷尼替丁联合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疗效最显著的是荨麻疹(97.73%),且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1.62%)相比明显偏高(92.57%),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合雷尼替丁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科学有效、安全可靠的临床诊疗方法。

  • 标签: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雷尼替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银屑病并发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表现,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例银屑病并发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入院前,1例患者在发生PV前2个月接受过UVB照射治疗,另2例有过氨蝶呤药物应用史;3例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氨苯砜治疗后,获得了理想的效果,水疱消退、创面结痂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银屑病并发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较为罕见,应用硫唑嘌呤、氨苯芬、氨甲喋呤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 标签: 免疫性 大疱性皮肤病 银屑病 硫唑嘌呤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皮肤性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中以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占较大比例,由于病毒性皮肤疾病对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有较大损害,因此对相关病症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至关重要。随着抗病毒药物研究不断深入,临床中出现了许多较新药物,为皮肤疾病治疗带来新进展,本文除对临床中常规抗病毒药物进行阐述外,还对部分较新型药物进行了简要叙述。

  • 标签: 皮肤性病科 抗病毒药 临床运用